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我在北京送快递》读书笔记
《人民日报》高赞推荐阅读:《我在北京送快递》应该加入市民生活必读书,让更多人了解社会运转背后各行各业的力量。二十年,大大小小20多份工作,真实展示了一个打工人的人生样本。
看板设计简洁明了,让您的计划一目了然。您可以轻松记录每天的进展,并在月底进行小结,回顾自己的成长与收获。 实用性强:涵盖阅读、早起、运动等多种计划类型。 易于操作:设计简洁,记录方便,随时查看进度。 总结清晰:每月小结,让您清晰看到自己的成长。 小 结,当月回顾看板,当月习惯看板,当月小结看板。
2025年度计划模板,它是一个全面规划一年发展的工具,能够为你指引前进的方向。这个模板详细地包含了年度目标的设定、季度目标的分解以及月度计划的制定,帮助你步步为营,从而实现你的梦想。
2025年度的日计划模板,旨在帮助你高效地管理每一天的时间,清晰地明确任务目标。它包含了多个模块,如晨间计划、工作学习、晚间总结等,确保你能够充分利用时间,让每一天都过得充实而有序。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一些外包临时工
被男友介绍来的孕妇,男友非常好赌
总是黏着我,又特别喜欢吹牛的小伙儿
一个刚从学校出来的小姑娘,才十八九岁,是组里最年轻的人之一。
老王,在分拣场干过几年,辞职做生意去,亏光了继续打工。
《我在北京送快递》
书籍&作者简介
2023年豆瓣年度图书No.1
QQ阅读2023年度十大非虚构好书
第二届三联行读图书奖文学类中文原创年度图书
《人民日报》荐语
《我在北京送快递》应该加入市民生活必读书,让更多人了解社会运转背后各行各业的力量。
胡安焉,打工人,写作者。
1979年生,2009年开始写作。
近二十年间走南闯北,现定居成都。
20年做过19份工作后他获得了什么?
进入社会工作至今的二十年间,胡安焉走南闯北,辗转于广东、广西、云南、上海、北京等地,做过快递员、夜班拣货工人、便利店店员、保安、自行车店销售、服装店导购、加油站加油工…… 他将日常的点滴和工作的甘苦化作真诚的自述,记录了一个平凡人在生活中的辛劳、私心、温情、正气。
作者自述
我在物流公司上夜班的一年
我为什么写了这本书
D物流公司
2019年
11月25日,我在品骏快递上班的最后一天。
2017年5月12日入职
D公司顺德某枢纽理货员
2月,失业的我回了趟云南,接着又回了趟广东。
试工三天,安排去倒包拣组
分配到了小件分拣组
我从2009年开始写作小说,早年也在文学期刊上发表过作品。
每天工作十二个小时
倒包和打包两个岗位上轮换
出乎意料地在豆瓣上得到很高的关注。
开始日夜颠倒的生活
《我在德邦上夜班的一年》
这篇随笔记录了我2017年5月到2018年3月在德邦物流广东顺德陈村枢纽干夜班理货的经历。
2020年
4月底,“副本制作”的两位编辑彭剑斌和冯俊华联系上我,他们也认为《我在德邦上夜班的一年》写得很好,并且鼓励我继续尝试这方面的写作。
2021年
6月,《派件》以“我在北京派快件”为题,发表在了《读库2103》上。
发在豆瓣上的《我在德邦上夜班的一年》和《在上海打工的回忆》这两篇,也都一并收录在这本书里,并且我都进行了扩写和修订。
2018年3月,因为私人原因,我从D公司辞了职,然后到了北京,随后入职了S公司,改做快递员,不上夜班了。
二十年,大大小小20多份工作:一个打工人的人生样本
在北京送快递
2018年3月20日应聘S公司
进入S公司的云景里站点
2019年的11月25日,在岗最后一天。
便利店
2013年春,上海,选择了C便利店。
公司培训,地点在市北高新工业园
在这家C便利店只做了不到十天。
服装店营业员
一家香港人开的服装店。
是这家服装店开张后的首批员工之一。
很快,发现自己做不了销售。
自行车店
Y的店里做了一年多
我和Y都不懂技术,只有基础理论知识,没有动手能力,我和她组成的管理层,还是要依赖技术人员。
酒店做服务生
没有毕业,学校安排到酒店实习。
当时拿到的工资是600块。
实习为期半年,宴会部大约待了两个月,西餐厅干了四个月
某石化加油站
是个编外人员,和正式工同工不同酬。
四个小组,每个小组有四个人。
总共待了半年左右,期间上了夜大。
雪糕批发部
一个同学亲戚开在城中村旁菜市场里。
以为只负责送货,结果还得去找业务。
只干了几个月之后
中式快餐店
每天只在中午工作两个半小时。
没有底薪,收入全靠提成。
快餐店干了半年,辞掉了这份工作。
绘制三维图
同学介绍的,不正式,没合同,不打卡
要熟练、高效地使用各绘图软件
在这个地方待了半年左右。
漫画社学徒
香港人,曾经自费去日本学艺。后来回内地创业:搞漫画社,办刊物,推作者,出单行本等。
待了半年多,并没成为一个漫画作者。
文印店
通州八王坟找了份文印店的工作。
每天往返于通州和朝阳。
这份工作只做了两个月。
动漫杂志美编
作主要使用两个软件:Photoshop用来处理图片,CorelDRAW用来排版。
不认同公司做的图书内容,很快辞职。
影音器材杂志
动漫资讯杂志编辑部的老板的新项目
收入微薄,但也可以得过且过。
前后只干了一个月
动漫公司
公司既做动画也做漫画,我在负责漫画的部门。
没做多久,很快辞职。
停滞期二年,期间开始写作,后写作也遇到了瓶颈。
创业开店
四万块作为启动资金,租店面城卖服装
店不到一年就回本,又开了新店。
2009年,转让了店铺。
开网店
在批发市场挑一些款式放到网店上
不囤货,卖出一件才去批发市场拿一件
网店生意不太好,勉强维持收支平衡。
商场做物业管理
商场面积不大,只负责一至三层。
每天干八个小时,从没加过班。
上了两个月班,感觉身心都舒泰。
摆摊
2014年,在大理学院下关校区周围摆
中午摆两个小时,晚上摆三到四小时。
在大关邑住了一年多
烘焙店学徒
做物业管理的商场四楼的烘焙店
被分配到了面包部。
待了大半年,精神状态比之前好了。
经营熟食店
店开在宾居镇中心的新街上。
主要经营两个品类:卤味和饮品。
生意没起色,2015年底回了广州。
生产汽车倒车摄像头的工厂
早先说想和我合伙开进口零食店的主编劝我回广州和他合伙做网店。
2016年底,发现不能胜任这份工作
2017年5月,终于如愿和他们拆伙。
原文摘录
由此我想到,所谓的自由,实际上在于你能意识到什么,而不在于你享有什么。对于一个文化水平不高的农民来说,尽管每年的农务受到二十四节气的限制,但他不会感觉到有什么不自由。农闲的时候和亲朋打打牌,农忙的时候忙完一天的农活儿,晚上回家喝点儿小酒,感觉惬意且满足,仿佛自己所做的都是自己想做的。
就像深海里的鱼都是瞎子、沙漠里的动物都很耐渴一样,我是一个怎样的人,很大程度上是由我所处的环境,而不是由我的所谓本性决定的。
在这样的社会规则下,个人自我实现的最主要手段依然是工作。所以我们不仅很重视自己的工作,同时也很关心别人的。工作已经成为一个人最重要的身份标签。
你终于领悟到这个世界的结构:这些人都是以你为圆心的圆,他们的半径就是和你的关系。自然了,同样的半径上可能重叠着很多个圆,这不是一组平面的图形,而是你螺旋上升的人生的一个切片。难怪人们羡慕那些头脑简单的人,因为他们的目光不穿过表象,他们的思想不抵达实质。他们度过的每一天都是全新的一天,他们认识的每个人都是陌生人。他们把同样的痛苦和快乐经历了无数遍,每一遍都像是初次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