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七年级下册历史-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这是一篇关于7年级下历史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思维导图,介绍了重要知识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考点整理,很好地整理了该章的主要内容和逻辑结构,有助于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适用于考试复习!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曹刿论战思维导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澶渊之盟”
(1)时间:1005 年
(2)内容:辽宋为兄弟之国;宋朝给辽岁币:在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
(3)评价:
①积极:宋辽之间保持了一百多年相对和平的局面;使宋辽双方边境相对稳定;有利于双方经济文化的发展,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友好关系,促进了民族交融。
②消极:屈辱的,加重北宋人民的负担;激化了北宋的社会矛盾
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一)关系
(1)战:元昊称帝后,多次亲率军队进攻北宋,宋朝被动挨打,节节败退,损失惨重。连年的战争使西夏遭受很大损耗,人民处于困苦之中。
(2)议和:北宋与西夏进行和谈,订立了宋夏和约,
①元昊向宋称臣;
②宋给西夏岁币
(二)影响
1.积极:此后宋夏边界贸易兴旺,出现长期和平的局面,有利于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民族的交融。
2.消极:宋给西夏岁币,加重民众的赋税负担。
拓展:
1.辽、北宋、西夏、金这一时期的特征:政权并立、民族交融、有战有和、和为常态
2.如何看待北宋与少数民族的战与和?
战:
①积极:辽、西夏方面是进攻、掠夺,宋是守土自卫。但战争也使各民族之间有了更多的接触,有利于民族交融,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②消极:频繁的民族战争使社会动荡,给各族人民带来了痛苦和灾难,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和:
①积极:议和带来的和平局面有利于各族人民的生产、生活。
②消极:议和对宋朝来说是屈辱的,是统治者牺牲人民利益换取的和平局面,“岁币”给人民带来沉重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