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人格障碍
这是一篇关于人格障碍的思维导图,人格障碍是一种精神疾病,指在个体发育成长过程中,由于遗传、先天以及后天不良环境因素造成的个体心理与行为的持久性的固定行为模式。
这是一篇关于心理治疗中的阻力与问题的思维导图,总结了来自来访者的阻力、 来自治疗者的干扰和问题等。
这是一篇关于学习的思维导图,个体在一定情境下由于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这是一篇关于物质相关及成瘾障碍的思维导图,包含概述、 酒精依赖、阿片类物质相关障碍、其他物质相关及其成瘾障碍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人际关系处理
人际交往思维导图
人生导航
处理人际关系6项原则
进行头脑风暴的准则的思维导图
自卑与超越
超强思维训练课
逻辑填空
东尼博赞简介
人格障碍
概述
人格障碍的概念
人格:个体在认知、情感、行为、等各方面长期表现出来的稳定的表现方式和风格
人格障碍:明显偏离了个体文化背景预期的内心体验和行为的持久改变
人格障碍的特征:极端忽视别人的利益并且没有任何愧疚
人格障碍的分类
A组“古怪组”--思维内容不合理,导致行为古怪、难以理解
B组“戏剧化组”--情绪缺乏稳定模式,难以预测
C组“焦虑组”--常常与焦虑情绪作伴
A组人格障碍——古怪组人格障碍
偏执型人格障碍
临床描述
毫无根据的怀疑别人
心理上高度敏感
把过失归结于他人,自己不能为失败承担责任
病因
生物学角度:有精神分裂症家族史的人概率更高
心理学角度:偏执而僵化的思维模式
早期教养方式
生活情境
治疗
建立信任关系、认知疗法
分裂型人格障碍
在思考、认知、交流方面长期勋在的怪癖及很容易被察觉到的怪癖
会报告一些不寻常的感知经验,常常会感觉到另一个人的存在
怀疑和妄想
以社会隔绝为特征
基因、颞叶区萎缩、认知障碍
行为治疗:社会技能训练
认知方面:挑战患者不合理信念
药物治疗:弱安定剂、抗抑郁剂、抗精神病药物
分裂样人格障碍
观念行为穿着怪异、冷漠
认为自己是世界的观察者而不是参与者,并且很享受与世界脱离的感觉
家族史、多巴胺受体密度低
认知治疗、行为治疗
B组人格障碍——戏剧组人格障碍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临床表现
特点
在一系列活动中表现出长期的反社会行为
完全缺乏道德心和同情心
攻击性强、撒谎欺骗
人格特质
克莱克利提出把其特质分为三大类:1动机不足的反社会行为、2缺乏道德感以及对他人的责任感、3情感贫乏
考斯塔和麦克雷提出反社会人格者特质:低神经性、低外倾性、低开放性、低宜人性、低尽责性
遗传
神经生物作用:唤醒不足假说、无畏惧假说、脑的工作方式
心理学观点:精神分析学派、社会认知的观点、压力事件
社会学观点:家庭、亲子关系、抚养方式
综合模型
治疗关系
家庭治疗
药物治疗
预防措施
边缘型人格障碍
情绪不稳定、行为模式混乱、难以预测、自我意象不稳定、人际关系特别是性关系混乱
生物学因素:家族史、情绪调节的神经通路、5-羟色胺能神经元调节紊乱
心理学因素:精神分析理论、早期创伤、认知模型、图式形态、思维模式、整合理论
心理治疗模式为主:心理学动力学疗法、辩证行为疗法
表演型人格障碍
夸张方式表达情感目的是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人际关系夸张而肤浅
古希腊医生认为女性子宫在身体内移动造成的
表演型人格障碍和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是同一病症在不同性别上的体现
认知上、行为上强化
自恋型人格障碍
不合逻辑的夸大自己的重要性,对他人缺少同情和敏感
思维和情感方面都是面向自己的的,对他人毫不在意
嫉妒其他成功者
儿时经验、家庭教养方式
文化
认知疗法
放松训练等练习
体验他人情感
C组人格障碍——焦虑组人格障碍
回避型人格障碍
回避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自身有强烈的、无法克服的社交焦虑以及对拒绝的恐惧
低自尊,在社交场合极为被动
生物学:个体在出生时就出现了难以抚慰的脾气或人格特征
家庭环境因素
系统脱敏疗法、行为复现疗法、暴露治疗
依赖型人格障碍
对于自立和承担责任有着不可克服的焦虑
生理上和心理上都承担着巨大的侮辱
不自信,认为自己很差
焦虑不安,优柔寡断
家庭教养环境
早期依恋关系
强迫型人格障碍
过分的细小甚微、严格要求、完美主义及内心有不安全感
过高标准
很难表达自己的情感
把事情放在最后,导致完成重要任务的时间所剩无几
难做抉择,也会避免做抉择
父母的严厉惩罚和感情淡漠
认知疗法、支持性的心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