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正面管教
整理正面管教部分喜欢前段的读书笔记,正面管教由2009年京华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美国)尼尔森书中讲述的主要就是如何运用正面管教方法使孩子获得这种能力。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西游记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17种头脑风暴法
如何令自己更快乐
头脑风暴法四个原则
思维导图
第二职业规划书
记一篇有颜又有料的笔记-by babe
伯赞学习技巧
正面管教
惩罚
父母喜欢用惩罚的原因
显示自己能“赢”孩子的权利,或者通过让孩子吃苦头而报复孩子。 “我是大人,你是孩子,你要按我说的去做,否则有你好看。”
惩罚造成的四个R
愤恨resentment
“这不公平,我不相信大人!”
报复revenge
“现在他们赢了,但我会扳回来”
反叛rebellion
“我偏要对着干,以证明我不是必须按他们的要求去做。”
退缩retreat
偷偷摸摸“我下次绝不让他抓到”
自卑“我是个坏孩子”
总结
很多成年人错误的认为,孩子之所以继续他们的不良行为,是因为惩罚没有严厉到孩子从中吸取教训的程度。所以,他们会更严厉的惩罚孩子,而孩子则会找到更聪明的方法来扯平,报复循环永无休止。直到孩子十几岁以后,以离家出走,怀孕,或者其他极端伤害性行为来彻底反叛时,父母才意识到报复循环后果。孩子这种报复对自己造成的伤害,远远甚于父母带来的伤害。
赢得孩子
要"赢得"孩子,而不是凭你的力量"赢了"孩子
“赢了”孩子是指大人用控制、惩罚的手段战胜了孩子。使孩子成为失败者。而失败通常导致孩子反叛或者盲目顺从。误认为孩子若不为自己的错误吃些苦头,就不会得到教训。“羞辱”的确可以激发做得更好,但对自我价值感造成巨大损伤。
“赢得”孩子是指大人维护孩子的尊严,以尊重孩子的态度对待孩子,相信孩子有能力与大人合作并贡献他们的一份力量。获得孩子心甘情愿的合作
四个步骤
1. 表达对孩子感受的理解。一定要向孩子核实你的理解是对的
2. 表达对孩子的同情而不是宽恕。同情不是认同宽恕孩子行为,而是你理解孩子感受。告诉孩子你也曾有过类似的感受或行为。
3. 告诉孩子你的感受。真诚友善的进行了前两个步骤,这是孩子就会愿意听你说了。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
4. 问对于将来避免同类问题有什么想法。若没想法,提出建议直到达成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