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高中必修一道德与法治
这是一个关于必修一道德与法治的思维导图,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编辑于2024-01-03 17:51:08道德与法治 必修一
第一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从空想到现实从, 从理论到实践
1.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形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最低级阶段
2.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低,分为新石器时代和旧石器时代, 旧石器时代距今300万年至一万年,采集天然食物为生 新石器时代距今一万年,从采集者变为生产者
3.氏族是原始人共同生活的基本单位,在氏族制度下,由氏族议事会集中体解决定氏族事务, 氏族长和军事首领由氏族议事会选举产生,没有任何特权
4.土地变成私有财产是私有制确立的标志
5.奴隶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第一个阶级社会,也是人类文明的开端(城市的出现文字的发展和应用)
6.金属工具广泛使用,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劳动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
7.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是人类社会最早形成的两大对立阶级,是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
8.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9.封建社会铁制农具得到广泛使用和推广,商业和城市逐渐发展起来
10.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
11.收取地租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
12.封建国家的显著特征:君主专制,等级森严。
13.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资本主义社会开始人类社会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14.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 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15.剩余价值人工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工人工资的部分就是剩余价值,它成为资本家各种利润来源,资本家无偿占有了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但这种占有隐藏在生产中是隐蔽的
16.生产过剩是相对过剩,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17.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
(1)思想来源空:空想社会主义→三大代表人物:圣西门,傅立叶,欧文
(2)历史前提,只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三大工人运动
(3)理论基石:唯物史观和甚于价值学说
(4)诞生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18.马克思主义的特征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是实现理论是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在实践中的形成也是实践中丰富的和发展的开放。发展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
19.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
(1)尝试1871年3月28日,巴黎公社。失败
(2)现实1917年俄国的发十月革命
(3)一国到多国1944~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获得大发展
(4)曲折发展。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11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出现严重曲折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1.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福祉,的斗争有了主心骨
2.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3.五四运动是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4.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马克思主义同工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两个步骤
5.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革命两个步骤
6.中华民族共和国成立,为实现新民主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8.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民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9.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10.我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胜利,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11.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中国正式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12.国家累计了管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不同程度的开始了对他们的初步社会主义改造
13.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14.近代以来,实践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和其他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15.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是崭新的历史课题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发展中国
1.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
①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②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③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政策
④实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⑤我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改革开放的进程
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设立,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迈出关键步伐
1982年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度
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改革的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
1984年开放了大连,青岛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1988年设立海南省并把海南开辟为经济特区
1990年开放上海浦东
1992年开放了沿长江的五个城市,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基本格局成型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14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标志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
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WTO,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达到新的水平
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部署,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要突破
2013年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2017年,党的19大提出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表明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经济第十四全年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对全面深化改革和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部署,使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
3.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实现现代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4.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主题
6.邓小平理论
主题: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地位: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7.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主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地位: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
8.科学发展观
主题:新型趋势下实行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地位: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科学发展内涵:第一要是发展以人民为中心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9.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主题,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地位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1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经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指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要坚足时代前沿与实际,进科学理论
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保障。我国智力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乃及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制度优势是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制度,稳则国家稳
1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燕自于中国优秀文化荣荣铸于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最深奥的精神,追求独特的精神标志,加大精神力量
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理论文化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制度统一于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16我们始终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第四课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的新的历史方位
二,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和不平等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社会矛盾
三区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四,两个不变
一,以基本国情不变,我国乃处于并长,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二,国际地位不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五,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
六,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七,三个一以贯之
一以贯之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以贯之的推动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
一以贯之的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
八开心区域伟大的社会革命墙体破与伟大的自我革命
九中国梦的本质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十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是中国梦的创造者和享有者。中国梦的深厚源泉在于人民,只有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成功
十一,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十二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必须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13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穿,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
14,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十五二零五零年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6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回答了什么时间质问,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7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是八个明确和14个坚持
18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金钥匙,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
19马克思主义的灵魂解放事业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二十,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
21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3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统治领导力量。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24.发个明确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为核心关键的组成部分,是支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四梁八柱,每一个明确都是具有原创性的新思想新观点
25.4个坚持的基本方略是,对党的治国治政重大方针原则的最新概括是,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和方法论
26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合探究
一,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和趋势,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了社会基本矛盾
三、生产关系一定适应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一定适应基础经济状况,这一规律决定着社会形态的,以此形式的更替推动着人类社会发展向前发展
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了社会的经济基础
道德与法治 必修一
第一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从空想到现实从, 从理论到实践
1.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形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最低级阶段
2.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低,分为新石器时代和旧石器时代, 旧石器时代距今300万年至一万年,采集天然食物为生 新石器时代距今一万年,从采集者变为生产者
3.氏族是原始人共同生活的基本单位,在氏族制度下,由氏族议事会集中体解决定氏族事务, 氏族长和军事首领由氏族议事会选举产生,没有任何特权
4.土地变成私有财产是私有制确立的标志
5.奴隶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第一个阶级社会,也是人类文明的开端(城市的出现文字的发展和应用)
6.金属工具广泛使用,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劳动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
7.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是人类社会最早形成的两大对立阶级,是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
8.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9.封建社会铁制农具得到广泛使用和推广,商业和城市逐渐发展起来
10.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
11.收取地租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
12.封建国家的显著特征:君主专制,等级森严。
13.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资本主义社会开始人类社会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14.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 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15.剩余价值人工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工人工资的部分就是剩余价值,它成为资本家各种利润来源,资本家无偿占有了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但这种占有隐藏在生产中是隐蔽的
16.生产过剩是相对过剩,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17.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
(1)思想来源空:空想社会主义→三大代表人物:圣西门,傅立叶,欧文
(2)历史前提,只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三大工人运动
(3)理论基石:唯物史观和甚于价值学说
(4)诞生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18.马克思主义的特征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是实现理论是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在实践中的形成也是实践中丰富的和发展的开放。发展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
19.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
(1)尝试1871年3月28日,巴黎公社。失败
(2)现实1917年俄国的发十月革命
(3)一国到多国1944~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获得大发展
(4)曲折发展。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11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出现严重曲折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1.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福祉,的斗争有了主心骨
2.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3.五四运动是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4.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马克思主义同工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两个步骤
5.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革命两个步骤
6.中华民族共和国成立,为实现新民主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8.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民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9.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10.我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胜利,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11.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中国正式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12.国家累计了管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不同程度的开始了对他们的初步社会主义改造
13.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14.近代以来,实践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和其他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15.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是崭新的历史课题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发展中国
1.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
①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②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③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政策
④实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⑤我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改革开放的进程
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设立,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迈出关键步伐
1982年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度
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改革的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
1984年开放了大连,青岛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1988年设立海南省并把海南开辟为经济特区
1990年开放上海浦东
1992年开放了沿长江的五个城市,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基本格局成型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14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标志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
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WTO,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达到新的水平
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部署,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要突破
2013年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2017年,党的19大提出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表明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经济第十四全年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对全面深化改革和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部署,使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
3.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实现现代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4.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主题
6.邓小平理论
主题: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地位: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7.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主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地位: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
8.科学发展观
主题:新型趋势下实行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地位: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科学发展内涵:第一要是发展以人民为中心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9.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主题,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地位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1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经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指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要坚足时代前沿与实际,进科学理论
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保障。我国智力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乃及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制度优势是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制度,稳则国家稳
1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燕自于中国优秀文化荣荣铸于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最深奥的精神,追求独特的精神标志,加大精神力量
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理论文化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制度统一于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16我们始终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第四课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的新的历史方位
二,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和不平等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社会矛盾
三区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四,两个不变
一,以基本国情不变,我国乃处于并长,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二,国际地位不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五,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
六,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七,三个一以贯之
一以贯之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以贯之的推动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
一以贯之的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
八开心区域伟大的社会革命墙体破与伟大的自我革命
九中国梦的本质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十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是中国梦的创造者和享有者。中国梦的深厚源泉在于人民,只有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成功
十一,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十二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必须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13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穿,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
14,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十五二零五零年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6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回答了什么时间质问,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7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是八个明确和14个坚持
18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金钥匙,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
19马克思主义的灵魂解放事业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二十,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
21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3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统治领导力量。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24.发个明确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为核心关键的组成部分,是支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四梁八柱,每一个明确都是具有原创性的新思想新观点
25.4个坚持的基本方略是,对党的治国治政重大方针原则的最新概括是,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和方法论
26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合探究
一,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和趋势,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了社会基本矛盾
三、生产关系一定适应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一定适应基础经济状况,这一规律决定着社会形态的,以此形式的更替推动着人类社会发展向前发展
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了社会的经济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