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财务指标定义
描述公司财务指标的定义及计算公式,从资产规模角度考察了公司的盈利能力,如总资产利润率、固定资产利润率等,揭示了公司资产规模与盈利能力之间的关系。列出了销售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营业利润增长率等关键指标,这些指标直观地展现了公司的增长速度和成长性。还关注了公司的偿债能力,包括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
编辑于2024-06-08 14:33:40财务指标
盈利能力
营业盈利能力
营业毛利率
营业毛利额与主营业务收入之间的比率。通俗的讲,营业毛利率是用以反映企业每一元营业收入中含有多少毛利额,它是净利润的基础。营业毛利率用于对企业获利能力的分析
计算公式为:营业毛利率=营业毛利额/主营业务收入 X100%
销售净利率
是指企业实现净利润与销售收入的对比关系,用以衡量企业在一定时期的销售收入获取的能力。该指标反映能够取得多少营业利润。该指标反映每一元销售收入带来的净利润的多少,表示销售收入的收益水平。
计算公式: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
成本费用利润率
成本费用利润率是企业一定期间的利润总额与成本、费用总额的比率。该指标表明每付出一元成本费用可获得多少利润,体现了经营耗费所带来的经营成果。该项指标越高,利润就越大,反映企业的经济效益越好
计算公式: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
资产盈利能力
流动资产利润率
衡量企业流动资产使用效率的一个重要指标,它表示的是企业当期实现的净利润与平均流动资产总额的比率。这个指标综合反映了企业流动资产的管理效果
计算公式:流动资产利润率 = 净利润 / 平均流动资产 × 100%,其中平均流动资产的计算公式为:(期初流动资产 + 期末流动资产)÷ 2
固定资产利润率
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实现的利润占其固定资产价值的百分比。这个指标可以帮助评估企业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即企业如何有效地利用其固定资产来产生利润
计算公式为:固定资产利润率=利润总额/固定资产平均余额*100%
总资产利润率
代表的是一种企业利用资金进行盈利活动的基本能力,这一比率多应用于讨论企业资产负债的情况,由资产负债表中可以提取并计算出来。由此衍生了多个衡量企业经营方面的利润率指标,如税前利润率、净利润率、毛利率等
计算公式:总资产利润率=利润总额 / 资产平均总额
总资产
总资产净利率
指公司净利润与平均资产总额的百分比。该指标反映的是公司运用全部资产所获得利润的水平,即公司每占用1元的资产平均能获得多少元的利润。该指标越高,表明公司投入产出水平越高,资产运营越有效,成本费用的控制水平越高。体现出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
计算公式:总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100%,其中平均资产总额=(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 ÷ 2
总资产报酬率
又称资产所得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内获得的报酬总额与资产平均总额的比率。它表示企业包括净资产和负债在内的全部资产的总体获利能力,用以评价企业运用全部资产的总体获利能力,是评价企业资产运营效益的重要指标
计算公式:总资产报酬率=息税前利润/资产平均总额X100%
资本盈利能力
所有者权益利润率
企业净收益与权益资金(平均数)的比值,反映了投资获利能力。
计算公式:权益资金利润率 = 经济利润 ÷ 平均所有者权益
资本保值增值率
资本保值增值率反映了企业资本的运营效益与安全状况
计算公式:期末所有者权益 ÷ 期初所有者权益 × 100%
第二计算公式:扣除客观因素后的期末所有者权益 ÷ 期初所有者权益 × 100%
净资产收益率(ROE)
又称股东权益收益率,是净利润与平均股东权益的百分比,是公司税后利润除以净资产得到的百分比率,该指标反映股东权益的收益水平,用以衡量公司运用自有资本的效率。指标值越高,说明投资带来的收益越高。所有者权益又称净资产,是指公司总资产中扣除负债所余下的部分,是指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之和,代表了股东对企业的所有权,反映了股东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
计算公式1: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所有者权益
计算公式2: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其中平均净资产=(年初净资产+年末净资产)/2
计算公式3: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年度末股东权益(所有者权益)×100%
计算公式4:净资产收益率(ROE)=净利润/净资产=销售利润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上市公司资本盈利能力
每股收益
每股盈利(EPS),又称每股税后利润、每股盈余,指税后利润与股本总数的比率。是普通股股东每持有一股所能享有的企业净利润或需承担的企业净亏损
计算公式1: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 ÷ 当期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
计算公式2:净利润 ÷ 股数 = [(息税前利润-利息)×(1-所得税税率)-优先股股利] ÷ 普通股股数
市盈率
市盈率(Price Earnings Ratio,简称P/E或PER),也称“本益比”、“股价收益比率”或“市价盈利比率(简称市盈率)”。市盈率是指股票价格除以每股收益(每股收益,EPS)的比率。或以公司市值除以年度股东应占溢利
计算公式:普通股每股市场价格÷普通股每年每股盈利
普通股权报酬率
普通股股东的投资回报率,它是从普通股东的角度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这个比率越高,说明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普通股股东可得的收益也越多,或者用于扩大再生产的潜力越大
计算公式:(净利润 - 优先股股利)÷ 普通股权益平均额
每股净资产
股东权益与总股数的比率,这一指标反映每股股票所拥有的资产现值。每股净资产越高,股东拥有的每股资产价值越多;每股净资产越少,股东拥有的每股资产价值越少。通常每股净资产越高越好
计算公式为:每股净资产= 股东权益总额 /股本总股数
市净率
Price-to-Book Ratio,简称P/B PBR,指的是每股股价与每股净资产的比率。 市净率可用于股票投资分析,一般来说市净率较低的股票,投资价值较高,相反,则投资价值较低
计算公式:市净率=(P/BV)即:每股市价(P)/每股净资产(Book Value)
股票获利率
一是股利收入;二是股票本身市价上升而导致的利得
计算公式1:股票获利率=普通股每股股利÷普通股每股市价×100%
计算公式2:股票获利率=(普通股每股股利+每股市场利得)÷普通股每股市价×100%
运营能力
流程资产营运能力
流动资产周转率
企业一定时期内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同平均流动资产总额的比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是评价企业资产利用率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对该指标的对比分析,可以促进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充分利用流动资产
计算公式: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平均流动资产总额,其中平均流动资产总额=(流动资产年初数+流动资产年末数)/2
流动资产周转天数
流动资产周转速度以时间形式表示的,是指企业的流动资产每周转一次所需要的时间。它也是反映企业流动资产周转速度的重要指标
计算公式:流动资产周转天数=360/(销售收入/平均流动资产余额),其中平均流动资产余额=(期初流动资产+期末流动资产)/2
存货周转
存货周转率
企业一定时期营业成本(销货成本)与平均存货余额的比率,用于反映存货的周转速度,即存货的流动性及存货资金占用量是否合理,是衡量企业投入生产、存货管理水平、销售收回能力的综合性指标
计算公式:销售(营业)成本÷平均存货,其中平均存货=(年初存货+年末存货)÷2
存货周转天数
表示存货的变现速度,即企业从取得存货开始,至消耗、销售为止所经历的天数。周转天数越少,说明存货变现的速度越快,企业资金占用在存货的时间越短,存货管理工作的效率越高
计算公式: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率(次)=360÷(销售成本÷平均存货)。其中,平均存货=(年初存货+年末存货)÷2
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周转率
是衡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效率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应收账款转化为现金的速度
计算公式:赊销收入净额 / 平均应收账款余额,其中赊销收入净额 = 赊销收入 - 赊销退回 - 赊销折让 - 赊销折扣。平均应收账款余额 = (应收账款期初余额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 / 2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是指企业从取得应收账款的权利到收回款项、转换为现金所需要的时间。 是应收账款周转率的一个辅助性指标,周转天数越短,说明流动资金使用效率越好。是衡量公司需要多长时间收回应收账款,属于公司经营能力分析范畴
计算公式: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率
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周转率
称固定资产利用率,是企业销售收入与固定资产净值的比率。固定资产周转率表示在一个会计年度内,固定资产周转的次数,或表示每1元固定资产支持的销售收入
计算公式:固定资产周转率 = 营业收入 / 平均固定资产净值,其中固定资产平均净值=(期初净值+期末净值)÷2
固定资产周转天
固定资产利用率
计算公式:固定资产周转天数 = 360 ÷ 固定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
总资产周转率
企业一定时期的销售收入净额与平均资产总额之比,它是衡量资产投资规模与销售水平之间配比情况的指标
计算公式:总资产周转率(次)=营业收入净额/平均资产总额
总资产周转天
计算公式:总资产周转天数=365/总资产周转率(次)
偿债能力
短期偿债能力
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的比率,用来衡量企业流动资产在短期债务到期以前,可以变为现金用于偿还负债的能力。一般说来,比率越高,说明企业资产的变现能力越强,短期偿债能力亦越强;反之则弱。一般认为流动比率应在2:1以上,表示流动资产是流动负债的两倍,即使流动资产有一半在短期内不能变现,也能保证全部的流动负债得到偿还。
计算公式:流动比率=流动资产合计/流动负债合计*100%
速率比率
企业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速动资产是企业的流动资产减去存货和预付费用后的余额,主要包括现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等项目
计算公式: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其中:速动资产=流动资产-预付账款-存货
现金比率
在企业因大量赊销而形成大量的应收账款时,考察企业的变现能力时所运用的指标
计算公式:现金比率=(货币资金+有价证券)÷流动负债
长期偿债能力
盈利能力角度
利息保证倍数
称为已获利息倍数,是企业生产经营所获得的息税前利润(EBIT)与利息费用之比。这一指标是衡量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重要标志,反映了企业支付利息费用的能力。利息保障倍数越大,说明企业支付利息费用的能力越强,债权人的利益保障程度越高
计算公式:利息保障倍数 = EBIT / 利息费用。其中,EBIT代表息税前利润
债务本息保证倍数
指企业一定时期息税前利润与还本付息金额的比率,它反映出现金流入量对财务需要(现金流出)的保证程度,通常用倍数来表示
计算公式:债务本息保证倍数 = 息税前正常营业利润 / (利息费用 + 年度还本额 / (1 - 所得税))
固定费用保证倍数
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它考虑了租赁费用等固定费用支出后形成的。这个指标至少要等于1,否则说明企业无力偿还到期的长期债务
计算公式为:固定费用保障倍数 = 扣除固定费用和企业所得税之前的盈利数 ÷ 固定费用
资产规模角度
资产负债率
举债经营比率,它是用以衡量企业利用债权人提供资金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以及反映债权人发放贷款的安全程度的指标,通过将企业的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相比较得出,反映在企业全部资产中属于负债比率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负债总额:指公司承担的各项负债的总和,包括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资产总额:指公司拥有的各项资产的总和,包括流动资产和长期资产
所有者权益比率
企业所有者权益与资产总额的比率,所有者权益比率越大,负债比率越小,企业的财务风险也就越小,因此,所有者权益比率是衡量一个企业长期财务状况和长期偿债能力的一个指标
计算公式:所有者权益比率=所有者权益/资产总额
产权比率(净资产负债率)
称为债务股权比率,反映由债权人提供的资本与股东提供的资本的相对关系,反映证券经营机构的基本财务结构是否稳定。净资产负债率高,是一种高风险、高回报的财务结构;净资产负债率低,则是一种低风险、低回报的财务结构
计算公式净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 ÷ 净资产总额 (所有者权益)× 100﹪
证券公司计算公式:净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代买卖证券款-受托资金) ÷ 年末净资产× 100%
增长能力
股东权益
股东权益增长率
用于评价企业的发展潜力和资本积累能力,反映了企业每年从税后利润中保留的数额与股东权益总额的比例关系。换句话说,它表示了企业从每年所获得的税后利润中,扣除股利发放数额后留存于股东权益的部分(即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之和)占全部股东权益总额的百分比。这个比例关系显示了该企业当年度股东权益增长的速度
计算公式:股东权益增长率=(税后利润-股利发放数)/平均股东权益×100%
三年资本平均增长率
三年资本平均增长率表示企业资本连续三年的积累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的持续发展水平和发展趋势
计算公式:三年总资产平均增长率=(第三年总资产-第一年总资产)÷第一年总资产÷3×100%
总资产增长率
企业年末总资产的增长额同年初资产总额之比。本年总资产增长额为本年总资产的年末数减去本年初数的差额,它是分析企业当年资本积累能力和发展能力的主要指标,反映企业本期资产规模的增长情况
计算公式:总资产增长率=本年总资产增长额/年初资产总额×100%,其中:本年总资产增长额=年末资产总额-年初资产总额
销售增长率
企业本年销售收入增长额同上年销售收入总额之比。本年销售增长额为本年销售收入减去上年销售收入的差额,它是分析企业成长状况和发展能力的基本指标,是评价企业成长状况和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
计算公式:销售增长率=(本年销售额-上年销售额)÷上年销售总额
收益增长率
净利润增长率
指企业当期净利润比上期净利润的增长幅度,指标值越大代表企业盈利能力越强,它指利润总额减所得税后的余额,是当年实现的可供出资人(股东)分配的净收益,也称为税后利润。它是一个企业经营的最终成果,净利润多,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好;净利润少,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差,它是衡量一个企业经营效益的重要指标
计算公式:净利润增长率=(当期净利润-上期净利润)/上期净利润*100%
营业利润增长率
营业利润增长率又称销售利润增长率,其是企业本年营业利润增长额与上年营业利润总额的比率,它反映企业营业利润的增减变动情况
计算公式:营业利润增长率(销售利润增长率)=本年营业利润增长额/上年营业利润总额×100%,其中:本年营业利润增长额=本年营业利润总额-上年营业利润总额
三年利润平均增长率
一个重要的财务指标,用于衡量企业利润连续三年的增长情况,从而反映企业的发展潜力和盈利能力
计算公式:三年利润平均增长率 = ([年末利润总额 ÷ 三年前年末利润总额)^(1/3) - 1] ×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