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八年级上册地理
这是一篇关于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要的自取,包含疆域与人口、 自然环境、自然资源、 经济文化等内容。
编辑于2024-01-08 22:55:44八上地理
疆域与人口
疆域
半球:东、北半球
海陆: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
温度带: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
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路界线长2.2万多千米 与俄罗斯、印度、蒙古等14个国家接壤
我国海岸线长1.8万多千米, 与韩国、日本等六个国家隔海相望
四至
最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
最南:南海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
最西: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
最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汇合处
行政区域
我国共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五个自治区、 四个直辖市以及两个特别行政区
简称及行政中心
人口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问题:人口老龄化不断加深 资源、环境、经济压力大 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 ……
解决:计划生育,不断完善养老保障体系
人口分布
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多西少(分布不均匀)
民族
我国一共有56个民族,55个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分布最广的是回族
民族分布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西南等地区
自然环境
地形地势
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河流大多自西向东
一级阶梯以山地、高原、盆地为主
二级阶梯以高原盆地为主
三级阶梯以平原、丘陵为主
1.有利于海洋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带来降水 2.河流大多自西向东,沟通了东西部的交通 3.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
地形多种多样,有山地、高原、平原、盆地、丘陵
山脉走向
东西走向
天山,阴,昆仑,秦,南岭走东西
东北-西南走向
大,太,巫,雪,长,武,台
南北走向
贺兰,横断纵
西北-东南走向
小,阿祁,喜马西北走天涯
弧形山脉
喜马拉雅山
地形区
高原(26%)
青藏高原
地势高峻,雪山连绵
云贵高原
地形崎岖,石灰岩广布(喀斯特地貌显著)
黄土高原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内蒙古高原
辽阔坦荡,草场广布
盆地(19%)
四川盆地
吐鲁番盆地
准噶尔盆地
柴达木盆地
海拔最高的盆地
塔里木盆地
平原(12%)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丘陵(10%)
两广丘陵
东南丘陵
气候
季风气候显著
大,阴,贺,巴,冈为界(季风和非季风分界线)
季风气候不稳定的影响
季风强
南涝北旱
季风弱
南旱北涝
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气候复杂多样
从南到北依次是:热带季风气候(少部分)、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温度带
从南到北分别是:热带(少部分)、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少部分)
干湿分布
从南到北依次是:湿润区(≥800mm)、半湿润区(800-400mm)、半干旱区(400-200mm)、干旱区(≤200mm)
复杂多样:适于动植物的生长,利于发展多种农业 季风气候显著:水热条件好,利于农作物生长 季风气候不稳定:容易造成旱涝、洪涝
河流湖泊
内外流河
外流河:例如黄河、长江这样最终流入大海的属于外流河(大气降水)
特点
南方
流量汛期较长,含沙量小,无结冰期
北方
汛期较短,有结冰期,流量小,含沙量大
内流河:例如塔里木河最终没有流入海洋,属于内流河(大气降水大部分来自高山冰雪融水)
长江
发源:唐古拉山
流经11个省:从青,入藏,经川,滇,豫,鄂,湘,赣,皖,中间,最后苏,沪在海边
注入:东海
特点:长度最长、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我国的第一大河
上中下游分界点:源头到宜昌-上游(水能宝库),宜昌到湖口-中游(九曲回肠),湖口至入海口-下游(黄金水道)
黄河
发源:巴颜喀拉山
流经9个省:青,川,甘,宁,内蒙古,陕西,山西,豫和鲁
注入:渤海
特点:水流急,落差大,含沙量多,水能资源丰富
上中下游分界点:从源头到河口-上游(落差大,水能丰富、凌汛),从河口到桃花峪-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含沙量大),桃花峪到入海口-下游(流经华北平原,中游含沙量较大,形成地上河、凌汛)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特点
耕地(12.86%)
水田
南方(秦岭-淮河以南)
旱地
北方(秦岭-淮河以北)
我国后备资源严重不足
林地(31.86%)
东北林区
我国最大天然林区
西南林区
横断山区(天然林)
东南林区
人工林
难以利用土地(12.72%)
建设用地、冻土、戈壁、沙漠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草地(40.92%)
内蒙古牧区
三河牛/马
青海牧区
青海牦牛
新疆牧区
细毛羊/牛
西藏牧区
牦牛
问题:水土流失严重 土地荒漠化严重 浪费乱站耕地严重
解决:制定相关法律 把“十分珍惜和何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科学规划用地
水资源
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空间分布不均匀)
跨流域调水(南水北调工程)
把南方的水调到北方缺水严重的地方(北京、天津)
人口多,工业用水需求量大,浪费水资源严重
夏秋多,冬春少,降雨集中(时间分布不均匀)
兴修水库(三峡、小浪底……)
保护:一水多用,节约用水,随手关水龙头 推广节水产品技术,开展水质监测,修建蓄水工程,新建污水处理厂
经济文化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农业
种植业
平原,丘陵
北
旱地
主要粮食作物:小麦
主要经济做物:玉米、花生(油料作物)、甜菜(糖料作物)
南
水田
主要粮食作物:水稻
主要经济作物:油菜(油料作物)、甘蔗(汤料作物)
西部
主要分布在地势低、水源充足的平原、河谷和绿洲地区
畜牧业
草地
内蒙古牧区
三河牛/马
青海牧区
青海牦牛
新疆牧区
细毛牛/羊,骆驼(沙漠之舟)
西藏牧区
藏牦牛(高原之舟)
林业
山地
东北林区
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
西南林区
横断山区天然林
东南林区
人工林
渔业
河湖附近
我国四大渔场:黄渤海渔场、舟山渔场、北部湾渔场、南海沿岸渔场 长江中下游流域是我国淡水渔业集中区
走科技兴农之路
工业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
东部地区工业分布密集 西部地区工业分布稀疏 沿江、沿海、沿铁路
四大工业基地
辽中南工业基地
我国最大重工业基地
原料丰富
京津唐工业基地
我国北方最大综合性工业基地
沪宁杭工业基地
我国最大综合性工业基地
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我国最大轻工业基地
工业分布不均匀、研究和开发费用投入不足、科技创新能力弱、技术含量低、资源能源消耗高,污染环境严重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消耗能源、原材料少,环境污染小,产品附加值高
交通
公路
运输量不大,距离近
铁路
运输量大,距离远
主要铁路
京哈线
京沪线
京广线
……
东密西疏,以北京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
水运
运输量大不急用
航运
运输急需贵重物品,速度快,成本高
管道运输
运输,天然气、石油等资源受天气影响较小
地方特色
环境对文化的影响
衣物
例如:西藏地区的藏袍 ……
粮食
例如:南稻北麦 南蔗北田 ……
民居
例如:黄土高原的窑洞 内蒙古高原的蒙古包 ……
南方的屋顶较斜,利于排水
北方的屋顶较平坦,利于汇水
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
民族风情:西双版纳傣族 海南岛黎族
开发特色文化旅游资源,要坚持科学利用、合理保护,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