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普通心理学笔记梳理
记忆是人脑对经验过事物的识记、保持、再现或再认,它是进行思维、想象等高级心理活动的基础 。普通心理学第六章记忆的知识点有记忆的概述、神经生理机制、感觉记忆、遗忘、长时记忆、短时记忆与工作记忆。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人际关系处理
人际交往思维导图
人生导航
处理人际关系6项原则
进行头脑风暴的准则的思维导图
自卑与超越
超强思维训练课
逻辑填空
东尼博赞简介
记忆
记忆概述
含义
过程
传统心理学观点
识记,保持和回忆
认知心理学观点
编码,储存和提取
作用(3)
作为一种基本的心理过程,是和其他心理活动密切相关的
在个体的心理发展中也有重要作用
记忆联结着人的心理活动的过去和现在,是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基本机能
分类
据信息保持时间长短
感觉记忆(0.25~4s)
短时记忆(5s~1分)
直接记忆(7+-2个组块)
工作记忆
长时记忆(一分钟以上,无容量限制)
记忆的三级存储模型
据长时记忆储存的内容(图尔文)
情景记忆
语义记忆
据提取时是否需要意识参与
内隐记忆
测量
知觉辨认
词干补笔
外显记忆
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差别
加工深度
保持时间
记忆负荷量
干扰因素
呈现方式
1234不内影外
按记忆的内容和特点
陈述性记忆 (说出来的,一次获得,需要意识参与)
程序性记忆 (做出来的,多次尝试,一种身体记忆,无需意识参与)
按记忆的具体内容
形象记忆
情绪记忆
逻辑记忆(词语逻辑记忆,意义记忆)
动作记忆(运动记忆)
神经生理机制
记忆脑学说
整合论
拉什利:记忆是整个大脑皮层活动的结果
定位论
记忆是由大脑的一定部位负责的
支持定位说研究
布洛卡发现导致运动性失语症的言语机能区
威尔尼克—接受性失语症
潘菲尔德等电刺激颞叶,引起往事回忆
鲁利亚—丘脑下部组织及部分边缘系统损伤,短时记忆出现明显障碍,网状激活系统则保证了记忆所要求的最佳紧张度或充分的觉醒状态
麦克高夫—前额和选择记忆有关
左额叶言语运动区受损将造成言语记忆的缺陷,右额叶受损却造成非言语刺激记忆的困难
SPI理论(图尔文)
人脑有五种记忆系统:程知语初情
五种记忆系统在种系发生和个体发展上都存在先后顺序
加工过程中也存在联系:编码串行,存储并行,提取独立
记忆脑细胞机制
反响回路(短时生理基础)
贾维克和艾斯曼:小白鼠跳台实验
突出结构
神经元突触的持久改变是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过渡的生理基础
长时程增强作用
海马体是长时记忆的暂时性存储场所,海马体受损会影响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的转化
短时——海马(LTP促进神经元突触改变)——长时记忆
记忆的生物化学机制
核糖核酸
激素和记忆
感觉记忆
含义:瞬时记忆,感觉登记(1s左右)
信息加工(两种编码形式)
图像记忆(主要编码形式)
斯伯林—局部报告法—容量约9个
声象记忆
莫瑞—听觉系统中存在感觉记忆
达尔文—部分报告法—4s—容量5个左右
感觉记忆特征(4)
保持时间较短
以感觉的原始形式储存在记忆系统中,具有鲜明形象性
记忆容量较大(可达9个项目)
内容得到注意或模式加以识别时可转入短时记忆
遗忘
不完全遗忘和完全遗忘
临时性遗忘和永久性遗忘
进程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材料
无意义音节
方法
节省法
先快后慢
曲线形状
以时间间隔为横坐标,保持量为纵坐标,曲线呈负加速型(保持曲线)
以遗忘的数量为纵坐标,正加速型(遗忘曲线)
遗忘进程的影响因素(5)
时间
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
遗忘速度:无意义材料>有意义材料>熟练的动作
学习的程度
遗忘速度:低度学习>达到学会的标准>过度学习
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
记忆效果:近因效应>首因效应>中间材料
识记者的态度
不占重要地位的、不能引起人们兴趣的、不符合一个人需要的事情容易被遗忘
遗忘理论
衰退说
时间是造成遗忘的决定因素
干扰说
前摄抑制
后摄抑制
压抑说
遗忘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造成
提取失败说
提取时没有合适提取线索(如舌尖效应)
长时记忆
信息加工
编码形式(3)
按语义类别编码
与语言的特点为中介进行编码
主观组织
编码影响因素
编码时的意识状态和加工深度
信息容量
容量非常大,几乎无限制
信息存储与提取
信息存储表现
储存数量上逐渐减少
存储的质的方面
内容越来越简略和概括
内容更加合理和有意义
内容变得更加具体或更夸张和突出
记忆恢复
存储方法
组织有效复习(4)
及时复习
正确分配复习时间,分散复习优于集中复习
阅读与重现交替进行
排除前后材料的影响,加强序列位置效应中间部分的复习
利用外部记忆手段,如记笔记,列提纲
注意脑的健康和用脑卫生
信息提取
再认
感知,思维两水平
压缩,展开两形式
影响再认因素(6)
再认时间间隔,思维活动积极性,个体期待,人格特征,材料性质和数量
回忆
以联想为基础
联想规律
接近律
相似率
对比律因果律
舌尖现象
影响因素(联想,定势和兴趣,双重提取,暗示信息和干扰)
子主题
长时记忆信息提取的线索
情景和生理或心理状态是长时记忆重要的提取线索(情景依存性,状态依存性)
长时记忆特征(4)
保持时间在1分钟以上
以语义的或形象的形式编码
容量在种类和数量上都是无限的
由于干扰等原因会发生遗忘
短时记忆与工作记忆
含义:1分钟左右
编码形式
听觉编码
康拉德—语音相似性对回忆效果的影响—语音听觉编码方式的存在
视觉编码
波斯纳—短时记忆最初阶段是视觉形式的编码,之后逐渐向听觉形式过渡
语义编码
个体觉醒状态
组块水平
米勒—7加减2个组块
默多克—组块可以提高记忆容量和效率
信息的存储与提取
加工储存方式
机械复试(保持性复述)
精细复述
遗忘进程和原因
布朗—皮特森:消退
沃和诺尔曼:干扰
提取
扫罗.斯腾伯格假设三种可能方式
平行扫描
自动停止系列扫描
完全系列扫描(通过加因素法得到证明)
短时记忆特征(6)
保持时间1分左右
遗忘的原因可能是信息自然消退或信息干扰作用
信息以语音、形象和语义的形式储存
容量有限为7+-2个项目,用组块的方式可扩大短时记忆的容量
通过复述,短时记忆的信息可能转入长时记忆
短时记忆是当前正在加工的信息,因而是处在意识中心的信息
阅读广度测验
组成部分(4)(巴德利)
中枢执行系统(最重要)—功能
协助语音环路和视觉空间模板活动
注意资源的分配和控制
选择性的注意及转换策略
视觉空间模板
语音环路
情景缓冲器
两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