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历史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社会主义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本思维导图概述了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探究了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前提),更多干货内容赶快收藏学起来吧!
高中历史笔记分享!本图涵盖高中历史里中国科技与世界科技两大内容,包含历程、成就、启示、发展等具体内容,有了它,提高你的复习效率,节约你的时间成本,赶快收藏起来吧!
文科党福利!思维导图为大家总结了高中历史必修三的部分知识点,包括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两大板块知识点。干货满满。赶快收藏学起来吧!
古代史时期的中国和世界是怎样的?必修三考试重点。本图分析了中外古代时期的哲学(思想)科技与文化的发展,主要列举各哲学流派代表人物及思想,并将其进行对比分析。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一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标志
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
背景(社会条件)(1949-1956)
政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巩固政权
经济
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措施
农村
土地改革(1950-1952):废除地主土地私有->农民私有(个体经营)
城市
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
没收官僚资本
建立国营经济
合理调整工商业
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
制定
1953年6月,中共中央
方针
一化三改造: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为工业化服务)同时并举
实质:发展生产力和变革关系同时并举
核心
工业化:手工->机器
社会主义改造:私有->公有
“一五计划”(1953-1957)
基本任务
重工业
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工业化成就
1957年,一五计划大都超额完成
飞机、汽车、重型机器制造等重要工业部门
长春 第一汽车制造厂
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
原因
资源丰富,铁路发达
已经形成重工业工业基础
离苏联近,便于接受物资援助
意义
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
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为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
局限
造成工农轻重比例失调
三大改造(1953-1956底)
农业:农业生产合作社
原因: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与国家工业化不相适宜
手工业: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工商业:公私合营(全行业)
结果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实质:私有制->公有制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
评价
~制度建立: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局限:三大改造后期,存在要求过急、改变过快、形式过于简单划一等缺点
为工业化服务
“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
历史原因:基础差,工业体系不完整
现实需要:帝国主义,有助于增强国防
苏联影响: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经验->策略
重要地位:重工业是基础,重工业发展有助于推动轻农发展
曲折发展的十年(1956-1966)
初步探索
《论十大关系》:1956年 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指与苏联不同的道路(正确)
中共八大召开
成功探索但未坚持(正确)
1956年9月
内容
1.国情分析:社会主义制度即将建立
2.主要矛盾:工业国和农业国经济文化发展
3.任务:农业国->工业国
4.方针: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发展生产力)
意义:初步成果
子主题
探索失误(1958)(二五计划)
指导思想错误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多快好省”
冒进(左倾)
生产领域内
“大跃进”(浮夸风 弄虚作假)
表现
工业-大炼钢铁(口号:以钢为纲,全面跃进)
农业-盲目制定粮食生产指标(口号:“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错误
片面追求高速度、高指标,违背客观经济规律=>左倾
危害
农轻重比例失调
生态环境破坏,资源浪费
农业下降
农业与轻工业产品短缺(凭票购买)
生产关系上
人民公社化
特点
一大二公
盲目提高公有化程度(共产风)
绝对平均,吃大锅饭
左倾
挫伤生产积极性
影响
国民经济失调,农业和轻工业产品短缺
导致1959-1961严重经济困难
|Reason①人民公社和“大跃进”②三年自然灾害③苏联撕毁合同
主观上看,反映改变落后面貌的迫切愿望
国民经济的调整
开始
1960年冬 农村 左倾
方针(1962)
调整
比例
速度
巩固
成果
充实
轻工业
提高
质量
效率
正确
1965 一定的恢复和发展
十年建设成就(1956-1966)
工业
铁路
能源
石油自给(1965)
”十年动乱“中的国民经济
经济混乱
1966-1976 文革爆发,“全面夺权”掀起狂潮
文革的左倾错误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问题的扩大化(大跃进是生产领域上的冒进,人民公社是生产关系上的冒进)
表现(1967-1968)(波及经济领域)
“国民经济计划”被废止,国民经济运行失控
交通阻塞 工矿交通企业停产
工矿企业管理混乱,产品质量下降,市场供应紧张,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周恩来对经济的整顿
背景
1971粉碎林彪集团 周恩来主持
整顿企业
恢复规章制度
农村:重申按劳分配
1973 有了起色
实质:纠正左倾错误
邓小平 整顿
1975第四届人大 邓小平主持
整顿:以铁路为突破口交通运输、钢铁工业、国防科技
复苏和发展
由于“四人帮”的阻挠,趋于稳定的经济形势遭到破坏
”文革“影响
经济建设:严重破坏
拉大和发达国家的差距
沉痛教训
新中国成立后的四个时期
1. 建国时期(过渡时期)(1949-1956年底)
①1949-1952:政权巩固、经济恢复
②1953-1956: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计划经济)
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十年(十年探索)(1956-1966)
3.文革十年(1966-1976)
曲折探索二十年
4.十二届三中全会至今(1978至今)
1992年(十四大)进入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