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管理学》重点知识背记框架
这是一篇有关于马工程版管理学重点知识框架的思维导图,342考研专用,涵盖半分之90考点,归纳了管理导论、管理的历史演变、决策与决策过程等内容知识,内容详细,方便大家记忆。
编辑于2021-07-29 00:08:34
第一章 管理导论
管理的内涵与本质
组织与管理
组织的概念
组织的特征(4)
企业
管理的内涵
管理的基本特征(4)
管理工作的内容(5)
管理的本质(四)
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管理的基本原理(四)
管理的基本方法(二)
管理的基本工具(二)
管理活动的时代背景(略)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历史演变
古典管理理论
科学管理(泰勒制)
一般管理研究(法约尔)
科层组织研究(韦伯)
现代管理流派
管理的系统思维与权变思维研究
管理的本质:决策与协调的研究
决策研究
决策的过程(4)
决策的准则
程序化与非程序化决策
协调
组织的协调机制(6)
组织的基本构成部分(6)
组织结构的基本形态(7)
管理分析的技术与方法研究
当代管理理论
新制度学派的组织趋同理论
企业再造理论
企业再造原则(7)
业务再造过程(5)
第三章 决策与决策过程
决策及其任务
决策的概念
决策的要素(5)
决策与计划的关系
决策的功能(2)
决策的任务(2)
决策的类型与特征
决策的分类(三/7)
群体决策的优点与问题
决策的特征(5)
决策过程与影响因素
决策的过程(6)
决策的影响因素(四/13)
决策的准则(二/7)
第四章 环境分析与理性决策
组织的内外部环境要素
环境分类(三/12)
环境分析的常用方法(四)
理性与非理性决策
理性决策
理性决策模式要点与条件(6)
理性决策的步骤(6)
行为决策
决策中的行为基础(3)
管理理论分类(3)
行为决策的代表性模型(3)
非理性决策
非理性决策的三种模型(三)
决策方法
决策背景研究方法
决策背景的性质分析(3)
决策背景的不确定性模型
决策背景的分析步骤(5)
活动方案生成与评价方法
活动方案生成方法(4)
活动方案评价方法(3)
选择活动方案的评价法
决策树法
机会评价框架
第五章 决策的实施与调整
计划制定
计划的本质与特征
计划的类型(三)
企业计划的综合平衡的内容(6)
计划的作用(5)
计划的编制
过程(5)
方法(4)
推进计划的流程与方法
目标管理
基本观点
特点(4)
类型(2)
过程(三/9)
评价
优点(5)
局限性(3)
PDCA循环法
内涵体系
特点(4)
实施步骤(8)
预算管理
决策追踪与调整
内涵
特征(4)
原则(5)
程序(10)
方法(二/6)
第六章 组织设计
组织设计的任务与影响因素
组织设计的任务(二/6)
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5)
组织设计的原则(5)
组织结构
概念
机械式组织
有机式组织
组织结构的形式(五)
组织结构的演变趋势(4)
组织整合
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
定义
区别(4)
联系(2)
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整合
层级整合
管理幅度设计
管理幅度与管理层级的关系
管理幅度设计的影响因素(4)
组织设计中的集权与分权
职权的类型(3)
集权与分权的优缺点
影响分权程度的因素(5)
授权问题
授权的含义
有效授权的影响因素(5)
授权的原则(3)
直线与参谋的整合
直线与参谋的关系
联系(4)
区别(5)
直线与参谋产生矛盾的原因(4)
直线与参谋的整合方法(三)
第七章 人员配备
人员配备的任务、工作内容和原则
人员配备的任务(目的)(4)
人员配备的工作内容(3)
人员配备的原则(5)
人员选聘
人员的来源
内部
外部(4)
外聘
优点(4)
缺点(3)
人员选聘的标准(3)
人员选聘的方法与途径
内部选聘
外部招聘
途径(4)
方式(2)
程序(4)
人员录用
方式(3)
流程(4)
人事考评
功能(3)
考评要素(4)
方法(7)
工作程序(5)
人员的培训
功能(3)
任务(4)
方法(8)
第八章 组织文化
组织文化
概念
了解组织文化本质的途径(5)
分类(五)
特征(4)
影响因素
外部因素(3)
内部因素(3)
组织文化的构成与功能
组织文化构成(三)
组织文化的功能(5)
组织文化的反功能(3)
组织文化塑造(四/11)
第九章 领导的一般理论
领导的内涵与特征
领导和管理的差异(5)
领导权力的来源(5)
领导三要素
领导与领导者
领导者的特质(6)
领导者行为理论(四)
领导与被领导者
情景领导模型(领导生命周期理论)
领导——成员交换理论
领导者角色理论(三大类,十种角色)
领导与情景
费德勒的权变领导理论
豪斯的路径——目标领导理论
第十章 激励
激励基础
动机性行为
动机性行为的过程
动机性行为的特点(5)
人性假设(四)
激励机理
人的行为过程包含的三类变量(3)
激励理论
行为基础理论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图表
理论的观点(5)
理论的积极面(2)
理论的局限性(3)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两个因素
理论的观点(2)
理论的局限性(2)
成就需要理论
内容(4)
局限性(1)
过程激励理论
约翰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观点(5)
意义(3)
局限性(3)
期望理论
观点(3)
局限
目标设置理论
目标对人们努力程度的影响取决于四个方面(4)
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工作绩效水平取决于(2)
目标实现后,应让员工获得满意的内在报酬和外在报酬(2)
行为强化理论
强化的含义
强化的分类(二/6)
应用强化的原则(3)
局限性(2)
激励方法
工作激励(三)
成果激励(二/6)
综合激励(四)
第十一章 沟通
沟通与沟通类型
沟通的功能(3)
沟通的过程
沟通的基本条件(3)
沟通过程图
沟通的类型(四)
从人际沟通层面上分
语言沟通
口头沟通
优点(2)
缺点(3)
书面沟通
优点(3)
缺点(2)
非语言沟通
从组织层面上分
正式沟通
优缺点
渠道(3)
正式沟通网络模型(5)
非正式沟通
优缺点
类型(4)
沟通障碍及其克服
有效沟通的标准(3)
影响有效沟通的因素(三/9)
如何克服沟通障碍(四)
冲突及其管理
冲突的概述
冲突的概念(5)
冲突的特征(4)
冲突的原因(3)
冲突的类型(三/10)
冲突的管理
冲突的抑制
托马斯二维模式
冲突抑制的策略(5)
冲突的激发(3)
第十二章 控制的类型与过程
控制的内涵与原则
控住的内涵(特征)(4)
控制的主体(3)
控制的客体
具体控制对象(3)
影响控制有效性的因素(2)
控制的目标(3)
控制的手段和工具(3)
控制的原则(5)
控制的类型
按控制进程分类(注意每种类型的优缺点)(3)
按控制职能分类(3)
按控制内容分类(5)
控制的过程
确定标准
关键控制点的选择(3)
确定控制标准
控制标准的类型(5)
控制标准的基本要讲求(7)
衡量绩效
衡量的主体
衡量的项目
衡量的方法
衡量的频度
分析纠偏
分析偏差
造成偏差的原因(3)
实施纠偏
应急纠偏措施
彻底纠偏措施
第十三章 控制的方法与技术
层级控制
预算控制的局限性(3)
市场控制
市场控制的原则(3)
团体控制
团体控制的动因(3)
团体控制的实施(4)
质量控制方法
工作质量与过程控制
产品质量与工作质量的关系(4)
过程控制的优化方法(4)
全面质量管理法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4)
全面质量管理的实施原则(8)
六西格玛管理法
六西格玛管理法的价值(意义)(4)
六西格玛管理法的原则(6)
六西格玛管理法的组织体系(6)
六西格玛管理法的改进方法(5)
管理控制的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在控制中的应用(4)
政府信息化的主要内容(3)
信息技术在管理控制中的作用(3)
电子数据处理系统的特点(4)
基于信息技术的柔性作业系统
内涵
特点(3)
运作(3)
发展趋势(4)
第十四章 风险控制与危机管理
风险识别与分析
风险及其分类(三/6)
风险管理的目标
损失前目标(3)
损失后目标(4)
风险识别的过程
确定风险识别的内容(5)
确定风险识别的范围(4)
风险因素
安后果的严重程度分(4)
按风险诱因分(4)
风险识别的方法
现场调查法
审核表调查法
组织结构图示法
流程图法
财务报表分析法
选择风险识别法时应注意(3)
风险评估与控制
风险评估原则(4)
风险评估的方法(四)
风险控制的策略(四)
危机管理
危机与风险的区别(3)
危机的特征(4)
危急反应与恢复管理
危机反应的流程(4)
危机恢复的流程(4)
第十五章 创新原理
组织管理的创新职能
创新的五种形式(5)
管理创新的内涵(3)
管理工作的维持与创新的关系(4)
管理创新的类型与基本内容
不同方式的管理创新(三/8)
不同职能领域的创新管理(三)
不同要素水平的创新管理(三)
创新过程及其管理
创新的动力来源(7)
创新管理决策(4)
实施创新领导的环节(8)
创新活动的评估与审计
第十六章 组织创新
组织变革与创新
组织变革模式和路径
激发人们变革的三个阶段(3)
组织变革的四条路径(结合图表)(4)
组织变革的障碍(三/9)
组织变革过程管理
消除组织变革障碍的方法(结合图表)(6)
获取持久变革的动力(三)
组织结构创新
层级结构的创新(二)
文化结构创新
工业社会中企业文化的功能(3)
企业文化在工业社会中的特征(4)
后工业社会的企业文化创新(4)
创新与学习型组织
企业知识理论的内容(3)
组织惯例的特征(3)
知识创新
知识创新的模式(4)
知识创新过程的五个阶段(5)
组织学习与组织修炼
组织学习的内涵(3)
组织学习的类型(3)
组织学习中的中断与智障
四种学习中断(4)
七种学习智障(7)
打造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5)
ps:以下括号内的数字代表每个知识点包含几个要点,中文数字代表大点,阿拉伯数字代表小点。红色为必背点。
管理学重点知识背记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