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部编版八下《第5课三大改造》
这是一个关于部编版八下《第5课三大改造》的思维导图,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这是一个关于统编版历史八下《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的思维导图,包含马克思主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等。
这是一个关于统编版历史八下《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的思维导图,包含探索中的良好开端与失误、 建设成就与模范人物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曹刿论战思维导图
第5课 三大改造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背景:
一是土地改革后,分散的个体经营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
二是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三是农民也有进行互助合作的要求
2.时间:
1953 年 — 1956 年底
3.形式:
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4.目的:
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5.原则:
自愿互利
6.方法:
通过典型示范逐步推广
7.阶段:
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三个阶段
8.结果:
到1956年底,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推动
2.原因:
手工业分散经营,生产力低,资金少
3.方式:
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4.结果:
到1956年底,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资本主义工商业是新中国初期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政府帮助私营工商企业渡过难关并取得发展。
(2)私营工商业也有不利于国计民生的消极方面,严重扰乱经济秩序,人民政府同其进行多次斗争。
(3)公私合营经济出现并有所发展。
1954年—1956年
公私合营,公私双方共同经营,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
4.政策:
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三大改造的结果和评价
1.结果:
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实质:
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
3.评价
积极性: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确立起来。
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局限性:
改造后期存在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的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