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瑜伽历史之旅
这是一篇关于瑜伽历史之旅的思维导图,始于古代印度,并流传至今,成为全球广受欢迎的身心锻炼和自我提升方式。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七夕活动策划
南北粽子
绘本阅读理念
创作工具思维导图
快速阅读核心技巧
自媒体教学笔记
茶文化旅游
演讲活动策划方案
2010年管综:学者追求真理
《老年社区服务》项目单思维导图
瑜伽历史之旅
原始时期
经历了1000多年
修炼主要以秘传方式为主
吠陀时期 公元前15世纪——公元前8世纪
最早出现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入侵,带入婆罗门文化
婆罗门教宗教经典《吠陀》提出瑜伽概念
《吠陀》共有四部:《梨俱吠陀》《摩萨莎吠陀》《柔耶吠陀》《阿闼婆吠陀》
主要由咒语、诗歌、韵文为表现形式的指令构成
前三部供婆罗门教的教士修炼,第四部为普通人日常生活中修行的咒语
《吠陀》描述的形式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500年
《梨俱吠陀》由一系列颂歌构成,定义瑜伽为“约束”或“戒律”,但没有提及系统性体式练习
《阿闼婆吠陀》对瑜伽的涵义包括呼吸控制
前经典时期 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5世纪
《奥义书》
1||| 没有今天的瑜伽体式
2||| 瑜伽是指一种可以彻底摆脱痛苦的系统的修行方式
3||| 业瑜伽:强调宗教仪式
4||| 智瑜伽:强调对宗教典籍的学习和理解
经典时期 公元前5世纪——公元2世纪
《薄伽梵歌》
①起源于《奥义书》,提供那个时代最全面的瑜伽描述
②涵盖三个主题:神性;瑜伽,也就是各种神性沟通方式;与世界弃绝的决心
全书18章,后人按18种瑜伽命名
王瑜伽:通过冥想净化身体和灵魂,实现人的真实本质
奉爱瑜伽:简单的爱和奉献,如崇拜不同的印度神
业瑜伽:在人生中执行完成的职责,而不是期待回报,是一种能够对至上的不断地臣服。
智瑜伽:哲学或者知识
《瑜伽经》
第一本系统阐述瑜伽的专著,故帕坦伽利尊称为瑜伽之父
分为三昧篇,练习篇,成就篇,解脱篇。有196句箴言,是第一本具有可操作性的日常练习瑜伽的书籍
严守“八分支”来静心,达到“独存”的解脱,回归无限的真我。
“八分支”即修持瑜伽的八种方式:持戒,内制,体位法,调息,制感,执持,静滤,入定。
后经典时期 公元前2世纪——21世纪
坦陀罗瑜伽:所有是由都有相对性和二重性,从痛苦中解脱唯一途径是将身体中所有相对性或二重性联结并融合起来。
哈他瑜伽:"Ha"的意思是太阳,“tha”的意思是月亮。
哈他之父格拉克沙最早作品Siddha Siddhanta Paddhati,介绍很多重要概念,包括肉体是实现化身的唯一途径。
哈他瑜伽其他著作:《哈达瑜伽灯论》《格兰达本集》《湿婆本集》
现在瑜伽蓬勃发展期
重要瑜伽典籍出现
两种方式都可以使修炼者达到最终解脱的境界
瑜伽:成为修行的方式
瑜伽最初的概念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