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标点符号总结
这是一篇关于标点符号总结的思维导图,详细概述了中文标点符号在写作中的使用规则和注意事项。内容主要分为讽刺否定、特定称谓、用法解释、标点符号的具体使用(如引号、顿号、分号、逗号、破折号、句号、问号、省略号、书名号等)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标点符号总结
点号
句内点号
顿号(、)
并列谓语和并列补语中间不用去打顿
例如: 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集合词语连的紧,中间不要插进顿。
例如: “中小学”“师生员工”中间不能用顿号。
概数约数不确切,中间也别带上顿。
例如: 他看上去十七八岁的样子。
多个引号书名号并用中间不能用顿号
例如: “大宅子”“鱼翅”“鸦片”分别比喻什么?
连词前不带顿
例如:观众长时间的等待,只是想一睹他的风采,或让他签一个名。
并列词语带语气词,打逗不打顿
例如: 房间里真乱呀,书呀,纸呀,椅子呀,衣服呀.....
分号(;)
逗号(,)
小并顿,大并逗;小并逗,大并分
冒号(:)
用在称呼后。
用在特定词语(说、想、是、证明、宣布、例如、如下等)后,提示下文,有较大停顿。
引出下文分说或总括上文。
需要解释的词语后,解释说明
注意事项
冒号提示的内容可以使一句话也可以是几句话, 内容说完后必须打句末点号,否则会范围不清楚。
一个句子只能有一个冒号
句末点号
感叹号(!)
问号(?)
问句类型
一般疑问句
设问
反问
选择问
倒装问
非疑问句不能用问号。
选择问句中间不能用问号。
倒装句之间不能用问号。
句号(。)
标号
引号(“”‘’)
用法
直接引用或间接引用的话
突出强调
讽刺否定
特定称谓
引用成语、谚语、歇后语、诗词
特殊含义
双引号内再引用要用单引号。
直接引用(独立引用) 句末点号放下引号里面。间接引语(非独立引用) 句末点号放下引号外面。(问号、感叹号除外)
括号(())
句内括号
句外括号
非注释语不能用括号。
句内括号要紧跟被注释的对象。
句外括号不能放在句末标点前。
破折号(——)
解释说明
意思的转换、递进或跃进
语音的延长
语音较大的停顿和中断
事项的列举分承(分项列举,用的较少)
用于副标题前
补充说明
双破折号夹注
注释出处
总结上文或提示下文
破折号不与“即”“就是” 等解释性词语同时使用。(引号、书名号连用时中间不用标点)
破折号和括号都表解释说明,但是破折号引出的内容是征文的一部分,更重要, 不能删去。
省略号(……)
引文的省略
重复词语的省略
静默或思考
说话断断续续
语言的中断(同破折号)
话未说完, 语意未尽
列举的省略
省略号不能和“等”连用
并列词语三个以上才能用省略号
一般省略号前后不加点号。
书名号(《》)
出版物(___书籍__ 、__篇章___ 、____报刊等___ )
法律、法规、方案、文件
文化产品(_电影名_、_电视剧名_、_歌曲名_、乐曲名、舞蹈名、雕塑名、画名、书法名、戏曲名、曲艺名、杂技名、刺绣名、特种邮票名、剪纸名、电视节目)
书名号内还有书名号用<>
不能视为作品的课程、课题、奖品、商标等名称,不能用书名号。
篇章名称本身带标点的可以在书名号内。
区别
“解释说明”更多是有需要解释的词语。冒号、破折号、括号均有此作用。
“引出下文分说”更多是指标点之后有并列的几点内容, 且是并列分说的关系。冒号多用
提示下文指的是在特定的词语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