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妇产科学-人卫第9版 妊娠并发症
这是一篇关于妇产科学-人卫第9版 妊娠并发症的思维导图,妊娠并发症是指在妊娠期间发生的非正常情况,包括病理妊娠和妊娠合并症。
这是一篇关于临床研究设计的原则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临床研究中的医学伦理,临床研究设计的基本原则,临床研究设计的基本要素,临床研究的主要特点。
这是一篇关于临床研究设计方法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实验性研究,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横断面研究(现况研究),病例报告和系列病例分析。
这是一篇关于临床研究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可靠性,真实性,误差。有需要的可以了解一下!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妊娠并发症
自然流产
一、 病因
1. 胚胎因素
2. 母体因素
3. 父亲因素
4. 环境因素
二、 临床表现
停经后阴道流血和腹痛
1||| 早期流产
先阴道流血,后腹痛
2||| 晚期流产
先腹痛,后阴道流血
三、 临床类型
(1) 按自然流产发展的不同阶段
1. 先兆流产
2. 难免流产
3. 不全流产
4. 完全流产
(2) 流产的3种特殊情况
1. 稽留流产(过期流产)
2. 复发性流产RSA
3. 流产合并感染
四、 诊断及鉴别诊断
(1) 病史
停经史、早孕反应、阴道流血、妊娠物排出、腹痛
(2) 体格检查
生命体征
贫血貌
宫颈口、子宫大小、双侧附件
(3) 辅助检查
1. 超声
2. 尿、血hCG测定
3. 孕酮测定
五、 治疗
(1) 先兆流产
先保胎治疗
(2) 难免流产
确诊尽早处理
早期流产:清宫术、送病理检查、染色体分析
晚期流产:缩宫素、清除残留、抗生素、检查原因
(3) 不全流产
1. 一经确诊,尽快清宫
2. 大出血伴休克输血输液
3. 抗生素预防感染
(4) 完全流产
不需特殊处理
(5) 稽留流产
术前常规检查,凝血功能异常,对症处理
交代二次清宫的可能
术前使用雌激素或米非司酮,轻柔操作,谨防子宫穿孔
(6) 复发性流产
(7) 流产合并感染
输卵管妊娠
1. 输卵管炎症
主要病因
2. 输卵管妊娠史或手术史
3. 输卵管发育不良或功能异常
4. 辅助生殖技术
5. 避孕失败
6. 其他
(1) 症状
停经
腹痛
阴道流血
异位妊娠三联征
晕厥与休克
腹部包块
(2) 体征
1. 一般情况
2. 腹部检查
3. 妇科检查
三、 诊断
四、 治疗
(1) 期待治疗
(2) 药物治疗
(3) 手术治疗
1. 保守手术
2. 根治手术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发生与妊娠20周以后 三大症状:高血压、水肿、蛋白尿
一、 高危因素
二、 病理生理变化及对母儿的影响
全身小血管痉挛
三、 临床表现与分类
1. 妊娠期高血压
2. 子痫前期
并发症
HELLP综合征
1. 溶血
2. 肝酶升高
3. 血小板减少
3. 子痫
4. 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
5. 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
四、 诊断
1. 病史及高危因素
头痛、视力改变、上腹部不适
2. 高血压
同一手臂至少两次测量
3. 辅助检查
尿蛋白检查最重要
治疗原则: 解痉、镇静、降压; 密切监测母儿情况; 适时终止妊娠是最有效的处理措施
1. 休息
2. 镇静
地西泮(常用)
冬眠药物
苯巴比妥
症状重时使用
3. 密切监护母儿状态
1. 解痉(核心)
首选硫酸镁
使用硫酸镁的必备条件
2. 休息与镇静
3. 密切监护母儿状况
4. 酌情降压
降压指征
降压目的
5. 有指证的利尿
不主张常规应用利尿剂
6. 适时终止妊娠
终止妊娠的指征
1. 控制抽搐
首选硫酸镁、甘露醇(降颅压)、酌情使用镇静药物
2. 控制血压
≥160/110时
3. 纠正缺氧和酸中毒
4. 终止妊娠
抽搐控制后可考虑
早产
分类
(1) 胎膜完整早产
(2) 胎膜早破早产(PPROM)
自发性早产
(3) 治疗性早产
临床表现
症状
见红、阵痛、腰背部疼痛
体征
规律宫缩,间隔5~6min,持续30s以上
伴宫颈管消失,宫口开大
可有: 阴道流血,流水
先兆早产
妊娠满28周后出现规则或不规则宫缩,伴宫颈管进行性缩短。
早产临产
(1) 有规律宫缩(≥4次/20min或≥8次/60min)
(2) 宫颈进行性扩张1cm以上
(3) 宫颈容受≥80%
诊断
高危因素、症状
触诊宫缩、宫口扩张程度
阴道B超、fFN
治疗
治疗原则
1. 若胎膜完整,母胎情况允许(胎儿存活,无畸形,无绒毛膜羊膜炎,无胎窘,无严重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宫口<2cm,早产预测阳性者),设法抑制宫缩,延长孕周,防止早产。
2. 早产不可避免时,设法提高早产儿存活率。
治疗方法
1. 适当休息
2. 促胎肺成熟
糖皮质激素
3. 抑制宫缩
4. 控制感染
药物治疗
5. 适时停止早产的治疗
6. 产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