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点燃孩子的学习动力
这是一篇关于点燃孩子的学习动力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六.为什么大家一起学习更快乐,八.自主学习:父母应该扮演什么角色,七.学习风格:找到孩子的动力特点,四.成长型思维:学习动力持续的保证,三.正确的目标和计划,二.营造饥饿感:让孩子感兴趣的第一步,五.如何用奖励保持学习动力,一.关于学习动力,游戏可以告诉你一切。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西游记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17种头脑风暴法
如何令自己更快乐
头脑风暴法四个原则
思维导图
第二职业规划书
记一篇有颜又有料的笔记-by babe
伯赞学习技巧
点燃孩子的学习动力
一.关于学习动力,游戏可以告诉你一切
1.电子游戏最懂孩子的学习大脑
2.游戏和传统学习方式的pk
3.如何用游戏机制激励孩子的学习兴趣
收获与反思
1.对于孩子刚开始阶段,学习就是游戏,游戏就是学习
2.电子游戏或者一些娱乐方式设计的激励方式符合我们大脑的机制,所以我们会上瘾
3.六种最容易用到学习中的激励方式:制造饥饿感,目标设置,思维培养,奖励方式,团体动力,学习风格
二.营造饥饿感:让孩子感兴趣的第一步
1.一个关于饥饿感的实验
2.心理学家是如何用饥饿感激发学生兴趣的
3.孩子不爱学习,我们错在哪里
4.营造饥饿感的五步法
1.因为稀缺而珍惜,因为意外而更珍惜,因为有人争夺而变得格外珍惜。所以营造稀缺性使人们常用的营销手段,无论哪个市场都是这样
2.当一种需要被充分满足的时候,需求值就下降了,兴趣也会降低.,所以对于任何需求,都不能过度满足,保持强烈的欲望和动力,自然界的动物植物生存竞争是这样,人类社会的生存竞争亦是如此,当人们的工资永远不能满足生活需求时,人才能永远保持努力工作状态
3.以轻松,快乐,新奇的状态进入学习比强迫孩子努力练习、不断纠正孩子的错误更重要,能力不断提高,不断获得成就感,保持持续的动力
4.营造饥饿感五步法;一,找到兴趣点。二,掌握满足兴趣的节奏。三,制造障碍和小小的挑战。四,高频反馈而非评价。五,变换学习方式,度过瓶颈期
三.正确的目标和计划
1.为什么目标计划可以激发学习动力
2.如何制定一个正确的目标:善用SMART工具
3.如何制定一份合理的计划:日历式计划法
4.如何有效执行计划:专注,改进,留出弹性时间.
1.幸福的三个层次:乐趣,激情和更高的使命意义。所以设立合适的目标对行动的影响是决定性的,那我们行动之前一定要有合理的目标!
2做事之前,先列出完成这件事的理由,越多越好。再罗列出完成这件事的困难。最后综合考虑再决定要不要做这件事
3.SMART法则:具体,可测量,可实现,相关性,时限性
4.普通任务型清单表大多数没办法完成,也会造成很多压力。选用日历式计划清单,把计划写在日程表上,这样可以解放大脑,减轻压力,容易更专注,但是中间留有一定的缓冲时间
5.悲观计划,乐观执行! 拒绝完美主义,降低期望,每天一定多预留1.5-2小时的缓冲时间。原则:用清单避免错误,用拒绝避免干扰
四.成长型思维:学习动力持续的保证
1.两种思维的对比:哪个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2.如何获得成长型思维:成长三角形训练法
3.如何用“表扬”培养成长型思维
1.学渣和学霸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学习动力的保持,学渣的热情在一些复杂原因面前很快消退。乔丹的例子证明:不管早期天赋如何,人终将不断超越自己,发展自己的天赋!许多天赋惊人的成功人士的经历证明:思维方式决定了成功与否!优秀者和落后者之间的差距不在于是否渴望学习,而在于他们是否相信自己在努力后能力、天赋会提高。这种信念决定了他们的学习动力能不能持续!
2.固定性思维:相信能力和才华在一生当中是固定不变的,也是与生俱来的,努力的目的是为了揭开早已拥有的天赋
3.成长型思维:相信自己的才能和天赋是可以通过努力不断发展的,努力的目的是为了不断成长和超越自己,所以失败的经验可能被用到下一次的尝试当中,这本身就是一次学习的机会!胜不骄败不馁,拥有成长型思维,几乎就是源源不断学习力的保证
4.培养成长型思维的三句话:一、大脑可以改变(学习越多、训练越多、大脑相应部位神经元之间的链接越复杂,我们思考的就越快) 二、你得到了什么?(不评价,鼓励对方思考自己收获,用成长型思维看待成败,建立内心强大的信念)三、你是否体验到了成就感?(成就感比成绩更重要,成功了讲事实,失败了找方法)
5.盲目表扬并不能建立自信,反而会造成常说的“捧杀” 一、不要过分强调孩子具有某种天赋(比如你是最棒的、最聪明的、最强的,成功时告诉他:这是认真努力和辛勤付出的结果,应该保持这种好习惯 ) 二、表扬要清晰具体,要明确让孩子知道到底是哪里做得好! 三、一定是我们觉得他进步的时候才表扬。不要虚伪地增加表扬次数,而是找到真实而独特的角度。做的不好时也不要急着安慰或者批评,表扬面对挫折时的闪光点。
五.如何用奖励保持学习动力
1.物质奖励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2.代币法:完成批量行为的奖励
3.超级奖励并不是激发学习动力的最佳选择
4.犹太人的奖励方式:观察学习
5.奖励的终点:无须奖励
1.奖励的更多的功能是让孩子合作,可实现短期目标,而非激发孩子长久的动力。所以,奖励对于保持动力来说,试一把双刃剑。
2.代币法:适应3-8岁的孩子,用完成任务的筹码交换特权,只能用于奖励,不可用于惩罚。
3.外在奖励(基本的物质需求),内在奖励(高级需求,比如自我存在的意义、学习本身的乐趣、自我能力的肯定);只有体会到内在奖励的力量,孩子才会成为一个能够自主学习的人。
4.观察学习:人们看到别人做什么事情,获得的奖励越大,去模仿他们的动力就越强。所以,一方面应该适当净化孩子“观察学习”的环境,让孩子“近朱者赤”,另一方面也要帮助孩子建立对外界干扰的免疫力。
六.为什么大家一起学习更快乐
1.难忘的学习小组:组团学习的乐趣
2.可以利用的三组团队动力
3.如何鉴别促进学习动力的团体
1.让我们感到幸福的并不是金钱、名望或者成就感,而是良好的社会关系,它能让我们过得开心、幸福。马克思说过,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2.社会助长动力、圈子动力(可以把人按圈子划分)、情感动力(友情因素和爱情因素)因此只要我们改变了团队当中某一位意见领袖,和他感情好的成员,也会同样跟着改变!
3.有效学习小组满足的条件:共同的目标、明确的规划(规则规定,最好由成员自己拟定,老师和家长可以提出参考意见)、一定的优劣比例(优劣指学习的欲望,注意人数比例,成绩差有一定学习欲望的比例不能超过1/5)
4.如何避免不良的团体动力:保持良好的学习氛围,尽量不要强行干预,保持开放的心态交流,并鼓励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影响对方。
5.辅导班也要用学习小组的优势:有基本的学习欲望,情感动力强烈(友情因素),共同的目标。 计划:分团体、找目标、定规则、确定学习计划、保持跟进
七.学习风格:找到孩子的动力特点
1.什么是学习风格
2.VARK学习风格理论
3.认知风格对学习的影响
4.学习风格对于提升学习动力的启示
1.学习风格:符合个人特点,能够使个人达到最佳学习状态的方法
2.VARK学习风格:一.视觉学习者(图片、电影、图表) 二.听觉学习者(音乐、讨论、演讲) 三.阅读和写作学习者(阅读教材、做笔记、列清单) 四、动觉学习者(运动、实验、动手练习) 教育也要因材施教!
3.认知风格三个维度:冲动--沉思型(反应速度) 场独立--场依存型(受外界影响) 同时型--继时型(能不能兼顾多种因素)
4.做园丁而不是木匠: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适当引导,偶尔帮助,更多的时候允许孩子自己生长!
八.自主学习:父母应该扮演什么角色
1.做一名园丁,而不是木匠
2.成为园丁型教练,让孩子爱上学习
3.园丁型教练的六大核心能力
1.教育不是灌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教育的一部分目的是让孩子爱上学习,而不是讨厌学习。
2.园丁型教练不会做的事情:一..不会亲自给孩子授课补习(做一名“无知的家长”) 二.他们不会经常使用命令 三.他们不会只是说服孩子 四.他们不会放任孩子
3.六大核心能力: 意识1:觉察力(感受、行为、情绪) 意识2:生态意识 意识3:平等意识(尊重、理解、相信) 动作1:以自主为目的的参与 动作2:和孩子站在一起(营造巨大的归属感,归属感造就责任感) 动作3:暗示而非明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