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可控核聚变、核电、超导三大领域的全产业链上市公司梳理
以下是可控核聚变、核电、超导三大领域的全产业链上市公司梳理,结合公司核心亮点及国产替代进展综合呈现:,⚛️ 一、可控核聚变产业链,☢️ 二、核电产业链(聚焦国产替代),🧲 三、超导产业链。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费用结算流程
租赁费仓储费结算
E其它费用
F1开票注意事项
F2结算费用特别注意事项
洛嘉基地文件存档管理类目
CFA一级Ethics-standard思维导图
货币政策对黄金价格的传导机制
云报税(个税)
收入
中心主题
以下是可控核聚变、核电、超导三大领域的全产业链上市公司梳理,结合公司核心亮点及国产替代进展综合呈现:
⚛️ 一、可控核聚变产业链
1. 超导材料与磁体系统
| 公司 | 核心亮点 | 国产替代进展 | 订单/技术突破 | |---------------|-----------------------------------|-----------------------------|--------------------------------| | 永鼎股份 (600105) | 子公司东部超导提供二代高温超导带材,用于聚变装置磁体绕组 | 高温超导带材打破国际垄断,获中核集团商业化订单 | 2025年聚变收入预增300% | | 西部超导 (688122) | 全球低温超导线材龙头,为ITER供应铌钛超导线材 | 工程化生产技术国际领先,国产化率超80% | 2025年订单60吨,已交付24吨 | | 联创光电 (600363) | 研发高温超导磁体,参与紧凑型聚变装置配套 | 磁体技术对标国际,成本降低30% | 中标“星火一号”聚变项目 |
2. 关键部件与装置制造
| 公司 | 核心亮点 | 国产替代进展 | 订单/技术突破 | |---------------|-----------------------------------|-----------------------------|--------------------------------| | 安泰科技 (000969) | 钨铜偏滤器、包层第一壁供应商,ITER市占率80% | 打破日德垄断,国产替代核心企业 | 承接中国环流三号3.8亿元订单 | | 国光电气 (688776) | 国内唯一具备聚变堆真空室、偏滤器全链条制造能力 | 市占率超60%,包层系统成本降30% | 为ITER独家供应偏滤器模块 | | 合锻智能 (603011) | 承担BEST项目真空室制造,参与聚变堆标准制定 | 真空室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 2亿元订单2025年底交付 |
3. 工程建设与配套
中国核建 (601611):主导ITER主机安装,牵头CFETR示范堆建设
东方电气 (600875):全球首台50MW聚变发电机组原型机研制
纽威股份 (603699):为ITER供应核级阀门,国产化率超85%
☢️ 二、核电产业链(聚焦国产替代)
1. 核级设备与材料
| 公司 | 核心亮点 | 国产替代进展 | |---------------|-----------------------------------|-----------------------------| | 佳电股份 (000922) | 研制K1类核级电机,打破国外垄断 | 华龙一号主氦风机国产化唯一供应商 | | 中核科技 (000777) | 核级阀门龙头,四代核电先导式安全阀唯一国产供应商 | 国产化率85%,替代美法技术 | | 常辅股份 (871396) | 核电厂防火风阀执行机构、RIC系统电动阀国产化 | 快堆钠阀执行机构实现进口替代 |
2. 反应堆技术与运维
融发核电 (002366):四代堆主管道供应商,毛利率46.88%
上海电气 (601727):高温气冷堆装备制造,参与聚变-裂变混合堆研发
🧲 三、超导产业链
1. 材料与器件
| 公司 | 核心亮点 | 国产替代进展 | |---------------|-----------------------------------|-----------------------------| | 西部超导 (688122) | 全产业链布局,低温超导线材全球第二 | 满足ITER技术要求,国产化率90%+ | | 东方钽业 (000962) | 超导铌材核心供应商,配套大科学项目 | 铌超导腔国产替代主导企业 | | 阿石创 (300706) | 掌握YBCO超导靶材制备技术 | 打破美日企业垄断 |
2. 应用产品
百利电气 (600468):超导限流器、变压器,战略布局核聚变电力系统
金杯电工 (002533):超导扁电磁线龙头,多项专利覆盖聚变装置
💎 核心投资逻辑总结
国产替代加速:
核电领域:四代核电阀门(中核科技)、核级电机(佳电股份)国产化率从不足10%提升至85%以上;
聚变领域:钨铜偏滤器(安泰科技)、超导带材(永鼎股份)实现技术输出。
政策与订单驱动:
核电:2035年中国核电占比将达10%,带动千亿阀门市场;
聚变:2030年全球装置市场规模或达2.26万亿元,上游材料(超导、钨合金)优先受益。
技术协同效应:
超导材料(西部超导)同时覆盖核聚变与核电装备;
高温合金(中洲特材)兼具聚变第一壁与四代堆应用潜力。
更多细分领域公司及订单数据可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