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阈值(Threshold):决定了压缩器开始压缩的工作区域,超过阈值的部分会被压缩,而低于阈值的不会被压缩;
2.压缩比(Ritio):它决定超过阈值的音频信号被压缩了多少,压缩比越大,被压缩的音量也就越多,一般来说,人声的压缩比设置为3:1或4:1较为合适;
在10:1的比率之下,在阈值之上的信号,每10dB的输入信号当中,只能输出1dB的信号。
3.启动时间和释放时间:更多应用在音乐制作的领域,以达到更好的对动态更加灵活的控制。而我们广播剧和有声书领域,需要非常严谨地控制动态的大小,需要及时地对超过阈值的动态进行压缩,因此该项可以保持默认的参数,不需要调整。
4.输出增益(Output Gain):用于控制压缩器输出信号的音量级别,当我们使用压缩器来调整音频信号的动态范围时,压缩器通常会降低音频信号的最大振幅,以减小音频的峰值,这可能会导致压缩后的音频听起来比原始音频音量更小,为了弥补这种音量的损失,压缩器通常提供了输出增益控制,允许你增加压缩后的信号的音量级别。输出增益通常以“分贝”也就是“dB”为单位表示。你可以将它调整为正值,来提高压缩后的音频信号的音量;也可以将它调整为负值,来降低压缩后的音频信号的音量。使用输出增益可以确保压缩后的音频信号在混音或播放时具有适当的音量,避免音频过于安静或过于响亮。
不要设置过高的输出增益,以免引发声音失真。我们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和音频情况来谨慎调整输出增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