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世界历史22-十z军东侵
两百年的十z军运动煽起了各种宗教仇恨,造成了大量的生命财产损失,但在客观上也促进了欧洲与地中海地区,甚至远到中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编辑于2024-01-18 11:40:04
东侵背景
罗马教皇煽动,激起基督徒狂热。
背景
公元7世纪,伊斯兰教的先知穆罕默德来到耶路撒冷,建造清真寺,是全世界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共同景仰的圣地。
穆罕默德教导伊斯兰教徒,犹太教信仰的《旧约》和基督教徒信仰的《旧约》和《新约》都是神圣的,应当予以宽容。因此,在阿拉伯人统治下,三大宗教的信徒基本上还能和平共处,各自虔诚的祈祷朝拜。
11世纪,塞尔柱王朝的突厥人的入侵确实杀死、抢掠和勒索了一些朝圣者,传到欧洲就夸大成了伊斯兰教徒对圣地和朝圣者骇人听闻的亵渎和迫害。
1095年,罗马教皇和教会因野心和贪欲使向十z军战士们大加煽动。说突厥人占领圣地,侮辱妇女,杀害儿童,让人们去救援。掀起基督徒狂热浪潮。
能掀起声势浩大的基督徒狂热的原因:
①当时西欧的封建社会,已经发展到了鼎盛阶段,但也出现了深刻的封建经济和社会危机,许多封建主已经不能够再继承到土地。
②当时的封建经济和社会危机,使得许多穷人找不到谋生的手段,并且压迫越来越重,参加十z军东侵,是一种摆脱封建桎梏、寻找新的土地和谋生手段的出路。
第1次东侵
远征军到君士坦丁堡遇搓,后又遇突厥人被灭。
队伍边走边壮大汇成了十来万人的洪流涌入东南欧。这支穷人大军死亡过半,剩下的人终于进入了拜占廷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
拜占廷皇帝亚历克修斯赶紧把他们打发出去,没有前进多远就被突厥人消灭殆尽,只有少数人侥幸逃回。由虔诚与狂热掀起的这场声势浩大的远征,在充满苦难、罪恶、屠杀、死亡的一系列事件中凄惨收场。
再次集结,一路烧杀劫掠,获取巨额财富。
1096年秋天,欧洲战乱不已的地区出现了四支大军。一路烧杀抢掠,尤其在耶路撒冷犯下骇人听闻的罪行。
根本原因
①宗教狂热,即把杀死一切异教徒、夺回圣地作为他们的信仰。
②战争狂热,倍受艰苦和危险和各种袭击,使之成为战争狂人。
③掠夺财富的狂热,大多数都听说东方是遍地财宝。
十z军离开君士坦丁堡不远,因恶劣的环境、突厥人的不断袭击,加上饥渴、孤独、恐惧,成了嗜血成性的野兽和疯狂的强盗,征战获取的土地和大批财富要归于领队的封建贵族。
直到1099年7月,打到耶路撒冷,2万多十z军涌入只有1千多名守军的耶路撒冷,对城内7万多穆斯林居民及犹太人开始屠杀和抢掠。
因贵族骑士和罗马教会分赃冲突,建立了耶路撒冷王国、安提柯公国、的黎波里伯国和伊德萨伯国几个封建国家和大大小小的领地
形成宗教骑士团
一些十z军人带着战利品回乡,激起更多人的财富渴望,可这次兵败。稳稳当当发财的是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比萨等城市的大商人。
罗马教会不甘心让权力和财富都掌握在圣地世俗贵族手中,于是出现了合修士与骑士为一体的宗教骑士团,他们立下安贫、守贞、jue对服从三大誓言,却又是披甲跨马作战的骑士。他们只服从罗马教皇的命令,而不服从各个封建主的命令。
特点:团结很紧密、战斗力很强的队伍,成为罗马教会z有力的工具,相对力量很大。
其中神庙骑士团,z先是在欧洲骑士中进行了放高利贷、经营财产的活动,z终被法国国王消灭。
激起伊斯兰教徒圣战的精神,驱逐异教徒。
第2次东侵
十z军无功而返,却激起穆斯林圣战势头。
1144年,十z军的伊德萨伯国被攻陷,于是在欧洲又掀起了宗教狂热,修道院长伯尔纳再次煽动,教皇尤金三世给予特权,尽管如此,也没能掀起民众多大热情,第二次十z军无功而返,而穆斯林圣战势头越来越大。
第3次东侵
穆斯林领袖萨拉丁有力反击十z军。
1175年,穆斯林杰出的领袖萨拉丁成为苏丹,包围了十z军国家。
萨拉丁是一位富有政治军事才能,善于赢得民众拥护的智者君王。1187年,萨拉丁领导圣战,在哈丁全歼耶路撒冷王国的军队,没有屠杀,而是释放,赢得了仁慈慷慨的名声。
圣城的陷落震惊了欧洲,欧洲有三个野心勃勃的君主,都想借机增加威望和财富。德意志皇帝腓特烈一世,人称巴巴罗沙;英国国王狮心理查;法国国王腓力二世。
巴巴罗沙,率军直奔巴尔干到达小亚细亚,企图控制东地中海地区,不料途中溺水身亡,德意志军队打道回府。
狮心理查,横跨地中海,同法兰西、奥地利的远征军围攻阿克,俘虏了2700名穆斯林,理查因没勒索到赎金,全部斩首示众,落下了恶名。又因狂傲贪婪与法兰西、奥地利结怨。
面对萨拉丁的强大军队,他无力攻打,只得谈判,萨拉丁只同意基督徒可以到耶路撒冷朝圣,理查就此罢兵,只身化装成商人回国。结果他不幸结怨的奥地利仇人手中,当了两年俘虏,还得英格兰用巨款把他赎回。
第4次东侵
在君士坦丁堡烧杀劫掠未东进。教皇组织的儿童军被卖成奴隶。
罗马教皇英诺森三世严令全欧贵族、教士,出钱、出人进行第4次十z军东征,可参加的人只是一些贵族的乌合之众,一心想到东方靠掠夺发财。
在威尼斯总督的唆使下,他们于1204年攻占了拜占廷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烧杀掠劫。千年来的建筑、艺术品、图书、文物被掠夺,大部分被运回装扮威尼斯。
参战的王公贵族、威尼斯商人都发了横财,并在拜占廷建立了拉丁帝国,持续了50年。罗马教会于是宣扬说,第4次东征的失败是由于那些意志薄弱的成年人的贪婪和欲望。
1212年,法国的牧童斯蒂芬聚集了3万儿童大军,那些侥幸渡海的儿童被卖给北非人当奴隶。
第5次东侵
第5次十z军根本对收复圣地不感兴趣,而去攻打埃及。
第6次东侵
通过谈判赎回耶路撒冷,但被教皇革出教门。
腓特烈二世发起,通过谈判,在1229年收回耶路撒冷,允许伊斯兰教徒保留清真寺和自由进行礼拜。教皇大为震怒,将腓特烈革出教门。
第7次东侵
法国国王失败被俘虏,赎金赎回。
1244年,耶路撒冷又落入穆斯林之手,有圣徒美名的法国国王路易九世发起东侵。
1250年,进入埃及,结果被俘虏,交了巨额赎金,并撤军才得释放。
第8次东侵
联合蒙古失败,被穆斯林教徒步步攻陷。
罗马教皇和路易九世发现蒙古大帝国崛起并西征。罗马教皇派使团拜见蒙古大汗,企图说服蒙古人皈依基督教,以合力进攻伊斯兰教徒。大汗的回答是,每个人都有按自己的方式信仰宗教的自由。
1270年,路易九世在第8次东侵中,病死于突尼斯。此后穆斯林军队从埃及向十z军国家步步进逼,消灭了巴勒斯坦与黎巴嫩的各十z军国家。
1291年,z后一个十z军要塞阿克陷落,十z军东侵至此告终。
总结
两百年的十z军运动煽起了各种宗教仇恨,造成了大量的生命财产损失,但在客观上也促进了欧洲与地中海地区,甚至远到中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世界历史22-十z军东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