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语文知识点
六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通常包含多篇课文,这些课文涵盖了不同的主题和文学体裁,如散文、诗歌、小说等。
编辑于2023-12-22 15:14:44语文知识点
草原
作者:本文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1899–1966)代表作为《骆驼祥子》,《老张的哲学》等…是现代著名作家,杰出的语音大师。
写景中融入感受的作用是:作者的感情很真挚,读者更能感受到作者的真情实感。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马上就分别!大家站在夕阳下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
丁香结
作者:本文作者冯钟璞,在写作《丁香结》这篇课文时,分别写了城里街旁的丁香花,城外校园的丁香花以及斗室外的丁香花,细节方面描写了丁香花的生长环境与颜色、香味、样子。
作者先介绍丁香的生长环境(城外校园,城里街旁,斗室外)和丁香花的颜色、香味、样子四大方面描写的,再表达自己豁达的人生态度。
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这句话表达了作者豁达的人生态度,生活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正规生活中,遇到的不顺心的事,把他当做生活中的一部分,这样的人生才有滋味。 积雪指白丁香,我从:一,每到春来这一句看出来的,二,香气直透毫端看出来的。 丁香具有的特点:妩媚,朦胧,如梦如幻的特点 微雨具有的特点:妩媚,朦胧,如梦如幻的特点 所以连在一起,丁香和微雨都有让人愁怨的感觉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李商隐《代赠》 殷勤解却丁香结,纵放繁枝散诞春。–陆龟蒙《丁香》 霜树尽空枝,断肠丁香结。–冯延巳《醉花间》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璟《摊破浣溪沙》
古诗词三首
《宿建德江》的诗人是唐代孟浩然,这首诗描写了秋天夜晚江边的景色,表达了诗人的孤寂和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的诗人是宋代苏轼,这首诗诗人描述了西湖雨中奇景,将一场忽然而至的大雨写的十分生动,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诗人是宋代的辛弃疾,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宁静优美的乡村夏夜的喜爱对丰收之年的欢欣,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每一句诗都是一幅画 一,天空上乌云密布,但未遮住远方的高山 二,白色的雨滴如同似的跳入了船 三,一阵大风吹来吹散了天空的乌云 四,雨过天晴,望湖楼下水天一色
花之歌
本文作者是黎巴嫩的纪伯伦,作者以花的视角描写了四季更迭,花开花谢的景象。
《花之歌》蕴含的哲理是′我们在享受世界无私给予的同时,要坚持追求光明的决心与行,在这个过程中,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的意思是:不自卑,也不自傲,要自信。
《杨柳与水莲》道理是:面对相同的事物,我们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就充满阳光,如果用消极悲观的心态去面对,就充满黑暗,所以我们要用满爱和希望的态度去对待生活,生活才会美好。
语文园地
习作:变形记
排比句: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的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
排比句的好处:增强语势,是句子层次感更清晰,描写更细腻,更生动形象
过故人庄的诗人是唐代的孟浩然,诗意:好客的老朋友,准备了丰盛的饭菜,邀请“我”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是首联。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是颔联。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是颈联。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是尾联。
作者是毛泽东,整首诗表现了战斗豪情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诗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了红军藐视一切苦难,战胜一切困难,毫不畏惧,勇敢顽强的革命精神。
狼牙山五壮士
五位壮士的品质:英勇顽强,毫不畏惧,宁死不屈,视死如归,忠于党,忠于革命。
接受任务——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英勇跳崖
作者是沈重,在写《狼牙山五壮士时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法,把五位壮士写的十分细腻。》
开国大典
第一部分:(1~4) 第二部分:(5~13) 第三部分:(14~15)
开国大典这篇课文叙述了首都北京开国大典的现状,表达了中国人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的无比自豪和激动的感情,展现了毛泽东主席的领袖风采。
开典前:5~7 开典时:8~10 开典后:11~13
灯光
1~2现在 3~11回忆过去 12现在
灯光指战场上微弱的灯光的作用①贯穿全文,②象征革命精神,象征幸福生活,为部队寻找突破口,照亮前进的路。
郝副营长的品质:勇于献身,舍己为人。在第七自然段写了郝副营长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第十二自然段是前后照应。
我的战友邱少云
1~6潜伏 7~13焚身 14~15战斗 16怀念
在抗美援朝战斗中,邱少云为了不暴露潜伏部队,烈火烧身也纹丝不动,最后英勇牺牲。
邱少云于1952年10月12日牺牲。
语文园地
词句段运用:重复写的好处是:是语言更有感染力,突出和强调了全场很安静,能够更加鲜明的表达感情。可以代替说字的词语有:谈论,窃窃私语,议论,讲解,吆喝,怒喝,宣布,唠叨,怒吼,婉言谢绝。
日积月累: 关于爱国的名言警句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为了解除国家的安危,而献身把死亡看做回家一样。 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李纲 祖先留给我们的土地,用生命来保护,不能给人分毫土地 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 尽管地位低下,但是不敢忘记处于在患难中的国家。
竹节人
材料准备 毛线,线,锯子,刀钩针,锯皮,铁丝,棍棒,橡皮,纸,胶水,剪刀
制作步骤:1.用毛笔杆做竹节人的脑袋和身躯2.在身躯上钻小眼装手臂,3.用毛笔杆锯成竹节人的四肢,4.用线把脑袋,身躯,四肢穿起来,5.装饰竹节人。
宇宙生命之谜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得出结论
本文作者张申碚,赵晓梅,写《宇宙生命之谜》运用举例子,做比较,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来描写本文的。
故宫博物馆
材料一:整体布局的方面,介绍天安门
材料二:讲了太和门失火和修复过程
材料三:关于故宫博物馆的参观告示
材料四:午门(入口),金水桥,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门,乾清宫,交泰殿,坤宁殿,坤宁门,御花园,钦安殿,神武门。
桥
老支书:像一座山,组织撤离,桥塌献身 人们:乱哄哄,排队上桥 老支书:临危不乱,舍己为人,英勇献身,镇定自若,大公无私。
起因:1~6写了山洪暴发,村民们惊慌失措的向木桥涌去。
经过:7~23老支书临危不乱指挥村民们安全过桥
结尾:24~27老支书和他的儿子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桥》的作者是谈歌,原名谈同占,代表作有:《城市热风》《天下荒年》。
穷人
情节:桑娜的邻居西蒙死了1~7 桑娜把西蒙两个孩子抱回家8~11 渔夫和桑娜决定收养西蒙的两个孩子12~27
桑娜:心地善良,勤劳能干,乐观热爱生活
《穷人》本篇文章的作者是来自俄国作家的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课文侧面描写:桑娜家很贫穷,桑娜抱走西蒙的孩子后心神不宁,但心地善良。
金色的鱼钩
老班长:舍己为人,忠于革命忠于党
情节:老班长为了把三个生病的同桌带出草地,完成指导员交给的人物,最后牺牲了。
本文已按照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来概括本文
《金色的鱼钩》本文的作者是杨旭,这是一篇以红军长征的背景小说,生动形象的表现出当时的贫穷苦难的环境。
夏天里的成长
"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是本文的中心句,第四自然段:"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的意思是:处暑的时候,谷子如果不出穗,就没有收获的希望,就像无用的草只能割去喂牛。
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人和植物一样,要抓住时机,特别是青少年时期,要积极获取知识,不能错过时机,否则,会成为一事无成的人
盼
课文讲了妈妈为"我"买了新雨衣,我强烈盼望着能够穿上新雨衣,好不容易下雨了却因为放学在家没有机会穿,第二天一早,终于又下雨了,我如愿穿上新雨衣
盼
盼雨衣
盼变天
盼出门
盼望雨天 穿上雨衣 在雨中行走
盼穿雨衣
盼出门
盼雨停
古诗三首
《浪淘沙》(其一):这首诗代表着作者丰富的想象力,表达了作者逆流而上,直冲云霄的豪迈气概。这首诗并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并通过惜用典故的方法表现了黄河的壮观神奇,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作者介绍:刘禹锡是唐代诗人,文学家,哲学家。(772~842)被称为:诗豪 古诗:《望洞庭》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的意思是万里黄河弯弯曲曲狭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边。“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的意思是如今好像要直通天上的银河,带上我一同到牵牛织女家里做客。 前两句是作者写的写实,后两句是作者的想象。 特点:有声有色 有山有水 有动有静 有风有雨
《江南春》:江南春天的美景,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江南春景的赞美与喜爱,以及对唐朝国力衰弱的惋惜与忧虑的思想感情。 作者(诗人)介绍:杜牧是唐代诗人,(803~852)作品诗:《山行》《清明》 古诗:“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意思是千里江南,到处莺歌燕舞,丛丛绿树映衬着簇簇,傍水的村晚,依山的城郭,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意思是南朝时建造了那么多的寺庙,到如今还有众多的亭台楼阁掩映在蒙蒙的烟雨之中。
《书湖阴先生壁》:书写湖阳先生家的墙壁上,这首诗是一首题壁诗。这首诗描写了湖阴先生所居的清幽的环境,表达了主人勤劳的品质,诗人对勤劳品质,优美环境的赞美。 作者介绍:作者是宋代王安石,是唐代的改革家,北宋政治家。代表诗作品有《泊船瓜洲》《梅花》《元日》。王安石是“唐代八大家”之一,(1021~1086)“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的意思是茅屋经常被主人打扫干净的没有青苔,院子里一排排花草树木都是主人亲自栽种的。“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的意思是院外一条小河环绕着绿油油的农田,仿佛推开门把绿色送到眼前。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只有一个地球
《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说明文,运用了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作者首先介绍了地球的样子,其次介绍了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有限,再次介绍了人类不能移居到其他的星球上去,最后得出结论:我们要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1~2)地球的样子
(3~4)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有限有限制有限度,总有一天会没有)
(5~7)人类不能移居到其他星球上去
(8~9)我们要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青山不老
第1部分:(1)表达作者对山沟绿色的赞美 第2部分:(2~5)在恶劣条件下创造了了不起的奇迹 第3部分:(6~7)青山不会老的
第六自然段: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另一种东西指的是:一,绿洲二,开辟山林绿化家园的精神和造福后代的情怀
普通老人的奉献精神:忠于职守,坚持不懈。老人忠于职守,坚持不懈与恶劣环境作斗争的精神和造福,后代的情怀是永远不会老的
“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的意思是老人用生命保卫青山,实现自己的价值,老人的精神是不会老的。
三黑和土地
《三黑和土地》的作者是苏金伞(1906~1997)三黑有了自己的土地就有幸福感,有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土地就是三黑和所有人民的生命。读了这篇课文,我的感受是我们要珍惜脚下的土地,去爱护它,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第1部分:(1~3节)人民对土地的重视 第2部分:(4~15节)三黑得到土地的欣悦
第1层:(4~9)写了三黑翻地,耙地的画面
第2层:(10~12)写了三黑看到蝈蝈想到童年,逮蝈蝈的情景
第3层:(13~14)写了三黑的打算
第4层:(15)写了三黑内心感到幸福
文言文二则
伯牙,钟子期相传为春秋时期人,《伯牙鼓琴》选自《吕氏春秋.本味》 伯牙鼓琴的译文:伯牙弹琴,钟子期听他弹琴,伯牙在弹琴时,心里想着高山,钟子期说,你弹的琴真好啊,像大山一样高峻。不一会儿,伯牙心里想到了流水,钟子期又说你弹的琴真好像流水一样浩浩荡荡。钟子期死了,伯牙把琴弦扯断,把琴砸碎,一辈子不再弹琴,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自己为他弹琴的人了。
《书戴嵩画牛》的作者是宋代的苏轼。 书戴嵩画牛的译文:蜀中有一个杜处士,喜欢书画,所珍藏的书画数量由百计数,在戴嵩画的斗牛图一轴,特别喜爱,用锦缎做画囊,用玉做画轴,经常随身携带。一天,他晒书画时,有一个牧童见到了斗牛图,拍手大笑,这是一幅斗牛图,斗牛力量集中在牛角上,尾巴在大腿间抽缩着,现在的牛尾巴却是摆动着的,斗牛图画错了,杜处士笑了笑,认同他的说法。古人有句话说:耕种的事应该去问农民,织布的事,应该去问女佣,这个道理不可以改。 牧童的特点:可爱聪明,会观察,敢于挑战权威 杜处士的特点:听取别人的意见,知错就改,心胸宽阔。 《书戴嵩画牛》的道理是:我们要学会观察,善于思考,敢于挑战权威,我们还要实事求是,尊重客观的观点。
有关知音的诗词: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欧阳修
《伯牙鼓琴》讲了知音的典故,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做知音,与之相关的成语是高山流水,常用这个成语比喻乐曲高妙或知音难觅。
月光曲
主要内容:《月光曲》一文写了,妹妹喜欢听贝多芬的曲子,哥哥因为穷买不起入场券,贝多芬知道后为兄妹俩弹琴,最终谱写了《月光曲》
第1部分:(第一自然段):关于月光曲的传说 第2部分:(2~8自然段):贝多芬为兄妹俩弹琴即兴创作了月光曲 第3部分:(9~10自然段):贝多芬谱写了月光曲
“好像披上了银纱”“清幽”描写出了清亮如水的月光下茅屋里的美好景象,写贝多芬面对月光触景生情,产生了创作的激情。
《月光曲》是德国音乐家贝多芬谱写的一首曲子。
京剧趣谈
京剧是我国的传统艺术,京剧脸谱形象标志着人物的典型性格气质特点。 红脸(关公):忠于耿直 黑脸(包公):正直无私 白脸(曹操):阴险狡诈
京剧的高妙之处:
马鞭:实中有虚,虚中有实,虚实结合 亮相: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静结合
鲁迅个人介绍
鲁迅原名周树人,鲁迅被誉为“民族魂”,浙江绍兴人。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以及大量杂文,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54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少年闰土
《少年闰土》选自鲁迅的《故乡》,《故乡》于1918年写作
“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在文中的意思是:我往常的朋友和我都整天生活在深宅大院里,不能广泛地接触自然,表达了我对自己所处生活环境的不满,流露出对丰富多彩的农村生活的向往。
“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明了我和我的朋友们生活天地窄小,见识太少,从中我体会到闰土见多识广,聪明能干,表达了我对闰土的敬佩和喜爱之情。
4件新鲜事
雪地捕鸟
海边拾贝
看瓜刺猹
看跳鱼儿
我对闰土的美好形象:活泼可爱 聪明能干 知识丰富 纯真朴实 见多识广
好的故事
主要内容:作者鲁迅在昏沉的夜做了一个美丽幽雅有趣的梦
分段:第一部分:(1~2) 第二部分:(3~9) 第三部分:(10~12)
“昏沉的夜”表面上是作者写作的夜晚时分,实际指当时黑暗社会 “这故事很美丽,幽雅,有趣”表面上写故事美丽幽雅有趣,实际是作者心中的理想是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我仿佛记得曾坐小船经过山阴道,两岸的乌桕,新禾,野花,鸡,狗,丛树和枯树,茅屋,塔,伽蓝,农夫和村妇,村女晒着的衣裳,和尚,蓑笠,天,云,竹……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随着每一打桨,各各夹带了闪烁的日光,并水里的萍藻游鱼一同荡漾”这句话罗列一连串的名词,不仅使语句简洁,而且具有强烈的画面感,更能突出了故事的美丽幽雅有趣。
“大红花一朵朵全被拉长了,这时是泼辣奔迸的红棉带。带织入狗中,狗织入白云中,白云织入村女中……”上一句的末尾与下一句开头运用。相同的字词读起来非常有节奏感,写出了富有水乡特征的事物道映在水中交织融合,起伏变幻的景象,突出了故事的美丽幽雅有趣。
我对文章开头与结尾两次写到“昏沉的夜的理解”,“昏沉的夜”暗指当时中国的黑暗社会,同时也表达了另一种期盼,夜总会过去,天总要亮的,太阳终究会照亮大地。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课文中的鲁迅是一个爱憎分明,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的多的人
课文从5个方面写出了作者对鲁迅先生无比怀念崇敬的爱戴之情。分别是以下5件事: 《谈水浒传》→关心青少年儿童 爱憎分明 《谈“碰壁”》→憎恨统治者 《燃放花筒》 《救助车夫》 《关心女佣》 值得崇敬和爱戴
读了文中的几件小故事,我们明白了鲁迅先生受人爱戴的原因:他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的多,这句话在全文中起着首尾呼应,中心句的作用。
“四周黑洞洞的”暗指当时中国的黑社会,“碰壁”比喻抨击当时的旧社会。
有的人
《有的人》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对反动派的轻蔑和痛恨,表达了对鲁迅先生一样为人民无私奉献的人的怀念和惋惜,抒发了自己的无限感慨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表达了鲁迅鞠躬尽瘁,无私奉献,一心为民,忠于革命的精神。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第1个活充满了作者的鄙夷和轻蔑,这些人不过是行尸走肉。第2个活是精神永存,对鲁迅的赞美。第1个死是指精神的消亡,饱含着痛恨。第2个是指肉体与生命的消亡,表达了作者的怀念与惋惜。第1个有的人指的是反动派,第2个有的人指的是像鲁迅一样为人民无私奉献的人与为人民献出生命的革命者。 第1节以两种人为代表仅仅抓住了鲁迅纪念活动感触最深的两点,即鲁迅为人民鞠躬尽瘁以后人民怀念他提出了对生与死的不同观点。
“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啊,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指的是反动派与像鲁迅一样为人民无私奉献的人,对待人民的不同言行。
“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有的人,情愿做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鲁迅先生比作野草,歌颂他为革命愿意奉献自己的一切崇高精神。写的是反动派与像鲁迅一样无私奉献的人的不同追求,表现了鲁迅对黑暗社会的憎恨,向往美好生活。
“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的活”写的是反动派与像鲁迅一样无私奉献的人的不同境界。对比反动派与像鲁迅一样无私奉献的人对待人民的不同态度,赞颂鲁迅,为人民鞠躬尽瘁的伟大精神
“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给人民做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人民对于反动派和无私奉献人的不同态度,表达了人们对于作威作福的反动派的痛恨,“永远记住”表达出人民对革命者的崇敬与怀念。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作者对人民奋斗一生的革命战士蓬勃生命力和不朽精神的热烈歌颂。作者写了反动派和无私奉献的人的不同下场,全文运用对比的修辞手法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他的下场可以看到。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的人,群众把他抬举的很高,很高”写人民对两种人的不同态度,抒发了作者及人民的怀念之情。
《有的人》的作者是臧克家(1905~2004)他是近代杰出的诗人,作家,代表作品:《语丝》,这篇课文抒发了自己的无限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