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审计学原理(1)
这是一篇关于审计学原理(1)的思维导图,包含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审计的舍义和特征、 审计对象和审计目标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费用结算流程
租赁费仓储费结算
E其它费用
F1开票注意事项
F2结算费用特别注意事项
洛嘉基地文件存档管理类目
CFA一级Ethics-standard思维导图
货币政策对黄金价格的传导机制
云报税(个税)
收入
审计学原理 第一章总论
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我国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西周初期——形成。 宰夫秦汉时期——最终确立。 上计制度魏晋时期——比部(标志着我国独立审计机构的产生) 唐宋时期——三省六部制、审计司(审计院) 元明清时期——停滞不前中华民国时期——不断演进。 中央审计处(审计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振兴。审计署
西方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西方国家的政府审计
奴隶制度下的古埃及、古罗马和古希腊时代——出现官厅审计机构。 1215年英国颁布《大宪章》——奠定了英国国家审计制度产生和发展的政治基础。 1861年英国设立决算审计委员会——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建立了统一的、独立的审计机构。 1866年英国颁布《国库和审计部法案》——成立了独立于政府的国家审计机构。 1921年美国公布《预算和会计法》——建立了最高审计机关审计总局。 1983年英国通过《国家审计法案》——将英国国库审计部正式更名为英国国家审计署。
审计体制的类型 审计体制:国家审计组织的隶属关系及审计组织内部上下级之间的关系
立法型
英国,美国,加拿大
行政型
瑞士,瑞典,中国
独立型
日本
西方国家的民间审计
起源于意大利合伙企业制度 形成于英国股份制企业制度 发展和完善于美国发达的资本市场
西方国家的内部审计
出于经济预测和事先控制的需要开展的事前审计阶段 审计领域由财务审计扩大到对经营、管理及经济效益方面的审计阶段 从详细审计改变为以评价内部控制制度为基础的抽样审计阶段
西方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隶属关系
受董事会领导,向董事会报告工作; 受监事会领导,向股东大会报告工作; 受总经理领导,执行对各经营单位及各职能部门的日常监督工作; 受财务部门领导,主要负责监督会计记录、财务报表等经济资料的正确性。
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客观依据
维系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是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加强经济管理和控制是审计发展的动力
科技的进步为审计的发展提供了方法和手段
审计的含义和特征
审计的含义
我国审计学会在1989年提出的审计定义是:审计是由专职机构和人员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查和评价,达到维护财经法规、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国际宏观调控的具有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
审计的概念由以下几个要素构成
1.审计主体 2.审计授权者(委托者) 3.审计客体 4.审计目的 5.审计标准 6.审计本质
审计的特征
1.独立性 2.权威性
审计对象和审计目标
审计对象 1.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营管理活动 2.被审计单位的各种与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营管理活动相关的会计资料和相关资料。
审计目标
审计目标是指审查和评价审计对象所要达到的目标和要求
一、总目标 二、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对财务报表的认定 1.各类交易和事项的认定 (1)发生。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已经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 (2)完整性。所有应当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均已记录。 (3)准确性。与交易和事项有关的金额及其他数据已恰当记录。 (4)截止。交易和事项已记录在正确的会计期间。 (5)分类。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恰当账户。 2.期末账户余额的认定 (1)存在。记录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是存在的。 (2)权利和义务。记录的资产由被审计单位拥有或控制,记录的负债是被审计单位应当履行的偿还义务。 (3)完整性。所有应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均已记录。 (4)估价和分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以恰当的金额包含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估价或分摊调整也已恰当记录。 3.列报和披露运用的认定 (1)发生以及权利和义务。披露的交易,事项和其他情况均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相关。 (2)完整性。所有应当包括在财务报表中的披露均已包括。 (3)分类和可理解性。财务信息已被恰当列报和描述,且披露的内容表述清晰。 (4)准确性和计价。财务信息和其他信息均已公允披露,且金额恰当。 三、具体目标
审计职能和审计任务
审计职能
经济监督职能 经济鉴证职能 经济评价职能
审计任务
民间审计的审计任务 政府审计的审计任务 内部审计的审计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