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因学习活动本身的意义和价值所引起的动机(例:学生主动阅读而产生的动机,主要源自学生自身对阅读的兴趣和喜爱)
调整个体的动力(任务难度过大时,往往带来焦虑情绪。而焦虑对认知能力有诸多不良影响)
(1)任务难度有个体差异。
(2)根据任务性质调整自己动机。
(3)准确评价任务的难度,确定合理的目标和期望。
(1)动机水平与学习效果呈倒U型曲线。
(2)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较容易的任务 中, 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3)一般来讲,最佳水平为中等强度的动机。
学习动机不等于内部动机+外部动机这样简单的相加的关系外部动机使用不当会削弱内部动机
指因学习活动的外部后果而引起的动机(例:学生被动进行阅读而产生的动机,主要源于父母和老师的监督和驱使,学业的要求和压力,同伴的竞争和社会的期望)
1.个体兴趣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情境兴趣 2.个体兴趣影响情境兴趣的产生 3.个体兴趣属于个格特质,情境兴趣是一种基本的情绪体验
一、引导学生数树内部目标;二、设置适度挑战任务;三、提供自主性;四、呈现信信信息性的指导规则反馈评价和奖励等外在事务。
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的优劣,会影响学生的幸福感和获得。
自主需求: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选择和行动的需求。能力需求:感到自己有能力去应对外界环境要求的需求。关系需求,与他人建立信任安全的人际关系的需求。
1生理的需求与智力的需求相互联系. 2在学校中最重要的缺失需求时是和尊重。
生理,安全,归属于爱,尊重,求知与理解,审美,自我实现
1.选择行为 2.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 3.采取某种行为的频率 4.追求目标的坚持性
人的所有行为都是有意义的都有其特殊的目标这种目标来源于我,都有其特殊的目标,这种目标来源于我们的需要。
1.引发作业(相对强度) 2定向作用(方向或目标) 3.维持作用(持续性)
1.为学生提供难度适宜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多一些成功体验;
2. 给学生树立可模仿的榜样;
3. 鼓励学生,给予学生积极反馈;
4. 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情绪调节等。
1.直接经验 2.替代经验 3.言语说服 4.情绪唤起
1.自信不同,自我效能具有情景特定性;2.与自尊不同,自尊是个体对自我价值的判断
1.成功的主观估计和成功的诱因价值具有此消彼长的关系
2.当成功可能性为中等的时候,力求成功的动机最强
1.避免失败的需要(Maf) 2.失败的主观估计(Pf) 3.失败的诱因价值(lf) Taf=Maf × Pf × lf
1.成功需要(Ms) 2.成功的主观估计(Ps) 3. 成功的诱因价值(ls) Ts=Ms × Ps × ls
引起和 维持学生活动,并将该学习活动引向一定学习目标的动力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