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八国联军侵华
一个厦门高中生的历史学习笔记,通过这场战争,中国人民深刻认识到了国家的落后和民族的危机,这也为后来的民族觉醒和革命运动奠定了基础。
一个厦门高中生的历史学习笔记,总结了义和团运动背景、 兴起、中外势力的态度、失败原因、 评价等。
一个厦门高中生的历史笔记,帮你理清思路,让你事半功倍,学习更高效,有需要的赶紧收藏吧!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八国联军侵华
目的
镇压义和团的反抗斗争,消灭中国人民的革命力量,维护列强在华权力
借口
以”救护驻华使馆,助中国剿匪“,为名,组成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经过
(1)1900年6月10日,第一批联军在廊坊附近遭到义和团和清军的顽强阻击
(2)6月中旬,八国联军攻陷大沽炮台,义和团和清军奋起投入天津保卫战
(3)6月21日,慈禧太后向各国”宣战“
(4)7月14日,天津陷落
(5)8月中旬,北京陷落,慈禧太后何光绪皇帝仓皇出逃
结果
(1)义和团运动期间,严重的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
(2)慈禧太后在逃亡过程中发布铲除义和团的谕旨
(3)在中外势力的联合镇压下,义和团运动失败
《辛丑条约》的签订
时间:1901年9月7日,清政府被迫与11国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内容
1.惩办”首祸诸臣“,涉及中央和地方大臣百余人
清政府成为列强侵华的工具
2.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分39年还清,年息4厘,本息共计白银约9.82亿两
加剧了中国的贫困和经济的衰败,使中国的税收被列强操控
3.将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为使馆区,中国人不可居住,各国可派兵驻守
在北京设立的”使馆界“,实际成为”国中之国“,成为列强侵华的大本营
4.拆除大沽以及北京至海所有炮台,各国可在自北京至山海关沿线铁路12个重要地区驻扎军队
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5.禁止了华北等地科举考试5年,禁止中国人参加任何形式的反帝反封建运动;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影响
《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主权丧失最严重、赔款数目最庞大的不平等条约
《辛丑条约》的订立,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特点
1.惩罚对象主要是中国人民
2.没有割地等相关条款
3.既维护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又加以严格控制
4.使中国长期陷入被动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