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历史高中必修二专题二近代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中国资本主义是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变动的产物.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内部的洋务派发起洋务运动,陆续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这是国家资本的发端。更多干货内容尽在这张历史高中必修二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思维导图,赶快收藏学起来吧!
高中历史笔记分享!本图涵盖高中历史里中国科技与世界科技两大内容,包含历程、成就、启示、发展等具体内容,有了它,提高你的复习效率,节约你的时间成本,赶快收藏起来吧!
文科党福利!思维导图为大家总结了高中历史必修三的部分知识点,包括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两大板块知识点。干货满满。赶快收藏学起来吧!
古代史时期的中国和世界是怎样的?必修三考试重点。本图分析了中外古代时期的哲学(思想)科技与文化的发展,主要列举各哲学流派代表人物及思想,并将其进行对比分析。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高中物理知识点思维导图
专题二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鸦片战争后 经济结构
变动
自然经济
解体
背景=原因
主要:二鸦后 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扩大对中国商品输出
二鸦后 自然经济解体进一步加快
鸦片战争前,商品经济已有一定发展
标志
手工棉纺织业衰败
=耕织分离
->打破自给自足
表现
农产品
商业化 一定发展
手工业
农村 破坏
城市 打击
商业
经营对华的洋行增加
贸易中心:广州->上海
影响
积极
劳动力、市场和资金 为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创造条件
社会经济 商品化 加强
消极
开始沦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
=>成为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根本上 冲击封建制度
但仍然存在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洋务企业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存在
近代民族工业 兴起
原因
自然经济破坏
劳动力、市场、资金
洋务派军事、民用促进
外商企业刺激
时间
19世纪70年代前后
地点
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
经济基础好
交通便利->机器引进
自然经济解体早
途径
部分 中小地主、买办、官僚、商人、华侨投资 近代工矿企业
部分 手工工场 机器->近代工矿企业
主要企业
方举赞 上海虹口 发昌机器厂
陈启源 南海 继昌隆缫丝厂
特点
发展速度慢
先天不足
资金少、规模小
技术力量薄弱
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双重压迫
结构:集中在轻工业
面粉
棉纺织业
分布:集中在沿海地区
->分布不平衡
后天畸形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在国民经济中占比重小
->自然经济仍占主导
近代民族工业 初步发展
1895-1914
甲午战争->一战爆发
=19世纪末->20世纪初
甲午战争后 列强大量输出资本和增加商品输出,进一步破坏中国的自然经济(->进一步提供劳动力和市场)
政策调整
清政府鼓励民间设厂
目的:扩大税源,赔款
民族危机(甲午战败)刺激下,“设厂自救”“实业兴国”
商业巨擘的出现
张謇 江苏南通 大生纱厂 (等)
一代工商巨擘
面粉和纺织大王:荣宗敬、荣德生
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第一个高潮
意义
民族工业的产生与发展->新气息
经济
民族工业 第一次高潮
一定程度抵御住列强的经济侵略
政治
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民国时期工业的曲折发展
民国初期 兴办实业潮 ->进一步发展 短暂春天
1912-1919
=一战期间
=二十世纪初
=辛亥革命后
内因
政治环境
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
中华民国建立->民族资产阶级政治地位up
南京临时政府 发展实业 法令
社会环境
1915年 反对二十一条->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
外因
主要:一战期间 欧洲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经济侵略
概况
实业团体涌现;新建厂矿、新建资本的速度、规模空前
行业
纺织业(最大)
面粉业(第二大)
大量出口
轻工业 重工业
显著发展
一定增长
没有形成完整工业体系
分布不平衡
沿海地带
发展不平衡
轻工业迅速,重工业缓慢
地位
主要工业 外国资本仍超过民族资本
传统经济形势仍占绝对优势
时间短暂
短暂春天,一战后列强卷土重来
半殖民地半封建
工业体系不完整
和外国资本相比,力量薄弱
自然经济占绝对优势
分布在沿海
结果
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很快萧条
国民党统治前期 短暂发展 (1927-1936)
民族工业 短暂发展 (黄金十年)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鼓励工商业、农业、交通运输发展
反帝爱国运动
抵制洋货提倡国货
“币值改革” (1935年)
目的
防止白银外流
巩固统治
内容
法币为唯一流通货币
白银国有
作用
稳定财政、增加收入、巩固统治
防止白银外流,稳定金融市场->促进物价回升->刺激生产恢复->推动民族工业发展
促进现代化银行的发展
官僚资本膨胀,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受限
统一中国 (形式上)
相对稳定
国民生产总值逐年增加
1935年后 工业 普遍较好的发展
官僚资本 膨胀 (1927后)
国家政权->巨额财富
四大银行:官僚资本聚敛财富的重要工具
国民党统治后期 困境
时期
抗战:1937-1945
日本全面侵华
战争破坏
日军吞并
国民政府全面控制经济
官僚资本压榨(1927),大量内迁
华东、华北->西南、西北
支援抗战
改变工业布局
内战
《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美国垄断资本市场
解放战争::1946-1949
恶性通货膨胀->致命打击
官僚资本:依靠国家权力压迫民族工业
苛捐杂税
日本侵华战争
外贸
大量民族工业内迁
抗战胜利后 工商企业大量倒闭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
在斗争中求发展
背景
民族资产阶级 社会政治力量
对象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生存和发展
中华民族的利益
1928年“济南惨案”全国反日
九一八“团结御悔”
一二八事变 积极捐款捐物支持抗战
抵制洋货 提高政治地位
在夹缝中求生存
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
限制机器进口->阻止发展
利用特权:倾销商品 掠夺原料
帝国主义的侵华战争直接摧残民族工业
抗战胜利后:美货汹涌而至 排挤和打击
封建势力的严重束缚
甲午战争前:民族工业未获承认
各级政府苛捐杂税
国民政府:大局内债和滥发纸币
国民政府和官僚资本吞噬民族企业(1927)
直接投资
加入官股或收买
敲诈甚至没收
根本原因: 诞生于半封建半殖民社会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 对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存在一定依赖关系 =>斗争具有妥协性 =>在半封建半殖民的中国,走资本主义是行不通的
两半社会是根本原因
彻底实现民族独立是前提
民国时期
时间:1912-1949
南京临时政府、北洋军阀政府(1927推翻)、南京国民政府
近代
近代化
工业化、市场化
->资本主义经济
民主化、法制化
思想文化
科学化、理性化
近代史
近代:1840-1949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洋务运动
19世纪60-90年代
内忧外患
内忧:太平天国
外患:二鸦
地主阶级 自救
直接
“富国强兵”
根本
维护封建统治
指导思想(观点)
中体西用
只学西方技术而变革封建专制制度
代表人物
张之洞 奕沂
口号
师夷长技以自强
内容(活动)
军事(自强)
安庆军械所(早)
江南制造总局(大)
福州船政局(设备)
天津机器局
民用(富强)
1.
上海轮船招商局(首家)
开平矿务局
汉阳铁厂
湖北织布局
解决:军事-资金、燃料
利润
海防
成立海军衙门
兴建海军
北洋
南洋
福建
新式学校 留学
京师同文馆
目的:适应洋务运动所需人才
评价
近代化第一步(经济近代化的开始)
刺激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一定程度上 抵制外国经济侵略
只学技术而不变革制度
失败根本原因
破产标志
甲午战败(洋务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