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态度及其形成
这是一篇关于态度及其形成的思维导图,个体指向一定对象、有一定观念基础的评价性持久反应倾向。
这是一篇关于心理治疗中的阻力与问题的思维导图,总结了来自来访者的阻力、 来自治疗者的干扰和问题等。
这是一篇关于学习的思维导图,个体在一定情境下由于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这是一篇关于物质相关及成瘾障碍的思维导图,包含概述、 酒精依赖、阿片类物质相关障碍、其他物质相关及其成瘾障碍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人际关系处理
人际交往思维导图
人生导航
处理人际关系6项原则
进行头脑风暴的准则的思维导图
自卑与超越
超强思维训练课
逻辑填空
东尼博赞简介
态度及其形成
What
定义
个体指向一定对象、有一定观念基础的评价性持久反应倾向
对象性、观念性、评价性、持久性
构成要素
认知成分
情感成分
行为成分
特点
态度是习得的心理状态
具体的指向
稳定性、持久性
简单性、复杂性
维度
指向(正负)
强度
深度(卷入水平)
向中度(与价值系统接近的程度)
外显度(态度表现的外露程度)
态度与有关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情感
意见
价值观
形成
学习经验与态度的形成
联结、强化、观察学习
态度的功能与态度选择
工具性、调整性、功利性功能(给自己带来最大利益)
价值表现功能(主动表现自己)
认识功能(认识周围世界和未知世界)
对社会理解的影响(影响人们关注事物的方式和对事物的理解)
激励作用(态度越积极,行动的内驱力越大)
影响形成因素
需要的满足和情绪性经验
知识、家庭、群体参照、文化因素、遗传因素与性别作用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态度和行为的分离与一致
拉皮埃尔挑战(分离)
问卷调查显示对中国人拒绝
实际行动是几乎都不会拒绝
态度与行为一致的证明
民意测验
具体态度与具体行为的对应性
影响因素
行为可实施性、态度指向目标和行为目标是否一致
情境是否制约态度的进行、测量时间
态度本身的因素
态度和行为的特异性水平
人的个性品质
态度与行为关系的理论解释
合理行动理论
行为是理性思考的结果(意向)
意向由两个因素决定:对行为的态度、主观规范
双重态度模型
内隐态度、外显态度
自我价值定向理论
行为和态度都是人们寻求自我价值的具体体现
态度的测量
瑟斯通量表
李克特量表
语义差异量表
投射实验
内隐态度测验
态度的实证测定
距离测量
人与人接触
生理反应测量
仪器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