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自然地理第一章地球思维导图
这是一个关于自然地理第一章地球思维导图,包含运动、位置、形状和大小、图层构造、地球表面基本形态和特征等。
这是一个关于地图编辑的思维导图,主要介绍了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的定义、类型、编辑设计、图面配置的各个方面。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曹刿论战思维导图
地球
运动
自转
发现
傅科摆
摆不动,地平面转
北极点,每小时顺时针转15度
其他纬度,每小时15×sinα
时间
恒星日
23h56min4.09s
太阳日
24h
一天:太阳在人头顶,地球正绕轴自转同时绕日公转
1.地球完整转一圈,人回到相对地球没有变化的位置,此时太阳不位于头顶(差1度,约4min) 2.因地球自转与公转方向相同,约361度到第二天正午
速度
角速度
15度
线速度
1650sinα km/h
地理意义
昼夜更替
热量分布
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转(科里奥利效应,地转偏向力又称科里奥利力)
虚设力,只能改变物体运动方向不能改变速率
F=2mv wsinα(w是角速度)纬度越高,运动速度越大,F越大
同一时刻不同经线有不同地方时
在标准经线东西各7.5经度范围内属于同一时区
国际日期变更线(日界线)
经太平洋180度经线(避开岛屿)
东时区比西时区早一天,东加西减
自转对潮汐起阻碍作业
潮汐阻力降低地球自转速度
整体自转与地壳运动、大气、海水运动都有密切关系
公转
方向
自西向东
近大远小,108000km/h
轨道
黄道平面
黄赤交角
恒星年
365日6h9min10s
回归年(以春分日为参照)
365年5h48min45.5s
天球
我们从地球看到的一切,我们将地球放在天球中心
天北极天南极
南北极延伸至天球的点
赤经
春分点为起点自西向东360度
赤纬
天体与天球球心连线与天赤道的夹角,北正南负
黄道
每年太阳在天球上的运动轨迹
天赤道
赤道延伸
天顶与天底
观察者与球心连线无限延伸与天球两个交点,头顶为天顶,脚下为天底
真地平
过球心和天底连线垂直的平面
高度
天体与球心连线与真地平的夹角
天子午圈
过天顶和天北极的大圆
观察者纬度等于北极星高度
正午太阳高度角=90-a+b(a为观察者所在纬度,b为太阳赤纬
夜晚时间=24hx2a/360
日出方位角=sinb/cosa
岁差、章动、极移
实际上地球的自转轴在自东向西移动,周期约两万年
岁差
天赤道平面随地球自转轴变动→春分点西移、回归年时间变短
地球自转轴旋转面为荷叶边形锥面
偏离的部分就是章动
极移
地球自转轴相对地球本体位置是变化的
张德勒周期
非刚体地球自由摆动,近14个月
周年周期
由大气作用引起的受迫摆动
两个周期合起来极移范围不超过0.4
位置
宇宙和天体
光年
光在一年传播的距离94605*10^8
天文单位
地球和太阳的平均距离14960*10^4
稳恒态宇宙论
困难:万有引力
大爆炸宇宙论
恒星是降温产生的,应该小于两百亿年
1927年河外天体有系统性谱线红移,与距离大体成正比
红移
物体电磁辐射由于某种原因频率降低现象
恒星核反应无法解释天体氦含量,爆炸可以
1964年,探测到有热辐射谱的微博背景辐射,大约3k
太阳和太阳系
太阳
热能
太阳系光热主要源泉
太阳辐射
太阳系组成
行星
类地行星(岩石)
类木行星(气体)
八大行星(2006.8.24)
矮行星
围绕太阳运行,自身引力足以克服固体应力而是自己呈圆球体,但不能消除其轨道其它物体附近天体
谷神星
唯一位于小行星带的矮行星
冥王星,齐娜
太阳系小天体
彗星
绕太阳运动质量很小的天体
小行星带
卫星
绕行星、矮行星公转的天体
月球(地球唯一天然卫星)
月球自转和绕地公转速度相同,只能看到地球一面
柯伊伯带
位于太阳系的尽头,原始太阳星云残留物,短周期彗星来源地
形状和大小
形状
两极扁平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球上呈带状分布
大小
地球质量足够大,大气不会逸散
圈层构造
外部圈层
大气
水
生物
内部圈层
地壳
硅铝层(上地壳(大陆地壳,花岗岩质层、密度小))
硅镁层((下地壳(大洋地壳,玄武岩层,密度大(洋壳俯冲的原因)))
地幔
上
下
地核
外
内
地震波分析
横波S
固体,无法穿过地心
纵波P
穿越地心有折射
都有阴影区
软流层
放射物质衰变放热(放射波)岩石吸收热量变成岩浆
地球表面基本形态和特征
海陆分布
海洋71%,分布不均
海陆起伏曲线
岛屿
地表基本特征
四季产生原因
黄赤交角,太阳赤纬变化
赤道以外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和白天的时长随之发生变化
影响单位面积接收到的太阳辐射(手电筒效应
和近日点远日点没有关系!!
以地球为参照物,太阳自东向西转
角动量
右手原则
地球自转每点角动量都是同一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