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心理学与生活》第九章 智力与智力测验
《心理学与生活》第九章 智力与智力测验,由某本校985、心理学双学位211的学生整理
传统心理物理学、信号检测论和反应时
行为的生物学和进化基础是什么?这份思维导图梳理了《心理学与生活》第三章心主要知识点,从遗传与行为、生物学与行为等三方面带你带你初步了解心理学与生活。快来学习吧!
人格是指个体在对人、对事、对己等方面的社会适应中行为上的内部倾向性和心理特征。表现为能力、气质、性格、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价值观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心身组织。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和社会性是人格的基本特征。让我们跟随《心理学与生活》第十三章一起来理解人类人格吧!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人际关系处理
人际交往思维导图
人生导航
处理人际关系6项原则
进行头脑风暴的准则的思维导图
自卑与超越
超强思维训练课
逻辑填空
东尼博赞简介
第九章 智力与智力测验
第一节 智力和智力理论
一、智力的含义
有目的地行为、理性地思维和有效的应对环境的能力
二、智力理论
(一)二因素说
1、提出者;斯皮尔曼
2、核心观点:G一般因素+S特殊因素
正相关度
3、证据基础
(1)因素分析的证据:不同维度相关程度
(2)G因素的大脑基础:MRI智力高,一些区域脑组织多
(二)群因素论
1、提出者:瑟斯顿
2、核心观点:平等的基本能力因素
(三)智力结构论
1、吉尔福特
2、三维度
内容
操作
产品
(四)智力形态论
1、卡特尔
2、流体智力(神经系统)、晶体智力(社会文化经验)
(五)多元智力理论
1、加德纳
2、智力多元
语言、数学逻辑、空间、音乐、运动、人际关系、自我认知、自然智力
教育-多元
(六)三元智力理论
1、斯滕伯格
2、三部分
(1)智力成分亚理论
元成分:计划、控制、决策的高级执行过程
操作成分:执行决策
知识获得成分:信息-编码
(2)智力情境亚理论:与情境拟合
适应、选择、塑造环境
(3)智力经验亚理论
处理新任务、新环境的能力
信息加工自动化的能力
(七)情绪智力
1、海耶、萨洛维
2、成分
(1)情绪知觉、评价和表达
(2)潜性促进思维
(3)理解和分析情绪,有效运用情绪
(4)自我调节
第二节 智力测验
一、心理测量理论
心理测量:能力、行为、个性特质的特定的测验程序
(一)信度:一致性
1、重测信度
2、复本信度(平行测验)
3、内部一致性信度
4、评分者的信度
(二)效度:测到它想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
1、内容效度
2、结构效度(聚合、区分)
3、效标效度(同时、预测)
(三)
常模:解释不同分数所需的其他个体典型分数比较
标准化:同样条件下同样方式实施测验
二、智力测验的产生
(一)高尔顿的探索
1、感觉辨别能力
2、智力测量
(二)比纳-西蒙量表
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量量表
1、1905年 智力落后儿童
2、30个抽象推理能力项目
3、计分方式:心理年龄
4、评价:无法比较不同年龄儿童的智力
三、目前的智力测验
(一)、斯坦福-比纳量表
1、斯坦福:推孟
2、年龄分组+6个项目
3、计分方式
MA(智力年龄) 比率智商=———————× 100 CA(实足年龄)
4、评价
优点:解决了不同年龄儿童比较的年龄
缺点:实际年龄增加-智力年龄不变=智商下降
(二)韦智力量表克斯勒
1、韦克斯勒
2、测验构成-三组
(1)言语分量表
(2)操作分量表
X(被试得分)–(同年龄组平均分) 离差智商=100 + 15×———————————————— S(同年龄组分数的标准差)
优点:解决比率智商的问题
缺点:对智力水平造成误解
(三)瑞文推理测验
图画测验-文化公平
四、科学应用智力测验
(一)智力测验能预测事业成功吗?
有影响非决定
(二))智力测验的文化公平性
文化公平测验(culture-fair tests): 智力测验不应该具有文化偏差
(三)一个人的智商分数是否长时间稳定?
IQ分数趋向于稳定, 但不是一成不变的
(四)智力测验的使用与滥用
第三节 智力的差异性
一、智力发展的一般趋势
1、增长:1-15
2、稳定:成年期
3、衰退:60-
二、智力发展的个体差异
(一)智力超常
智力发展显著地超过同年龄常态儿童水平的儿童,或指具有某种特殊才能,能创造性地完成某种任务或多种活动的儿童
(二)智力落后
智力发展明显低于同年龄儿童的平均水平,并有适应行为障碍的儿童
三、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
(一)遗传
1、双生子
2、收养
2、遗传率
(二)环境
1、收养研究
2、环境剥夺和环境丰富性
3、代际变迁:弗林效应
开端计划
第四节 创造力及其培养
一、创造力的内涵
(一)定义
根据一定目的, 运用已知信息, 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
(二)
发散思维
思考问题时信息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 并引出更多新信息, 使思考者能从各种设想出发, 不拘泥于一个途径, 不局限于既定的理解, 并尽可能作出合乎条件的多种解答
流畅性
变通性
独特性
集中思维
指思考过程中,信息朝一个方向聚敛前进, 从而形成单一的、确定的答案的认知过程
二、创造力与人格
三、创造力与智力
高智力虽非高创造力的充分条件, 但可以说是高创造力的必要条件
四、创造力的培养
五、创造力的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