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2017版)
这是一篇关于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2017版)的思维导图。包含了总则,术语与符号,设计标准,结构组合设计,材料性质要求和设计参考,路面结构验算,改建设计,桥面铺装设计的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西游记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17种头脑风暴法
如何令自己更快乐
头脑风暴法四个原则
思维导图
第二职业规划书
记一篇有颜又有料的笔记-by babe
伯赞学习技巧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2017)
总则 P1
安全可靠、经济合理
根据公路等级、使用性能和交通荷载等情况进行路面设计
路基应满足最低回弹模量要求
术语与符号 P2
不能忽略P2-P3
设计标准 P4
路面结构目标可靠度和目标可靠指标
路面结构设计使用年限
8、10、12、15年
设计轴载
参照附录A确定当量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
轴重为100KN的单轴-双轮组轴载
设计交通荷载等级
设计使用年限内设计车道累计大型客车和货车交通量(×10^6,辆)
轻等交通等级<4×10^6辆
中等交通等级(4~8)×10^6辆
重等交通等级(8~19)×10^6辆
特重等交通等级(19~50)×10^6辆
极重等交通等级≥50×10^6辆
沥青路面设计控制内容
沥青混合料层疲劳开裂损坏
无机结合料稳定层疲劳开裂损坏
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量
路基顶面竖向压应变
路面低温开裂(季节性冻土区)
抗滑技术指标(路面交工验收)
结构组合设计 P6
1.一般规定
保证路面结构的安全、耐久和全寿命周期经济合理
设计使用周期内,路面不应发生由于疲劳导致的结构破坏
沥青结合料层间应设置黏层
沥青结合料类材料层与其他材料层间应设置封层,宜设置透层
2.路面结构组合
根据交通荷载等级和路基状况等因素选择
交通荷载等级
路基湿度状态
地区气候条件(降雨情况)
按基层材料类型分类
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基层沥青路面
适用于各种交通荷载等级
采取一种或多种措施减少基层收缩开裂和路面反射裂缝
选择抗裂性好的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基层
有待查询相关资料
增加沥青结合料层厚度,或在无机混合料稳定类基层上设置沥青碎石层或级配碎石层
在无机结合料基层上设置改性沥青应力吸收层或敷设土工合成材料
参考附录C初选各结构层厚度
粒料类基层沥青路面
适用于重及以下交通荷载等级
沥青结合料类基层沥青路面
水泥混凝土基层沥青路面
适用于重及以上交通荷载等级
3.路基
应稳定、密实和均匀,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
新建公路路床应处于干燥或中湿状态
4.基层和底基层
性能要求
承载能力
抗疲劳开裂性能
耐久性
水稳定性
抗永久变形能力(沥青结合料类和粒料类基层)
材料类型
参照表4.4.2 P8
厚度要求
参照表4.4.5 P8
水泥混凝土基层
参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5.面层
平整
抗车辙
抗疲劳开裂
抗低温开裂
抗水损坏
抗滑和耐磨损性能(表面层混合料)
底透水性能(密集配沥青混合料表面层)
参照表4.5.2 P9
开级配沥青混合料
抗滑、排水、降噪
表面层下设置防水层
可采用改性乳化沥青或改性沥青等
材料厚度
参照表4.5.4 P10
6.功能层
防冻层
季节性冻土地区
粗砂、砂砾和碎石等粒料类材料
排水垫层
封层
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基层与沥青结合料类结构层之间宜设置封层
可采用单层沥青表面处置或稀浆封层等
当设置改性沥青应力吸收层时,可不再设封层
黏层
极重、特重和重交通荷载等级
改性乳化沥青
道路石油沥青
改性沥青
中等和轻交通荷载等级
乳化沥青
水泥混凝土板和沥青面层之间
透层
粒料类基层和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基层顶面宜设置透层
稀浆沥青
乳化沥层
7.路肩
8.路面排水
公路排水设计规范
材料性质要求和设计参数 P12
根据公路等级、交通荷载等级、气候条件等条件确定
材料组成和性质要求参照现行规范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
设计水平
水平一
通过室内试验实测确定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
水平二
利用已有经验关系式确定
二级及以下等级公路
水平三
参照典型数值确定
2.路基
路基顶面回弹模量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
符合表5.2.2规定 P12
3.粒料类材料
CBR值
公称最大粒径
压实度
4.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材料
水泥稳定类材料水泥剂量
宜为3.0%~6.0%
7d无侧限抗压强度
参照表5.4.4
弯拉强度和弹性模量
参照表5.4.5
5.沥青结合料类材料
极重、特重和重交通荷载等级公路,气候条件严酷地区,连续长陡坡路段
优化混合料级配
选用改性沥青或添加外掺剂
沥青混合料低温弯曲试验破坏应变技术要求
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动稳定度技术要求
沥青混合料贯入强度
浸水马歇尔试验残留稳定度
冻融劈裂试验残留强度比
沥青混合料动态压缩模量
6.泊松比
指材料在单向受拉或受压时,横向正应变与轴向正应变的绝对值的比值,也叫横向变形系数,它是反映材料横向变形的弹性常数
路面结构验算 P21
路面结构力学指标
双圆均布垂直荷载作用下的弹性层状连续体系理论
根据地区经验选择路面设计方案
二级及以下公路
轻等和中等交通荷载等级
2.设计指标
参照表6.2.1
3.交通、材料和环境参数
4.路面结构验算流程
路面结构计算软件计算
改建设计 P25
调查和评估既有路面状况
充分利用既有路面结构性能,减少废弃材料
施工交通组织设计和临时安全设施设计
2.既有路面调查与分析
收集既有路面技术资料
调查分析交通荷载参数
调查路面破损状况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
《公路养护技术规范》
调查取样和室内试验
影响改建其他因素,例如桥梁隧道净空等
3.改建方案
根据不同路面状况和损坏程度,采取相应处理方案
4.改建路面结构验算
桥面铺装设计 P29
包含:桥面板处理、防排水、铺装结构层、路缘带和伸缩缝接触部位的填封设计等
2.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
宜进行铣刨或抛丸打毛处理
调平层
桥面防水材料
热沥青
涂膜
铺装层厚度
3.钢桥面铺装
抛丸处理
除锈等级应不低于Sa2.5
及时涂刷防锈层或黏结层.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