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满满的知识点!如果你想了解历史的话,那这份思维导图你千万不能错过了!让你更快速更方便去了解学习。建议收藏学习!
这是一篇关于明清(稳固与危机)思维导图,整理了重要知识,有助于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适用于考试复习!
这是一篇关于辽宋夏金元思维导图,介绍了北宋初、王安石变法、南宋偏安一隅、辽夏金的政治制度、元朝等知识点。
这是一篇关于宋元经济文化思维导图,主要包含经济发展、社会变化、思想、科技文化等。欢迎点赞收藏!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曹刿论战思维导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三国两晋
三国
魏国AD220~AD265
蜀国AD221~AD263
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
吴国AD229~AD280
两晋
西晋
AD265~AD316
灭亡原因
内部矛盾
八王之乱
阶级矛盾
何不食肉糜
民族矛盾
永嘉之乱
南方
东晋
AD317~AD420
门阀士族
王与马共天下
南朝
南方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合成南朝
江南开发
原因
北方战乱,北民南迁,带去人口与先进的技术
南方优越的自然环境
统治者的重视
成就(表现)
农业
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
手工业
纺织,矿冶,陶瓷,造船,造纸等行业都有明显进步
评价
促进了南方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
沟通了南北的联系
促进民族交流交融
为经济重心南移打下基础
十六国与北朝
十六国
西晋末年到东晋时期北方地区先后出现了一批割据政权
北朝
北魏孝文帝改革
内容
俸禄制
三长制
均田制
租庸制
迁都洛阳,移风易俗
积极
巩固北魏统治
促进北方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
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消极
全盘汉化,不利于本民族文化传承
为北魏的分裂割据埋下隐患
政治制度创新
中央官制
三省制
尚书台改称尚书省,形成三省
地方
州,郡,县三级制
选官制度
九品中正制
东汉末年政治和社会职务大乱,豪强大族控制地方选人权
标准(标准)
早期重视家世,道德和才能
后来只看重家世
早期加强了中央集权
后期逐步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
律令儒家化
汉武帝以后儒家成为主流思想,儒家知识分子以经注律
魏明帝时期,设置律博士,专用儒家思想来解释律令
以亲疏尊卑作为量刑原则
目的维护三纲五常
户籍制度
黄籍与白籍
南方土著居民为黄籍
北方南渡人口为白籍,不征发赋役
土断
为增加赋役,白籍人口土著化
经济生活
生产工具
以灌钢法制作的农具
三国时期翻车改造翻车,其后在民间广泛使用
手工业:把坯件放在匣钵中
农业庄园式劳作
坞堡除军事作用外,也带有庄园经济的色彩
赋役制度
思想文化
魏晋玄学
以老庄思想解释《周易》等儒家经典,主张虚无的道
政治上无为,生活作风上自然,崇尚清谈
灭佛运动
背景
寺庙大兴土木,浪费钱财
与政府争夺劳动力
表现
南朝范缜《神灭论》
三武灭佛
结果
佛教受到打击,未从根本上受到遏制
总体特点
思想活跃,呈现出多元特征
三教合一趋势
儒家始终占主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