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国通史-隋朝
中国通史 隋朝复习,隋朝(581年—618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短暂的朝代,由隋文帝杨坚建立,定都大兴城(后唐建国后改称长安,今陕西西安)。隋朝结束了自东汉末年以来长达近四百年的分裂局面,重新统一了中国,并为后来的唐朝盛世奠定了基础。
该思维导图全面且系统地梳理了元朝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历史信息,结构清晰,内容丰富,便于对元朝历史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该思维导图全面且系统地梳理了宋朝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历史信息,结构清晰,内容丰富,有需要的同学,可以收藏下哟。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曹刿论战思维导图
隋朝
初期
隋富唐强
杨坚篡位
家族背景与婚姻关系(门阀士族势力根深蒂固且异常强大)
隋朝的政治
隋朝的统一
杨坚代周
581年
统一全国
589年统一
从整体史观上看其统一的原因
制度
长期的民族融合,军事贵族,为皇权提供了强大的支援
观念
居天下之正,和天下于一
文化
南北文化差异,使当时的人们产生了互补的渴望
政治制度创置与改革
中央机构制度改革
官制改革
三师
太师
太公
太保
三公
太尉
司徒
司空
五省
尚书
六曹
门下
内史
秘书
内侍
三省六部制
地方机构制度改革
地方机构州、县两级制
隋文帝取消郡
隋炀帝改州为郡
唐高祖改郡为州
唐太宗州上设道
地方佐官中央任命
创立科举制
改革府兵制
北周开始,兵农合一,兵民合一趋势出现
590年正式确立
改变了过去兵民分治的现象
改革刑律
开皇律,废除酷法
经济制度的整顿与改革
均田制
露田和永业田
农民和官吏受田差额巨大
均田制的意义
隋朝实行的均田制度是在人少地多,朝廷可以控制较多土地的背景下实行的王朝国有土地分配制度。均田制不是将所有土地都拿来分配,而是将政府所能支配的土地上的一些无主荒地分配给农民耕种,使他们固定在土地上,以利于封建政府的派役和税收。均田制的分配比例也有利于官僚地主。但另一方面,实行均田制,农民还是得到了一些土地,地主的土地兼并也多少受到一些限制,这就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扩大耕地面积。
租庸调制
在均田制的基础上,隋朝实行租调力役制度。规定:成丁要负担赋役,老年免去。 缴纳租调,一般以床(一夫一妇)为单位来计算。丁男一床,纳租粟三石; 调视桑田和麻田而纳物不同,桑田纳绢一匹和绵三两,麻田则纳布一端和麻三斤。未婚单丁和奴婢则纳一半租调。 力役方面,隋初沿袭旧法,每年服役一个月, 583年,改为二十一岁起服役二十天。 590年改为五十岁免役收庸(用布帛代替力役),调绢也减为二丈。
大索貌阅
585年开始,并规定堂兄弟以下都要分居
输籍定样
打击了世家大族,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
统一钱币和度量衡
铸新五铢钱,钱币和度量衡统一
隋末大起义和隋的灭亡
隋朝的残暴统治
隋文帝时的矛盾积累和隋炀帝的骄奢统治
经济上实行重租
隋炀帝好大喜功,肆意挥霍
对高丽的战争
隋炀帝三次战争
都失败,成为了全国大起义的导火索
隋末大起义
长白山首义
611年,王薄
杨玄感起义
613,杨玄感,黎阳起兵
到617年前后,全国形成了三支主要起义力量:
翟让、李密领导瓦岗军
杜伏威、辅公祏领导江淮起义军
窦建德领导河北起义军
隋朝的灭亡
618年(武德元年)春,领导侍卫部队的司马德戡和贵族宇文化及发动政变,缢杀了隋炀帝。隋朝自581年建立,至此灭亡,前后历时37年。
经济
社会经济的发展
农业的发展
人口的激增与农业的发展
农业人口的激增、垦田面积的扩大、国家粮仓的丰实
仓库的丰盈
洛阳的含嘉仓、黎阳仓、永丰仓、太仓、常平仓、广通仓
手工业的发展
瓷器与玻璃
白釉瓷、青釉瓷
造船业
五牙大战船
商业和都市
长安和洛阳
海外交通及贸易
海路两路,西北贸易发达
608年裴世清回访日本
南北大运河
隋朝大运河
以洛阳为中心,北起涿郡南至余杭
永济渠、通济渠、西部还有广通渠、邗沟(山阳渎)、江南河
大运河的评价
真正把中国历史上最基本的南北两大区域密切沟通起来
政治上:沟通南北
经济上:南北物质交流与国家经济命脉的畅通
生活方式与文化氛围的变化,经济都会的发展
开放态势上:沟通了路上与海上丝绸之路。连接古代东方的主要交通线
民族关系
突厥
552年打败柔然建立突厥帝国
582分裂为东西突厥
599东突厥降隋,被封为启民可汗
611年西突厥可汗处罗可汗投降于隋朝
吐谷浑
是鲜卑族慕容部的一支,581、583年隋在青海两次打败吐谷浑
台湾
607年,朱宽到达流求
608年,再派朱宽到流求去招降
610年,陈稜率军到台湾
隋朝的文化
经学和音韵学
601年(仁寿元年), 写成《切韵》五卷。这部书统一了书面的声韵,为音韵学奠定了基础。
绘画
展子虔《游春图》
“三绝”郑法士、田僧亮、杨契丹
尉迟跋质那,称为“大尉迟”,擅长“凹凸画”
音乐
万宝常的《乐谱》
天文历法
604年,刘焯,《皇极历》,最早提出“等间距二次内插法”
丹元子《步天歌》
医学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详论疾病分类和病因、病理的著作
建筑造像
隋仁寿宫
赵州桥
造像
佛教文化生活
杨隋先世
隋帝系表
杨坚
杨广
杨侑
杨侗
杨浩
策略:远交近攻、离间强部、扶助弱部,以谋攻为主,军事打击为辅
日本人开始服用汉人衣冠
我国的古代粮仓
是上层领导集团发起的
全国官吏任命必须经过吏部,而且县佐须用别郡人
隋至唐变化
长官相当于秦朝丞相
均无实权
整体史观
年鉴学派认为历史学重视的不应只是显赫人物,而应该是组成社会的群体,不是突出的、一时性的事件,而是潜移默化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形态。
581-618
关中本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