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基本放大电路
基本放大电路有三种常见的组态,分别是共射极放大电路、共基极放大电路和共集电极放大电路。每种组态都有其特定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
这是一篇关于电磁学(电)思维导图,包含静电场、电势、静电场中的导体、静电场中的电介质等详细知识点。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是一种将差分输入的电压信号转换成单端输出的电压信号,并实现电压放大的集成电路。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电费水费思维导图
D服务费结算
材料的力学性能
总平面图知识合集
软件项目流程
一级闭合导线
建筑学建筑材料思维导图
第二章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人工智能的运用与历史发展
电池拆解
基本放大电路
一、 放大概念
基本特征:功率放大 前提:不失真
性能指标
通频带与截止频率
幅频特性曲线
fL和fH分别被称作下限截止频率和上限截止频率
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
有效值Uom
峰-峰值Uopp(Uopp=2 √2Uom)
电压/电流放大倍数(四种)
二、 晶体管单管放大电路的三种基本接法
基本共集放大电路(射极输出器)
交流通路中集电极接地,因此实际上输入输出共用集电极 负载接在射极上,因此称作射极输出器
参数分析
电压放大系数
此处分子应当加上基极上可能存在的电阻Rb
电流放大系数
说明:Io为流经RL负载的电流,Iin为输入端的电流
三种接法的比较
输入电阻
(Ri‘为基极Ib方向的电阻)
输出电阻
短路信号源,将RL换成测试电压源
基本共基放大电路
交流通路中基极接地
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基本共射放大电路
静态工作点Q:输入端加上正确的偏压,保证三极管处于工作状态,能够实现交流放大
静态工作点Q的参数包含IBQ、ICQ、UCEQ和UBEQ,其中UBEQ一般视作已知,且知道前两个一般可以在图解法中作图求出UCEQ
两种实用放大电路
直接耦合
缺点
1 电阻分压导致电压损失
2 无法隔直通交
阻容耦合
三、 分析方法
直流通路与交流通路
直流通路
形成:直流电源作用下形成的电路 原则:电容断路、电感短路、交流信号源短路(保留内阻)
交流信号源串联的Rs不可忽视
分析目的:求出静态工作点Q
交流通路
形成:交流电源作用下形成的电路 原则:电感断路、大容量电容短路、无内阻的直流源短路
分析目的:求出动态参数
图解法
输入回路负载
输出回路负载
应用
电压放大倍数分析
uI输入方程求iI,iI输出图解求uO
波形非线性失真
截止失真(uo顶部失真)
原因:输入信号负半周峰值时,uBE小于Uon,晶体管截止
最大Uom:IbR负载/根号二
解释:抵消Ic,使Rc分压最小
解决办法:加大VBB,防止进入截止区
饱和失真(uo底部失真)
原因:输入信号正半周峰值时,ic过大,uce过小,晶体管进入饱和区
最大Uom:UCQ-UCES
解决办法:加大Vcc/减小Rc/加大Rb/换β小的管子
最好将Q点设置在放大区负载线的中点(Vcc+VCES)/2,此时Uom最大
判断随着uI增大,哪种失真更先出现
比较UCEQ-UCES和ICQ•RL‘,前者代表Q点到饱和失真临界状态的电压差值、后者代表Q点到截止失真临界状态的电压差值
直流负载线与交流负载线
二者都过Q点,而交流负载线还算上了负载RL,因此交流负载线斜率绝对值较大
直接耦合中二者重合,阻容耦合只有空载时二者重合
等效电路法
晶体管直流等效模型
UBEQ取固定压降,ICQ仅取决于IBQ
共射h参数等效模型(适用于交流)
仅在三极管处于放大区时适用,因此必须先用直流通路法求出Q点,同时求出rbe
h11:小信号作用下be间动态电阻rbe,且有rbe=Ube/Ib(静态分析不涉及)
h12e:输出回路电压对输入回路电压的影响(极小)
h21e:电流放大系数β
h22e:ce间动态电阻rce的倒数(很小)
输入回路等效为只有一个动态电阻rbe,输出回路等效为只有一个受控源
共射放大电路动态参数分析
电压放大倍数Au
输出电压和信号源电压的比值Aus
输入电阻:输入电压有效值和输入电流有效值之比
输出电阻:诺顿等效可得总电阻为与负载并联的电阻之和
四、 静态工作点Q的稳定方法
温度对Q点影响
(1) 输入曲线:IB增大,曲线左移
(2) 输出曲线:Ic增大,Q点上移,曲线间隔增大(IB的缘故),易出现饱和失真
解决办法:集电极串联电阻Re
目的:使Icq稳定
原理:与IB相比Ic更大,Ic增大,Ue(Re分流)增大,Ube(基极电压)减小,Ib减小
稳定条件是I1》Ib(即基极电流占分流前的少数)
Re的取值:Re》Rb/(1+β) 其中Rb为Rb1//Rb2
静态工作点估算(Q点稳定电路适用)
通过戴维南变换推导得到
从I1》Ib得到的式子
当(1+β)Re》Re时,二者表达式相同,满足稳定条件
动态参数估算
在Q点稳定电路中,满足Q点稳定的条件时可以估算动态参数
估算前
估算后
五、 场效应管
备忘
场效应管特性曲线汇总:书43页
三种基本接法
基本共源
低频小信号等效
基本共漏
基本共栅
偏压方法
自给式偏压:不在栅极额外加直流电源,通过源极电阻分压抬高源极电位,形成栅-源极偏压
分压式偏压:在自给式偏压的基础上,用Rg1和Rg2分压Vcc到g极
rce倒数很小说明rce极大,因此静态分析中若三极管与Re并联,则UCEQ等于Re在Re+Rc中的分压
供推导
rbe的近似表达
rbe由基极侧的rbb'和射极处的rb'e组成,其中前者一般给定,后者可以计算
rbe=rbb‘+UT/Ib(UT固定为26m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