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财务会计认知
这是一篇关于会计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会计记录,会计计量,会计确认,财务会计,概念,信息质量要求,职能,基本假设和基础,目标,管理会计。
编辑于2024-03-08 23:29:11会计
概念
会计是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企业经济活动的一项管理活动。
财务会计
为“对外报告会计“,是以通用的会计原则为指导,运用专门的方法,对会计要素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最终生成财务会计报告,,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
管理会计
为“内部会计”,主要服务于企业内部,是通过利用财务会计提供的相关信息及非财务信息,进行事前分析和预测,事中的管理和管制,以及事后的考核和评价,为企业管理者提供管理建议和决策依据的管理活动。
目标
决策有用观
1、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
2、最主要的使用者是投资者
受托责任观
1、反应企业经营者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2、有助于评价企业经营管理责任以及资源使用的有效性。
信息质量要求
1、可靠性
2、相关性
3、可理解性
4、可比性
5、实质重于形式
6、重要性
7、谨慎性
8、及时性
职能
基本职能
核算、
监督
拓展职能;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
基本假设和基础
概念
会计基本假设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用时间和所处空间所做的合理设定。
会计主体
1、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2、会计核算应当集中反映某一特定企业的经济活动,并将其与其他经济实体区分开来
3、法律主体必然是会计主体,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4、企业集团、企业(子公司、个体是法律主体)、企业的分厂、企业的车间、或事业部,都可以成为会计主体,但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持续经营
是指在可以遇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照前期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1、界定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
2、破产清算会计
3、历史成本计价,在历史成本基础上进一步采用计提折旧的方法等,都是基于企业的持续经营。
考虑到该企业将来持续经营下去,银行才会将款项借给企业。
会计分期
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期间划分为若干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
1、界定会计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时间范围。
2、年、半年、季度、月度
持续经营是会计分期的前提。
货币计量
是指会计主体在进行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一货币计量,反应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
其他:劳动量度、实物量度
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企业,记账可用外币,但编报的财务会计报告应折算为人民币。
会计确认
是指某一会计事项作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会计要素加以记录和列入财务报表的过程。
会计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收入-费用=利润
会计确认主要是对资产、负债、收入和费用的确认。
所有者权益和利润,分别是正常与负债、收入与费用的差额,一般不存在确认问题。
利得、损失
是非日常活动形成或发生、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但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
主要差别在于——是否日常活动产生
收入、费用(是)
利得、损失(否)
直接计入
所有者权益
如:其他权益工具期末公允价值变动
利润表
所有者权益
如: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不一定影响当期损益,但一定影响所有者权益
经济业务
会计六大要素
资产负债表要素(反应财务状况)
资产
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资源。
特征
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资产应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
资产是由企业过去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确认条件(同时满足)
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的计算
负债
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效益流出企业的现实义务。
特征
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实义务。
负债预期会导致经济来源流出企业。
负债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确认条件(同时满足)
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所有者权益
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特征
所有者投入资本。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留存收益
所有者权益金额的确定也主要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
利润表要素(反应经营成果)
收入
是指企业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特征
收入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收入是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收入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确认条件(同时满足)
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合同同时满足下列五项条件,企业应当在客户取得相关商品控制权时确认收入:
1.合同各方已批准该合同并承诺将履行各自义务
2.该合同明确了合同各方与所转让商品相关的权利和义务
3、该合同有明确的与所转让商品相关的支付条款
4、该合同具有商业实质,即履行该合同将改变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风险、时间分布或金额
5、企业因向客户转让商品而有权取得的对价很可能收回。
费用
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特征
1、费用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2、费用是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3、费用会所有者权益减少
确认条件(同时满足)
1、与费用有关的经济利益应当很可能流出企业
2、经济利益的流出企业的价格会导致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
3、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
利润
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利润、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来源
利润=收入-费用+利得-损失
确认条件(同时满足)
利润的确认主要依赖于收入和费用以及利得和损失的确认
会计计量
是为了将符合会计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报告于财务报告而确定其金额的过程
关键
是计量单位的确定和计量属性的选择
计量属性:指被计量的对象具有某方面的特征或外在表现形式,即被计量对象予以数量化的特征。
历史成本
即:实际成本
指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时所实际支付的现金或其他等价物计量属性。
应用:最重要的基本计量属性:是国际和我国惯例中的基础性计价标准。
关系:过去价值
重置成本
即:现行成本
指企业按照当前市场条件,重新取得与其所拥有的某项资产相同或与其功能相当的资产协议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
应用:盘盈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
关系:现实成本或现实价值
可变净成本
即:预期脱手价值
在正常经营过程中:预计售价-进一步加工成本-销售预计税金和费用。
应用:存货资产减值
关系:现实成本或现实价值
现值
即:未来现金流量
未来现金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后的价值。
关系:现实成本或现实价值
公允价值
应用:交易性金融资产、其他债权投资、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关系:现实成本或现实价值
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以历史成本为主要计量属性,但又不限于历史成本。
会计记录
权责发生制
是指取得收取款项的权利或支付款项的义务为标准来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的空间核算基础。
凡是当期以及实现的收入和已解决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计入利润表。
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收付实现制
是指以现金的实际收付为标准来确定本期收入和支出的空间核算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