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你的牙齿还好吗》思维导图
收下这份超具性价比的护齿锦囊,让牙齿成为健康的终身盟友吧。适合各个年龄段的读者阅读和学习。
《社会契约论》是一部政治哲学著作。它探讨的是政治权利的原理,它的主旨是为人民民主主权的建立奠定理论基础。它的问世,是时代的需要,是人类社会向前进步的产物;它正确回答了历史进程提出的问题:法国命运的航船驶向何方。
本书是“读懂中国画”丛书的又一部力作,作者田玉彬秉持“好好看画”的朴素初心,亲手修复打磨画面,力求让读者真正看到高清细节。作者总结了看懂山水画的“三把金钥匙”,简明而易用。此外,作者更以极大耐心把全卷可行道路全都描画出来,带领读者置身画中沿路深度游观,一路所见细节几无遗漏,尽数为读者做深入浅出、细致入微的解读。在深度读画的过程中,读者将重温林泉之致与山水之道,洗去尘嚣之烦,揭开束缚之壳,让高贵的心再次发亮,照亮积极向上的人生之路。
这是一篇关于《善意的魔力》思维导图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放下动机的束缚,感受行善的快乐,善良的七个关键,记得善待自己,善良的诀窍。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你的牙齿还好吗》思维导图
资深口腔科医生写给全家人的牙齿保健书
了解牙齿的基本知识
牙齿的基本结构
人一生一般会长出52颗牙
20颗乳牙和32颗恒牙
由牙冠和牙根构成
牙冠最外层是牙釉质:人体最坚硬的结构之一
牙釉质往里是牙本质:对冷、热等刺激敏感称为牙本质敏感
牙本质往里是牙髓腔:牙齿的血管和神经在此
牙齿的作用
咀嚼、帮助说话
成长阶段的象征
【5个月】萌出第一颗乳牙,是开始断奶的象征
【6岁】长出第一颗恒牙,即六龄牙,其咀嚼力最强
【12岁】长出第二颗磨牙,即十二龄牙,是进入青春期的象征
【18岁后】长出第三颗磨牙,也叫智齿,是智慧的象征
健康的晴雨表
龋齿可能是缺少矿物质、维生素引起的
牙龈疾病可能是代谢失调、肠道菌群失衡导致的
缓解压力
有时会通过一些疾病向人传达“停下”的信号
常见的牙齿问题
龋齿
预防建议
早晚刷牙清除牙菌斑,它是牙齿的头号敌人
定期洗牙:1~2次/年
发现问题时,要及时治疗
牙周病
定期洗牙清除牙结石
谨慎选择牙科产品,其中可能含有使人过敏的金属
不要吸烟,不然牙龈会硬化
注意代谢性疾病的影响,比如糖尿病会引起牙周病
死髓牙
【释义】牙髓腔中的神经和血管死了的牙齿
【治疗方案】根据医生建议选择最合适的
拔除牙齿】能保留时尽量保留
【根管治疗】治疗牙髓坏死和牙根感染的一种微创手术
与牙科产品相关的有害物质
镍合金
【镍】引发过敏
铍钴合金
【铍】致癌物质、引发过敏
【钴】引发过敏、哮喘
“死亡元素”: 氟
氟的两面性
有助于维持牙齿的结构稳定;过量会加速牙齿老化,损害大脑功能
【注意】人体对其需求量极低,天然氟通过饮食可获得
如何对待含氟牙膏
8岁以下尽量不使用;3岁以下不要使用
银汞合金
【汞】损害神经系统,比如导致人记忆力下降、听觉丧失等
内分泌干扰物
·比如某些牙科产品中的双酚A、三氯生,它们会扰乱激素系统
人生每个阶段如何保持牙齿健康
给0~3岁宝宝的护齿建议
出生两周后,哺乳方式逐渐采用竖抱式哺乳
萌牙后添加辅食:从泥状逐渐过渡到块状
1岁前避免摄入麸质、少吃白糖
不喝果汁,而是喝水
萌牙后,甚至更早开始清洁牙齿
不用牙膏,避免误食
牙齿检查:每4个月一次
给3~6岁孩子的护齿建议
早上孩子自己刷牙,晚上父母帮其刷牙
选择刷毛非常软的电动牙刷
牙齿检查:每6个月一次
给6~12岁孩子的护齿建议
刷牙时,牙刷要再往口腔深处伸一点
小心磕伤下巴影响颌骨生长
给12~18岁青少年的护齿建议
如果做正畸,提前多咨询几位专业医生
避免饮酒和吸烟
可以开始使用牙线
剧烈运动时佩戴护齿器
给成年人的护齿建议
学会减压:压力诱发龋齿
少摄入酸性食物,比如可乐;喝时用吸管、喝完漱口
牙齿检查:每6个月或12个月一次
治疗时,尽可能保留牙齿,再好的假牙也比不上真牙
清洁牙齿的建议
刷牙方法
【旋转式刷牙法】竖向旋转着刷
刷牙时长
3分钟以上
早晚刷牙
早上饭前刷,晚上睡前刷
【饭后不宜马上刷牙】可先用冲牙器清洁,30分钟后再刷
牙刷选择
小刷头、刷毛软硬适中
电动牙刷:刷1分钟相当于手动刷3分钟
牙线&冲牙器的使用
用于饭后清除食物残渣
是刷牙的补充,而非替代
漱口水能不能用
不宜每天使用,不然会影响口腔菌群平衡
使用建议:根据牙医的处方短期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