导图社区 七年级上册历史-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关于七年级上册历史西晋的短暂统一思维导图,包含西晋的建立、 八王之乱(司马氏骨肉相残)、 民族的内迁等。
这是一篇关于第13课五四运动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论述题,21世纪的我们应该做怎样的青年?如何理解五四精神?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五四运动的爆发。
这是一篇关于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军阀割据,护国战争,袁世凯复辟帝制(为实现皇帝梦措施),二次革命。
这是一篇关于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中华民国的建立。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曹刿论战思维导图
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 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西晋的建立
过程
263年,魏灭蜀。
266年 司马炎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晋,定都洛阳
280年,西晋灭吴,统一了全国。
意义:结束了三国鼎立局面,全国统一有利于社会稳定与发展
统一的原因
北方经济恢复与发展,国力充足(根本)
南方,吴蜀两国日益腐朽,国力 衰弱
统一顺应历史潮流
治国措施
统治特点
政治制度上:优待大地主、大贵族。
社会风气:以豪华奢侈为荣,追求享乐,金钱至上。
在治国方略上缺乏雄才大略,统治腐朽
八王之乱
司马氏骨肉相残
背景
晋武帝大封同姓王,又派遗诸王据守州郡重镇,势力 日益强大
分封制
晋惠帝昏庸无能
概况/过程
手握重兵的八个封王为了夺取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
性质
一场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发动的内乱
西晋持刀陶俑:反映西晋时期社会动荡,战乱特点。
影响
对社会造成巨大灾害,人民饱受痛苦。
西晋从此衰落。
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
民族的内迁
少数民族内迁
时间
东汉、魏、晋时期。
概况/线路
西北的氐族和羌族由西向东迁入陕西关中。
匈奴族和羯族,由北向南迁到山西一带。
鲜卑族一部分迁到辽宁,一部分迁到陕西以及河套地区。
结果
西晋时,山西、陕西内迁的各族人口,已经占当地总人口的一半。
影响:与汉族长期杂居互相影响彼此学习,有利于民族融合。
十六国
从4世纪初到5世纪前期,北方各族统治者先后建立了许多政权。历史上把北方主要的15个政权,连同西南的成汉---十六国
前秦
4世纪后期,氐族苻氏建立的前秦逐渐强盛,并统一了黄河流域。
改革措施
苻坚任用汉人王猛为丞相。
整顿吏治、厉行法治、加强集权、招抚流民、减负禁奢,还大力兴办学校,提倡儒学。
前秦境内胡汉之间的对立和矛盾有所缓和。
材料:惟钱而已!称钱为孔方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