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7.27 技术qa
这是一篇关于7.27 技术qa的思维导图,在该思维导图中,我们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它所 为我们展示的关于技术的一些知识,包括产品、质量等问题都有很好的体现。
编辑于2021-07-27 09:24:24qa
创新点
创新技术
精密驱动与智能控制技术(覆膜、主机)
智能控制技术:经皮穴位刺激的生物电检测系统计算机1.0 软著
精密驱动技术:据人体穴位设计的穴位刺激贴(电刺激精准)
有治疗效果的独创配比中草药精华(药油)
共溶剂多元醇质体透皮吸收和油凝胶自组装制剂技术
智能健康传感与人机交互的结合(app,主机)
采集用户生理信息、仪器工作信息,外端(语音)输入。提高用户体验度
健康物联与大数据健康服务技术(app)
用户使用信息接入云端与公司平台,提供远程增值服务。(经过用户允许后通过物联网、云平台收集数据,自定义或推送更合适按摩、热敷、电灸模式和治疗程式)
深耕经络治疗行业的医师指导的治疗方案
创新模式
团队根据自身情况目前制定b2b模式,利用已有资源,拓展合作伙伴,加深合作关系,稳固项目起步。未来制定TEC模式,链接多方资源,将客户端,企业端与我们的核心业务相结合,多环节闭环,增加项目稳定性、持续性,同时尽可能创造更大的收益。
配套服务体系
一套治疗产品(主机+app+覆膜+精油),治疗方案
产品组成
智能主机
应用微机与数控技术,内存多个电流程序处方,低,中,切换功能
作用原理:智能主机用于发电输出,接受指令调整电流大小、瞬间将生物微电流变成亿万个微小电能导入,同时测量用户身体数据。
构成:是一个精密电子仪器,(门电路+周期信号发生器+加法器+乘法器+安全保护电路)电路主要输出双向周期性指数信号(正弦波、方波),分别作用于刺激神经和肌肉。
智能app
仿针灸、仿人手揉捏、仿人手推拿、仿人手按压四种模式?人工智能交互(+小艾同学)
作用
App能调节智能主机刺激强度和智能分析皮肤状态,仪器工作环境信息,以及语音、图像输入的信号,实现人机交互,更好服务用户
功能
共16个挡位,4种模式,顾客可以根据身体感受和需求进行选择。
特点
自主设计、界面简捷干净、有与用户沟通的通道平台、有初步用户使用的数据分析(如用户经常使用的挡位进而分析用户的症状)
银离子石墨烯覆膜
多聚膜比起传统的纱布膜,棉垫有着更好的贴合性,半透性,舒适性,融合人体工学的纹极电路,保证了准确直击病灶
子主题
作用原理
膜布针对不同部位不同身材的人的穴位进行定制,表面涂有银离子涂层使之形成电极,使智能主机吸附在电极磁铁后对人体穴位进行放电,进而调控人体生物电流。
玻尿酸导电精华液
作用
良好的导电、散热与补水效果,其导电性是完全按照射频、微电流的场景设计的,是理疗仪最契合的导电介质。二者搭配使用达到的导电和补水的效果是最好的,其他的产品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中草药精华
临界co2萃取法比起传统的蒸馏法,冷压法,提取率更高,纯度更高
作用
特质中草药精华液,运用醇质体技术,通过电流进行物理性刺激以及温热效应,促进精华液更好吸收,同时更有效的深入治疗慢性疼痛。
共溶剂多元醇质体透皮吸收和油凝胶自组装制剂技术:中药提取油大部分为大分子,很难透过皮肤组织,研发团队通过量子化学计算、分子动力学模拟相结合的手段,采用共溶剂多元醇质体制剂技术把中药提取油载入具有囊泡结构的脂质体。这种新型醇质体具有促进药油透过皮肤的功能,并由毛细血管进入人体循环,促进更多有效药物进入皮肤下病灶组织,起到增加药物透皮深度和皮肤内滞留量的效果。
安全
团队已针对不同肤质进行了产品试验,不断调整配方降低了致敏可能,并在产品封面以及说明书上予以提示,确保消费者的安全。
特点
技术:成分经过特殊分析后专门配比,运用醇质体技术,精纯轻盈质地,高精纯,持续深度滋养内蕴阴阳,配合仪器的使用以达到1+1>2的效果。
作用:超微原液分子 密集深度沁入,凝集赋活热能,瞬间沁润肌底,循行血液,深入经络、脏腑、骨骼、关节
时效长、易吸收、效果好:长效持续激活全身机能,高吸收深沁入,释放多重原材精粹能量,活化全身细胞,舒活关节、筋骨
产品使用流程
1)将精油涂抹至肩颈部位,施加5-10分钟的按摩激活
2)将覆膜放置在对应部位,安置主机
3)打开手机app与智能主机连接,选择模式
4)开始治疗
5)自动结束
未来技术风险
1.投入不够:理疗仪的研发更新集成了仿生、驱动、建造、交互、算法等技术,需要持续加强的研究投入
2.应对是否及时:终端消费者的消费意识变化,需求情景的不断丰富,市场走势的变化。
3.核心技术的泄露问题(精密驱动和智能控制)
4.产品和技术的迭代风险:产品研发重点方向偏差过大、未及时根据市场调整,同类公司率先完成突破产品化
使用注意事项
治疗期间最好不宜处于空调风口之下,避免皮肤遇凉后毛孔收缩,影响治疗效果,以及寒邪经贴敷创面侵入
合并严重心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等疾病;咆哮持续状态;孕妇、婴儿、发热、皮肤特别敏感者建议不使用产品
产品介绍
通过传统医学的外治手法(如温灸、拔罐、点穴按摩、中药外治等)与现代技术理疗方法(如微电流疗、热力疗)相结合以4个物理疗法为空间,综合理疗、复合施效,作用在人体不同部位,以点带面疏通经络,有效改善亚健康,将轻松按摩随心享。
产品介绍
团队创新提出西医生物电技术与中医针灸技术以及中草药结合,提出生物电针灸概念,慢性肩颈疼痛治疗产品。产品由智能app、智能主机、银离子覆膜和中草药精华组成。1)将银离子石墨烯覆膜浸泡置导电精华液2)将覆膜放置在对应部位,安置主机3)通过手机app与智能主机连接,控制主机信号。
安全问题
怎么预防安全问题
产品输出信号控制在感觉之上疼痛之下,避免人体的损伤。
配置安全模拟电路,避免了输出过大问题
单次使用时间为12分钟,通过低频电流与中频电流相交替输出,避免人体损伤
经过产品投放,实验室使用,未出现不适现象
已针对不同肤质进行了产品试验,调整配方降低了致敏可能
产品介绍书中有介绍具体内容,包括可能致敏原以及忌用人群等,避免出现安全问题
出现安全问题如何解决
有第三方保险,对于发生安全问题进行评估。产品不会出现人生安全问题,若出现的是产品问题,与出现问题的客户进行沟通协商,将产品进行召回查清质量责任,并作出相应的理赔以及公关措施。对于使用不当,我们也会根据相关法负责相应责任。
慢性疼痛
病因
1.经络不畅通 2.神经受压迫 3.血液循环不畅
按摩穴位
天宗穴 肩井穴 风池穴 风府穴 合谷穴 有曲穴
作用原理
针感耐受现象(矩形波解决)
络中有经气,针灸刺激经络穴位,即可产生感应,俗称为“针感”。产品建立在针感基础上,临床实验表明在电针治疗中患者在被施加电针刺激后不久,就会产生针感逐渐减弱甚至消失,此为针感耐受现象。
由于相同的电刺激信号对不同穴位具有不同的针感持久性,为了维持针感,在刺激信号的设计上,考虑到穴位的差异性,团队首次研发了特定的脉冲波形来维持针感。
微电流对人体的作用
解剖学表明,机体自身一直在发生各种生理反应,这些生理反应如细胞代谢、蛋白质合成等需要内源性的能量(ATP)提供。通过外源性的微电流刺激,给皮肤真皮层和皮下肌肉组织提供足够的生物电子,促进ATP 的合成、细胞代谢和物质产生,从而解决病理因素。
微电流刺激可以 500%的提高 ATP 的合成速率,使胶原蛋白合成量提高 18%,弹性蛋白合成量提高 48%,血液循环提高 38%。
EMS 低频微电流脉冲技术( 微电流按摩常用于长期不活动等,导致的废用肌肉的力量训练),通过可调高度顶针设计,深层刺激穴位经络,且不刺穿皮肤、无毒副作用,从根本上杜绝于病毒、病菌交叉感染。
治疗方法
肩颈疼痛主要病变由于神经根受压刺激产生,微电流以大椎穴、肩井穴、膏盲穴和风池穴为主,从而达到疏通经络、温阳补益、去塞行滞与温经行气等功效以及建经运气,疏达病经可增强疗效的作用。
治疗方案
覆膜覆盖穴位后,由智能主机输出脉冲电流经由石墨烯银离子复合物形成的电流通路对人体穴位进行刺激,达到提高患者肌肉活性,降低神经痛感,起到舒缓患者疼痛效果。
中草药精油
以共溶剂多元醇质体透皮吸收和油凝胶自组装制剂技术,针对不同身体部位的痛症和淤堵研发散结油、巢息油、息痛油、散痛油凝胶,针对痤疮丙酸杆菌、细菌、真菌等感染皮肤“痒症”研发牛黄祛痘油、牛黄腋舒油、止痒油凝胶。
共溶剂多元醇油质体透皮吸收技术
通过量子化学计算、分子动力学模拟相结合的手段,采用共溶剂多元醇质体制剂技术把中药提取油载入具有囊泡结构的脂质体。
作用
新型醇质体具有促进药油透过皮肤的功能,并由毛细血管进入人体循环,促进更多有效药物进入皮肤下病灶组织,起到增加药物透皮深度和皮肤内滞留量的效果。
治疗
疗程
默认方案一周期疗程为12天,一日一次,每周期12次。不同症状的话也可能有不同的治疗方案。
效果
投放使用问卷反馈中,一个周期后,多数患者治疗显著日常活动得到改善,个别症状严重的患者更是疼痛指数从8.0显著下降至3.0
效果
团队前期进行100例的对照实验,经过治疗方案一个疗程后,实验组疼痛指数由平均8.0下降至平均3.12,进行正常治疗的对照组仅下降至5.59。治疗组患者在Barthel指数,疼痛,肿胀,功能受限4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云浮市中医院经络科投放于1400名患者,一个疗程后,患者反馈疗效显著,傅南琳院长和诸多医生表示对产品效果的肯定。
团队
角色
对于核心技术上,作为研发者,我们将不断更新专利增强效果优化产品,反馈商业模式
对于企业,我们作为技术、方案提供者,为企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对于目标用户,我们提供更多情景更多功能更优质的产品和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不足、缺陷(需要避免的a)
1.专利不够
2.案例不足
未来方向
1针对不同地域气候文化情况,重点推出符合该区域特色产品
2未来将推出多个部位产品,腹膜腰膜背膜踝膜等,也进而拓展至内脏治疗,将计划模式完善更新进行,致力有效解决目标用户更多的慢性疾病
更多医疗器械备案,更多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