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七年级下册地理第七章了解地区
七年级下册地理第七章了解地区,主要包括东南亚南亚和西亚,分别描述了他们的地理位置、国家、经济作物、地形等。考试复习使用,提高学习效率!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曹刿论战思维导图
第七章、了解地区
1. 第一节、东南亚
1.1. 东南亚的位置
1.1.1. 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大部分
1.1.2. 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自北向南注入印度洋) 湄南河、湄公河、红河(自北向南注入太平洋)
1.2. 东南亚的国家
1.2.1. 东南亚的火山国———印度尼西亚(东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多火山地震的原因:位于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1.3. 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自然地理特征:
1.3.1.
1.4. 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1.4.1. 东南亚地处亚洲和大洋洲,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十字路口”
1.5. 马六甲海峡
1.5.1. 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是沟通,亚洲和大洋洲、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咽喉。其重要性为:是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天然水到
1.5.2. 是连接欧洲、印度洋沿岸港口和太平洋西岸港口的重要航道。
1.5.3. 马六甲海峡———日本的海上生命线
1.6. 东南亚的资源
1.6.1. 东南亚是世界上热带经济作物的重要产地,如天然橡胶、棕油、椰子、椰油、蕉麻等。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是橡胶生产大国
1.6.2. 东南亚普遍种植的粮食作物是水稻,水稻主要分布在河流中下游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地区;泰国、越南、缅甸是重要的稻米出口国
1.6.3. 东南亚占据突出地位矿产资源:石油(印度尼西亚是重要的石油输出国,另外马来西亚和文莱也较多)、天然气、锡(泰国、马来西亚)
1.7. 中国的近邻
1.7.1. 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为老挝;花园城市为新加坡
1.7.2. 与中国陆地接壤的国家有缅甸,老挝、越南
1.7.3. 东南亚是世界上海外华人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其祖籍 为广东省、福建省
1.8. 中南半岛上城市人口分布特点
1.8.1. 多分布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地区 原因: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
2. 第二节、南亚
2.1. 南亚范围
2.1.1. 喜马拉雅山中西段和印度洋之间的广大地区
2.1.2. 东濒孟加拉湾,西临阿拉伯海
2.2. 南亚自北向南可分为三大地形区
2.2.1. 北部:喜马拉雅山脉
2.2.2. 中部:恒河平原和印度河平原
2.2.2.1. 恒河:主要流经印度洋、孟加拉国,注入孟加拉湾
2.2.2.2. 印度河:主要流经巴基斯坦,注入阿拉伯海
2.2.3. 南部:德干高原。
2.3. 南亚的地势特征是
2.3.1. 南北高、中部低
2.4. 南亚的气候
2.4.1. 主要气候类型:热带季风气候;显著特点:一年可分为雨热凉三季。
2.4.1.1. 雨季(六月到10月,盛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能够带来全年80%到90%的降水)
2.4.1.2. 凉季(11月到次年二月,盛行东北季风,凉爽宜人,气温高于同纬度的其他地区,因为北部有高大山脉的阻止冷空气侵入)
2.4.1.3. 热季(三月到五月,西南季风尚未来临,高温少雨)
2.5. 南亚 热带季风气候对南亚农业的影响
2.5.1. 有利影响:每年西南季风带来的丰沛雨水,是南亚农业生产的主要水源
2.5.2. 不利影响:容易发生旱涝灾害
2.5.3. 原因:由于西南季风竟会时间和强弱程度不一,因而降水的年际 变化大
2.6. 南亚主要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
2.6.1. 水稻:印度东北部和西部沿海地区、孟加拉国西部 小麦:西北部干旱少雨地区
2.6.2. 黄麻:恒河下游地区最广 棉花:德干高原的西部
2.7. 南亚的宗教
2.7.1. 南亚是佛教、印度教的发源地,印度主要信奉印度教、巴基斯坦以伊斯兰教为国教
2.8. 南亚的国家
2.8.1. 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临海国家);尼泊尔、不丹(内陆国);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岛国),七国均属于发展中国家
2.8.2. 印度是南亚地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首都为新德里,白色人种为主;牛的数量世界第一;电脑软件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称为该国的“旗舰产业”,著名建筑———(伊斯兰教风格)
3. 第三节、西亚
3.1. 南亚的地理位置
3.1.1. 南亚地理位置重要,又被称为“五海三洲之地”
3.1.2. 五海: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里海 三洲:亚洲、欧洲、非洲
3.2. 西亚的四个通道
3.2.1. 土耳其海峡(亚欧分界线,沟通黑海和地中海
3.2.2. 苏伊士运河(亚非分界线,沟通红海和地中海
3.2.3. 霍尔木兹海峡(波斯湾海上的唯一出口,世界上石油运输最繁忙的海峡,被称为“世界油阀”,又被称为“西方的生命线”,沟通波斯湾和阿拉伯海)
3.2.4. 直布罗陀海峡(沟通地中海和大西洋)
3.3. 石油运输线
3.3.1. 东线: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日本
3.3.2. 西线: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 西欧、美国(路程近,捷径,运量小
3.3.3. 西线: 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欧、美国(路程远,运量大)
3.4. 西亚的气候
3.4.1. 西亚地区主要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气候炎热,干燥,沙漠面积广大。所以该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干旱。
3.5. 西亚的资源
3.5.1. 在干旱的自然环境下,发展了畜牧业和灌溉农业的特色农业
3.5.2. 限制西亚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淡水资源匮乏
3.5.3. 西亚地区河流稀少的原因:西亚地区主要属于热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蒸发量大
3.5.4. 西亚主要的灌溉农业区:两河平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以色列的节水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3.5.5. 热带和亚热带绿洲农业的代表植物——枣椰树,伊拉克是著名的椰枣生产国
3.6. 西亚地区的人种与宗教
3.6.1. 西亚地区是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的发源地,三个宗教吧,耶路撒冷奉为圣城
3.6.2. 西亚地区主要是阿拉伯人的聚居地,以白色人种为主,说阿拉伯语,信仰伊斯兰教
西亚地区成为世界热点(冲突不断的原因)
1. 地理位置重要
2. 石油资源丰富
3. 淡水资源匮乏
4. 宗教矛盾尖锐(对圣城耶路撒冷的争夺)
5. 对土地资源的争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