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角色定位:实现角色演绎的“形似” 【角色分析】
今天这一节是有声演播【角色分析】部分的第一节,如何用声音给角色在听众脑海中画像之外形篇。
有声演播进阶之运用三大“法宝”,让声音引人入胜【多人剧】,喜欢的小伙伴可以点个赞哦!
有声演播进阶之有声剧与广播剧的分工和合作【多人剧】,包含项目策划、 改编剧本、剧本画本、配音导演、 配音演员等。
有声演播进阶之有声剧和广播剧的基本认知【多人剧】,包含三类作品的差别、 广播剧的制作流程、 内容分类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角色定位:实现角色演绎的“形似” 【角色分析】
如何在有声演播中塑造好角色?
第一步:找准角色定位
寻找角色定位的线索:角色身份、外貌特征、角色经历、性格年龄、体型特征等;
这些线索都藏在在文本中。
录制作品之前,需要找到这些线索,并且一点一点拼凑出自己脑海中对这个角色的印象。
完成一次优秀的演播,在前期是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的,是要进行角色的声音形象的塑造的,这个塑造的过程可分为:
形似(男女老少、高矮胖瘦等等)
共鸣腔体
气息控制
语速快慢
神似(下节课学习)
特别强调
1、一般多人演播时,都是男生配男音,女生配女音;
2、一个人独立演播整部作品的时候,就需要一人就要演播不同性别的角色了。但是,不建议练伪音,即男练女声、女练男声;
原因1:利用听众对男女性别的刻板印象,对人物性别音色稍加区分,听众就会自然进入男女人物的预设中;
原因2:强行练习伪音,一是未必能有好的效果,二是很有可能会损坏声.
3、这些总结的“形似”的特征只是一个大概的规律,也只是一个刻板印象,最终还是要结合文本中塑造的其他特征、再加上自己的想象力,共同演绎出生动的角色。
角色定位的三个维度
性别定位
1、多人演播作品中,男配男音,女配女音;
2、担任演播作品中,男女因稍加区分即可,不必伪音;
年龄定位
1、不同年龄的不同角色;
2、同一角色的不同年龄段;
3、四大年龄阶段划分
童年
年龄段
3-10岁
声音特征
1、声音稚嫩;
2、年龄越小,男女差别越小;
3、年龄越小,他们的气息越短,声调越高,吐字不清,难以说完长句且语言相对不流畅;
4、随着年龄慢慢长大,声音更加洪亮,说话逐渐流畅,中气会更足。
发声技巧
一、较小年龄
1、舌根贴近上颚;
2、打开口腔前部;
3、舌头较为僵硬;
4、稍微撅起嘴唇。
二、9-10岁
1、舌根往下放;
2、控制舌头不完全放松;
3、保持比较狭窄的口腔通道;
4、气息要通畅。
青少年
13-20+岁
1、男女生的区别很明显;
2、富有朝气;
3、语言轻快;
4、弹性动感。
1、脚轻盈地着地,好像可以随时蹦跳、奔跑,精气神是向上拔的;
2、发声位置尽量靠前;
3、吐字清晰,气息通畅;
4、增加头腔共鸣;语言节奏稍快。
中壮年
30-50岁
1、无论男女,中壮年的声音都趋向于成熟、稳重。
1、脚稳稳地踩着地,整个人端端正正、四平八稳;
2、发音集中在口腔中部;
3、增加胸腔共鸣。
老年
50+岁
1、浑浊粗粝;
2、年龄越大,气息越不通畅。
1、气息较为不通畅;
2、口腔后部要有阻力;
3、气息变得短而弱。
外形定位
相当于用声音给人物画一副画像(高、矮、胖、瘦);
高个子
1、声音宽厚,共鸣多。
1、气息下沉;
2、声音集中在口腔后部;
3、使用胸腔共鸣。
矮个子
1、身形灵巧,声音薄、脆、尖扁。
1、语速较快;
2、声音集中在口腔前部;
3、口齿清晰。
胖角色
1、声音厚、粗,腮帮子肉肉的;
1、稍微鼓腮,充分打开口腔;
2、发声位置靠后;
3、使用胸腔共鸣;
4、语速相对较慢。
瘦角色
1、声音偏尖细。
1、气息细弱而集中;
2、口腔开合度小;
3、发声位置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