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收录10年来余华所写的杂文,这些文章涉及中国的社会现实、作者的文学创作感悟、早年的文学交谊记忆、行走世界的旅行心得等等。
集中的杂文,从《我的文学白日梦》《荒诞是什么》到《生与死,死而复生》,让读者看到余华对于文学和写作的现实关照与深刻自省;
从《一个国家,两个世界》《关键词:日常生活》到《失忆的个人性和社会性》,作家在现实的呼喊中,对于当今世界和中国的热血投入客观的反思。
余华记录、剖析着社会、现实、文学、文化等种种现象乃至怪相,对人们生活的时代进行了由外及内的深刻反思,也在与世界的碰撞交锋中,呈现出一个飞速发展不断变迁的中国。
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中央电视台采访了中国各地的孩子,问他们六一的时候最想得到的礼物是什么。一个北京的小男孩狮子大开口要一架真正的波音飞机,不是玩具飞机;一个西北的小女孩却是羞怯地说,她想要一双白球鞋。
两个同龄的中国孩子,就是梦想都有着如此巨大的差距,这是令人震惊的。对这个西北女孩来说,她想得到一双普通的白球鞋,也许和那个北京男孩想得到的波音飞机一样遥远。
区域之间的不平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个人生活的不平衡等等,然后就是心理的不平衡,最后连梦想都不平衡了。
“一个西方人活四百年才能经历这样两个天壤之别的时代,一个中国人只需四十年就经历了。”
历史的差距让一个中国人只需四十年就经历了欧洲四百年的动荡万变,而现实的差距又将同时代的中国人分裂到不同的时代里去了。
组建家庭不再是生活的必选项、解散家庭不再是难以启齿的话题,我们对家庭的感情没有变淡,但依赖关系确实是在变弱,这是为什么?
过去时代的中国,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是没有空间的,如果个人想要表达自我诉求,唯一的方式就是投身到集体的运动之中,比如’大跃进’和’文革’。
在那个时代,个人只能在家庭中拥有其真正的空间。也就是说个人的自我诉求作为独立的意义,只能在家庭生活中表达出来。
当每个人都拥有一个舞台,可以充分地秀自己之时,过去意义的家庭在今天完全改变了,或者说现在的家庭不再像过去那样承载很多属于社会的功能。
很多人不再像他们的父辈那样珍惜家庭,因为他们的价值更多地体现在了社会生活里,很少体现在家庭生活中。
最近一首小诗很火,送给大家,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别焦虑,放轻松,如此才能依靠我们现有的资源,活出每个人的精彩。
纽约时间比加州时间快三个小时但加州的时间并没有变慢有人22岁就毕业了,但等了五年才找到稳定的工作!有人25岁就当上CEO,却在50岁去世。也有人迟到50岁才当上CEO,然后活到90岁。有人单身,同时也有人已婚。奥巴马55岁就退休了,川普70岁才开始当总统。世上每个人本来就有自己的发展时区。身边有些人看似走在你前面,也有人看似走在你后面。但其实每个人在自己的时区有自己的步程。不用嫉妒或嘲笑他们。他们都在自己的时区里,你也是!生命就是等待正确的行动时机。所以,放轻松。你没有落后。你没有领先。在你自己的时区里,一切安排都准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