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信息系统课堂笔记
信息系统是由计算机硬件、网络和通信设备、计算机软件、信息资源、信息用户和规章制度组成的以处理信息流为目的的人机一体化系统。下图梳理了软件工程、常规信息系统集成技术,赶快收藏下图信息吧!
编辑于2021-07-20 15:28:39信息化和信息系统2
常规信息系统集成技术
网络存储技术
直接附加存储(DAS)
通过IO总线连接(通常为SCSI接口)
网络附加存储(NAS)
通过网络接口连接
NFS网络文件系统
CIFS通用Internet文件系统
即插即用
存储区域网络(SAN)
传输协议
FC SAN
IP SAN
iSCSI
IB SAN
IB交换机
网络接入技术
FTTx+LAN
光纤+局域网
HFC
光纤转同轴线缆
网络规划与设计
网络规划
需求分析
可行性分析
对现有网络的分析与描述
网络设计
三个关键层
核心层
高可靠性、性能和吞吐量
汇聚层
访问策略控制、数据包处理、过滤、寻址
接入层
低成本、高端口密度
网络拓扑设计
主干网络设计
汇聚层和接入层设计
广域网连接与远程访问设计
无线网络设计(那可不一定)
网络安全设计
机密性
不暴露给未授权实体
完整性
授权修改、不允许篡改
可用性
需要时可访问
可控性
可控制信息流向和行为方式
可审查性
提供审查依据和手段
网络实施
数据库
Oracie
MySQL
SQLServer
关系型
MongoDB
非关系型
没接触过,注意!!
数据仓库
相关
面向主题、集成点、相对稳定的、反映历史变化的
ETL
清洗/转换/加载
数据源
基础、数据源泉
数据的存储与管理
核心
OLAP服务器
对数据进行集成、组织、分析
前端工具
中间件
定义
OS与应用之间
不同技术之间共享资源
不同层次的集成
系统底层传输层
CORBA
不同系统的信息传递
消息中间件
不同硬件和操作系统的集成
J2EE
底层型
JVM、CLR、AEL(自适配通讯环境)、JDBC、ODBC
通用型
CORBA、J2EE、MOM(面向消息的中间件)、COM
Orbix、WebLogic、MQ
集成型
WorkFlow、EAI
WebSphere、WebLogic
高可用性和高可靠性的设计规划
可靠性
可用性
平均无故障时间MTTF
平均维修时间MTTR
MTTF/(MTTF+MTTR)*100%
软件工程
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的层次
业务需求
客户对系统高层次的目标需求
用户需求
用户的具体目标
系统需求
系统角度来说明软件的需求
功能需求
如:查询功能
非功能需求
如:同时在线数
设计约束
如:浏览器限制
质量功能部署QFD
常规需求
用户认为系统应该做到的功能
期望需求
用户想当然认为系统具备的功能,但无法正确描述
意外需求 兴奋需求
用户要求外的功能
需求获取
用户访谈
问卷调查
采样
情节串联板
联合需求计划
需求分析
需求应具备 作用
无二义性、完整性 一致性、可测试性 确定性、可跟踪性 正确性、必要性
SA需求分析的核心
数据字典
数据模型
实体联系图(E-R图)
功能模型
数据流图(DFD)
行为模型
状态转换图(STD)
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SRS
范围
引用文件
需求
合格性规定
需求可追踪性
尚未解决的问题
注解
附录
需求评审会上,甲方要签字
这是需求的基线
需求验证
UML(统一建模语言)
关系
依赖
两个事物的语义关系,一个变化影响另一个
关联
一组对象之间的连接结构关系
泛化
一般化和特殊化关系(如:对象和类),反关系为继承
实现
类之间的语义关系,一个类指定由另一个类保证执行的契约
UML 2.0的图
类图
描述一组类、接口、协作和他们的关系,静态
对象图
描述一组对象及其关系
构件图
描述一个封装的类和它的接口,以及有内嵌构件和连接件构成的内部结构
组合结构图
描述结构化的类的内部结构
用例图
描述一组用例、参与者及他们的关系
顺序图 序列图
强调消息的时间次序
通信图 协作图
强调收发消息的对象或参与者的结构组织
定时图
强调消息跨越不同对象或参与者的实际时间
状态图
描述一个状态机
活动图
将进程展示为控制流和数据流
部署图
描述运行时的处理节点和其中生存的构件的配置
制品图
描述系统的物理结构,文件、数据库等
包图
描述由模型分解而成的组织单元
交互概览图
活动图和顺序图的混合物
UML视图
逻辑视图
又叫设计视图
进程视图
是可执行进程和线程作为活动类的建模,是逻辑视图的一次执行实例
实现视图
对系统的物理代码的文件和构件进行建模
部署视图
把构件部署到一组物理节点上,表示软件到硬件的映射和分布
用例视图
是最基本的需求分析模型
面向对象分析OOA
核心工作
建立系统用例模型和分析模型
类之间的关系
关联关系
不同类的对象之间的关系:某只老虎和某只狮子
依赖关系
类B的变化会引起类A的变化,则类A依赖于类B
泛化关系
一般事务和该事物中的特殊种类之间的关系:白虎和老虎
共享聚集 聚合关系
整体与部分,部分可属于多个整体,部分和整体的生命周期可不同: 森林和其中一片树林
组合聚集 组合关系
整体与部分,部分只属于一个整体,部分和整体的生命周期相同: 老虎和虎皮
实现关系
将说明和实现联系起来
软件架构设计
核心问题
能否达到架构级的软件复用
软件架构风格
数据流风格
包括处理序列和管道/过滤器两种风格
调用/返回风格
包括主程序/子程序,数据抽象和面向对象,层次结构
独立构件风格
包括进程通信和事件驱动系统
虚拟机风格
包括解释器和基于规则系统
仓库风格
包括数据库、黑板和超文本系统
软件建构评估
可以针对一个或一组架构,评估人员关注的是系统的质量属性
两个概念
敏感点
是一个或多个构件的特性
权衡点
是影响多个质量的特性,是多个质量的敏感点
基于问卷调查
基于场景方式
架构权衡分析法(ATAM)
软件架构分析法(SAAM)
成本效益分析法(CBAM)
描述
刺激
干系人怎样引发与系统交互
环境
刺激发生时的情况
响应
系统如何通过架构对刺激做出反应
基于度量方式
软件集成技术
EAI:企业应用集成,可以单个或多个企业之间集成
表示集成 界面集成
以用户界面为集成点
屏幕截取技术
输入模拟技术
黑盒集成
数据集成
对数据表示并编成目录,确保数据共享,集成点在中间件
白盒集成
控制集成 功能集成 应用集成
在业务(应用)逻辑上集成,接口为API
黑盒集成
业务流程集成 过程集成
业务级的,超越了系统和数据
企业之间的应用集成
软件设计
SD
原则
高内聚,低耦合
概要设计
详细设计
概要
SD是面向数据流的方法,以SRS和SA阶段产生的FDF和数据字典为基础
OOD
基本思想
抽象
封装
可扩展
通过继承和多态来实现
设计模式
按处理范围
类模式
静态
对象模式
动态
按目的和用途
创建模式
用于创建对象
结构模式
用于处理类或对象的组合
行为模式
用于描述类或对象的交互
过程管理
考前一周要背
阶段式模式
可管理级
需求管理、项目计划、配置管理、项目监督与控制 供应商合同管理、度量和分析、过程和产品质量保证
已定义级
需求开发、技术解决方案、产品集成、验证、确认 组织级过程焦点、组织级过程定义、组织级培训、集成项目管理 风险管理、集成化的团队、决策分析和解决方案、组织及集成环境
量化管理级
组织级过程性能、定量项目管理
优化管理级
组织级改革与措施、因果分析和解决方案
连续式模式
过程管理
组织级过程焦点、组织级过程定义、组织级培训、组织级过程性能、组织级改革与措施
项目管理
项目计划、项目监督与控制、供应商合同管理、集成项目管理 风险管理、集成化的团队、定量项目管理
工程
需求管理、需求开发、技术解决方案、产品集成、验证、确认
支持
配置管理、度量和分析、过程和产品质量保证、决策分析和解决方案 组织及集成环境、因果分析和解决方案
软件测试及其管理
测试的方法
静态测试
不在机器上运行,人工检测+计算机辅助静态分析
桌前检查
代码走查
代码审查
动态测试
在计算机上实际运行程序
白盒测试
黑盒测试
测试的类型
单元测试
也称模块测试
集成测试
检查模块之间、模块与软件之间的接口关系
确认测试
验证软件功能和性能是否与用户需求一致
内部测试
乙方内部按照SRS进行测试
Alpha测试
用户在开发环境测试,内测
Beta测试
用户在运行环境测试、外测
验收测试
交付前的用户测试,对象为完整的、集成的计算机系统
系统测试
对象为完整的、集成的计算机系统
目的是在真实环境下,验证软件能否和系统正确连接,是否满足设计和合同要求
配置项测试
对象是软件配置项
目的是检查软件配置项与SRS的一致性
回归测试
软件变更后,对变更部分正确性、和软件原有的正确性的验证
未通过单元测试的软件变更
单元测试
未通过配置测试的软件变更
先单元测试,再集成和配置测试
未通过系统测试的软件变更
先单元测试,再集成、配置和系统测试
其他原因的变更
先单元测试、再相关测试
面向对象的测试
特征
封装性、继承性、多态性
软件调试
方法
蛮力法、回溯法、原因排除法
和测试的区别
找错误;改错误
先测试;后调试
已知条件开始,已知结果结束;未知条件开始,未知结果结束
过程可设计,进度可确定;过程和进度不可确定
软件测试管理
过程管理
测试活动管理
测试资源管理
人员包括
项目负责人、测试分析员、测试设计员、测试程序员 测试员、测试系统管理员和配置管理员等
配置管理
评审
测试就绪评审
测试开始前,对测试计划和测试说明进行评审,是否可以开始评审
测试评审
测试完成后,对测试过程和结果进行评审,是否达到测试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