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2024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1.2城镇道路路基施工精讲考点学习框架
2024年一级建造师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1.2城镇道路路基施工,包含地下水控制、 特殊路基处理、城镇道路路基施工技术等。
编辑于2024-03-06 14:55:061.2城镇道路路基施工
1.2.1地下水控制
1.地下水分类与水土作用
地下水分类
从工程地质的角度,根据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又可将地下水分为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
上层滞水
接近地表,大幅度的水位变化会给工程施工带来困难。局部隔水层上面。
潜水
分布广,与道路等市政公用工程关系密切。隔水层上面。
承压水
地下两个隔水层之间,具有一定的水头高度,一般需注意其向上的排泄,即对潜水和地表水的补给或上升泉的形式出露。
水土作用
工程时间表明:在对道路路基施工、运行与维护造成危害的诸多因素中,影响最大、最持久的是地下水。水与土体相互作用,可以使土体的强度和稳定性降低,导致路基或地下构筑物周围的土体软化,并可能产生滑坡、沉陷、潜蚀、管涌、冻胀、翻浆等。
因此,市政公用工程,特别是城镇道路的安全运行必须考虑沿线地下水的类型、埋藏条件及活动规律,以便采取措施保证工程安全。
2.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控制
路基的各种病害或变形的产生,都与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侵湿和冲刷等破坏作用有关、要保证路基的稳定性,提高路基抗变形能力,必须采取相应的排水措施或隔水措施。
路基排水
路基排水分为地面和地下两类。 一般情况-----设置管渠、地下排水构筑物排水; 水流危害路基边坡稳定------设置渗沟或截水沟; 边坡较陡或可能受到冲刷-------设置护坡、护墙等。
路基隔(截)水
地下水位接近或高于路床标高时,应设置暗沟、渗沟或其他设施,以排除或截断地下水流,降低地下水位。
地下水位或地面积水水位较高,路基处于过湿状态或强度与稳定性不符合要求的潮湿状态时,可设置隔离层或采取疏干等措施,可采用土工织物。塑料板等材料疏干或超载预压提高承载能力与稳定性。
基层与面层排水
1.在潮湿路段应采用水稳定性好且透水的基层。对于冻深较大的季节性冻土地区,应采取预防冻胀和翻浆的具体措施。
2.面层结构应防止地表水渗入基层;且其总厚度要满足防冻层厚度的要求。如果面层厚度不足,可用水稳定好的砂砾料或隔温性好的材料设置垫层。
附属构筑物防水
1.过街支管与检查井结合部应采取密封措施,防止渗漏水造成路面早期塌陷。
2.管道与检查井、雨水口周围回填压实要达到设计要求和规范相关规定,防止地表水渗入造成道路破坏。
1.2.2特殊路基处理
工程用土的分类(用坚实系数)
一类土:松软土
代表:砂土、粉土、冲积砂土层、疏松种植土、淤泥(泥炭)等
坚实系数:0.5~0.6
二类土:普通土
代表:粉质黏土,潮湿的黄土,夹有碎石、卵石的砂,粉土混卵(碎)石;种植土、填土等。
坚实系数:0.6~0.8
三类土:坚土
代表:软及中等密实黏土,重粉质黏土,砾石土,干黄土、含有碎石卵石的黄土、粉质黏土;压实的黏土等,
坚实系数:0.8~1.0
四类土:砂砾坚土
代表:坚实密实的黏性土或黄土,含有碎石卵石的中等密实的黏性土或黄土,粗卵石;天然级配砂石、软泥灰岩等;
坚实系数:1.0~1.5
五类土~八类土
五类土是软石,六类土是次坚石,七类土是坚石,八类土是特坚石。
常用路基土的主要性能参数
含水量
土中水的质量与干土粒之比
天然密度
土的单位体积的质量
孔隙比
土的空隙体积与土粒体积之比
孔隙率
土的空隙体积与土的体积之比
塑限
土由可塑状态转为半固体状态时的界限含水量为塑性下限,称为塑性界限,简称塑限。
液限
土由可塑状态转为流体状态时的界限含水量为液性上限,称为液性界限,简称液限。
塑限指数
土的液限与塑限之差值
液限指数
土的天然含水量与塑性之差值对塑性指数之比值。
不良土质路基处理
不良土质路基处理的分类
按路基处理的作用机理,大致分为:土质改良、土的置换、土的补强三类。
路基处理方法分类
碾压及夯实
处理方法:重锤夯实、机械碾压、振动压实、强夯(动力固结)
适用于碎石土、砂土、粉土、低饱和度的黏性土、杂填土等,饱和黏性土慎重对待。
换土垫层
处理方法:砂石、素土、灰土、矿渣垫层
适用于暗沟、暗塘等软弱土的浅层处理
排水固结
处理方法:天然地基预压,砂井预压,塑料排水板预压,真空预压,降水预压。
适用于处理饱和软弱土层。对渗透性极低的泥炭土,必须慎重对待。
振密挤密
处理方法:振冲挤密,灰土挤密桩,砂桩,石灰桩,爆破挤密。
适用于处理松砂、粉土、杂填土及湿陷性黄土
置换及拌入
处理方法:振冲置换、深层搅拌、高压喷射注浆,石灰桩等
适用于黏性土、冲填土、粉砂、细砂等;振冲置换法在不排水剪切强度<20kpa时慎用。
加筋
处理方法:土工聚合物加筋,锚固,树根桩,加筋土
适用于软弱土地基、填土及陡坡填土、砂土
路基处理常用的方法
1、路基土方掺灰、好土等改良。 2、路基土方换填处理(土方、石方、石灰土、水泥土、碎石土、级配碎石等)。3、路基加铺土工格栅、土工布等补强处理。 4、抛石挤淤。 5、路基打石灰桩挤密土方固化土方处理。 6、路基堆载预压和加强压实。
1.2.3城镇道路路基施工技术
浮动主题
路基施工特点与程序
施工特点
城镇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处于露天作业,受自然条件影响大,;在工程施工区域内的专业类别多、结构物多、各专业管线纵横交错;专业之间及社会之间配合工作多、干扰多,导致施工变化多。尤其是旧路改造工程,交通压力极大,地下管线复杂,行车安全、行人安全及树木、构筑物等保护要求高。
路基施工以机械作业为主,人工配合为辅;人工配合土方作业时,必须设专人指挥;采用流水或分段平行作业方式。
施工项目
城镇道路路基工程包括路基(路床、路堤)的土(石)方、相关的项目有涵洞、挡土墙、路肩、边坡防护、排水边沟、急流槽、各类管线等。(记忆口诀:焊枪管歼破沟槽)
补充解释:路基是路面结构一下的部分,包括路床、路堤和路堑。路床是路基的一部分,指路面结构层以下80cm范围内的部分。路床分为上路床(0~30cm)和下路床(30~80cm)。上路堤是指路面结构层以下80~150cm的填方路基,下路堤是指上路堤以下的填方路基。
补充解释:排水边沟与急流槽的区别, 性质不同: 排水边沟是指挖方路基路肩外侧及低填方路基地脚外侧的纵向人工沟渠。 急流槽是指坡度大于临界坡度的人工沟槽。
基本流程
准备工作
1、按照交通管理部门批准的交通导行方案设置围挡,导行临时交通
P394 :12.2.2相关城市道路管理的规定 1、未经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门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批准,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占用或者挖掘城市道路 2、因特殊情况需要临时占用城市道路的,须经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门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批准,方可按照规定占用。
补充
2、开工前,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应依据获准的施工方案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安全交底,强调工程难点、技术要点、安全措施。适作业人员掌握要钱,明确责任。
P425: 3 )施工方案的交底 施工方案实施前,编制人员或者项目技术负责人应当向施工现场管理人员进行方案交底。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应当向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由双方和项目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共同签字确认。
3、对已知的测量控制点进行闭合加密,建立测量控制网,再进行施工控制桩放线测量,恢复中线,补钉转角桩、路两侧外边桩等。
4、施工前,应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对路基土进行天然含水量、液限、塑限、标准击实、CBR试验,必要时应做颗粒分析,有机质含量、易溶盐含量、冻胀和膨胀量等试验。
地下管线及附属构筑物施工和保护
地下管线、涵洞等构筑物是城镇道路路基工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涵洞(管)等构筑物可与路基(土方)同时进行,但新建的地下室管线施工必须遵循“先地下后地上”,“先深后浅”的原则。
结合
地上部分一般采用“自下而上”“有主及次”的顺序
既有地下管线等构筑物的拆改、加固保护
修筑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排除设施,为后续的土、石方工程施工创造条件。
路基(土、石方)施工
开挖路堑、填筑路堤、整平路基、压实路基、修整路床,修建防护工程等
路基施工要点
填土路基
原地面处理
1、排除原地面积水,清楚树根、杂草、淤泥等。应妥善处理坟坑、井穴、树根坑的坑槽,分层填实至原地面高。
2、填方段内应事先找平,当地面横向坡度陡于1:5时,需修成台阶形式,每层台阶高度不宜大于300mm,宽度不应小于1.0m。
路基填料要求
不应使用淤泥、沼泽土、泥炭土、冻土、有机土及含生活垃圾的土做路基填料,填土内不得含有草、树根等杂物,粒径超过100mm的土块应打碎。
路基填料强度(CBR)值应符合宿舍及要求。
试验段
1、确定施工参数:a、确定路基预沉量值;b、合理选用压实机具;c、确定压实遍数;d、确定每层虚铺厚度;e、选择压实方式。
记忆口诀:沉积(机)是变(遍)厚的方式
预沉量值:填方高度应按设计标高增加预沉量值: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监理工程师、设计单位共同商定确认。
划线、运输、卸土
运输结合环境管理中环境保护扬尘控制措施(篷布覆盖等)。
填筑施工
1、根据测量中心线桩和下坡脚桩,分层填土、压实。
2、碾压前检查铺筑土层的宽度、厚度及含水量,合格后即可碾压,碾压遵循“先轻后重”原则,最后碾压应采用不小于12t级的压路机。
3、填方高度内的管涵顶面填土500mm以上才能用。压路机碾压
补充解释:管涵回填土及覆土 1、管涵两侧填土:分层填、分层夯实;两侧对称、高差不超过0.3m。 2、管顶覆土≤0.5m:人工填土、人工夯实或小型机夯。 3、管顶覆土>0.5m:机械填土、机械夯实。
P321:5、基坑回填 (4)综合管廊两侧回填应对称、分层、均匀。管廊顶板上部1000mm范围内回填材料不得适用重型及振动压实机械碾压。
4、路基填方高度应按设计标高增加预沉量值。填土至最后一层时,应按设计断面,高程控制填土厚度并及时碾压修整。
5、性质不同的填料应分类、分层填筑、压实;路基高边坡施工应制定专项施工方案。
填土应分层进行。下层土合格后,方可进行上层填筑。路基填土宽度应比设计宽度每侧宽出500mm。
整平作业、压实前检查
对过湿土翻松、晾干,或对过干土均匀加水,其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范围之内(±2%以内)。碾压前检查铺筑土层的宽度、厚度及含水量,合格后即可碾压
压实作业
1、压实方法:重力压实(静压)和振动压实。 2、先轻后重、先静后振、先低后高、先慢后快、轮机重叠,压路机最快速度不宜超过4km/h。 3、碾压前检查铺筑土层的宽度、厚度及含水量。最后碾压应采用不小于12t级压路机。 4、碾压应从路基边缘向中央进行,压路机轮外缘距路基边应保持安全距离。 5、碾压不到的部位(道路边缘、检查井、雨水口周围以及沟槽回填土)应采用小型夯压机夯实,防止漏夯,夯机面积重叠1/4~1/3。 6、 压实中,随时检查有无软弹、起皮、推挤、波浪及裂纹等;压实后,不得有松散、软弹、翻浆及表面不平整现象。
路基下管道回填与压实
管顶以上50cm范围内应采用轻型压实机具。
当管道结构顶面至路床的覆土厚度≤50cm时,应对管道结构进行加固; 在 50~80cm时,路基压实时应对管道结构采取保护或加固措施。
质量检验与整修成型
土方路基压实度与弯沉值应100%合格,纵断面高程、中线偏位、平整度、宽度、横坡及路堤边坡应符合要求。
环刀法适用于细粒土及无机结合料稳定细粒土; 灌砂法适用于土路基,不宜用于填石路堤等大空隙材料。
挖土路基
1、路基施工前,应将现况地面上积水排除、疏干,将树根坑、坟坑、井穴等部位进行技术处理。
2、根据测量中线和边桩开挖。
3、挖土时应自上而下分层开挖,严禁掏洞开挖。机械开挖时,必须避开构筑物、管线,在距管道边1m范围内应采用人工开挖,在距直埋缆线2m范围内必须采用人工开挖。挖方段不得超挖,应留有碾压到设计标高的压实量。
4、压路机不小于12t级,碾压应自路两边向路中心进行,直至表面无明显轮机为止。
5、碾压时,应视土的干湿程度而采取洒水或换土、晾晒等措施。
6、过街雨水支管沟槽及检查井周围应用石灰土、石灰粉煤灰砂砾或设计要求的材料填实。
石方路基
1、修筑填石路堤应进行地表清理,先码砌边部,然后逐层水平填筑石料,确保边桩稳定。
2、先修筑试验段,以确定松铺厚度、压实机具组合、压实遍数及沉降差等施工参数。
3、填石路堤宜选用12t以上的振动压路机、25t以上轮胎压路机或2.5t的夯锤压(夯)实。
4、路基范围内管线、构筑物四周的沟槽宜回填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