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建筑材料》
这是一个关于《建筑材料》的思维导图,总结了墙体材料与屋面材料、建筑砂浆、混凝土、水泥、气硬性无机胶凝材料、材料基本性质等详细内容,知识点系统全面,无需死记硬背,框架式结构清晰明了,轻松掌握知识点,有需要的小伙帮赶紧收藏下来吧!
编辑于2024-06-16 19:51:08这是一个关于土木工程测量第二章水准测量的思维导图,涵盖了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方法、设备以及应用等多个方面。水准测量设备:主要包括DS3水准仪、三脚架和水准尺。其中,水准仪是测量的核心工具,三脚架用于稳定水准仪,而水准尺则是用于读取高差的。水准测量方法:基本步骤包括安置仪器、粗略整平(粗平)、瞄准水准尺、精确置平(精平)和读数。结构清晰,内容丰富,为读者提供了关于水准测量的全面指导。
这是一个关于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的思维导图,解释了比例尺的表示方法和分类,包括国家标准下的比例尺范围,从1:5千到1:100万。详细介绍了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和地物的表示方法。地形图图式部分则讨论了不同比例尺下使用的符号和尺寸的变化。还探讨了地物地貌在地形图上的表示方法,特别是线形符号的应用,并解释了测图比例尺大小对地图绘制中符号使用的影响。还涉及了地形图测绘的内容,包括地貌的测绘、地物的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的步骤和方法,以及地形图的修测和整饰工作。
主要介绍了测量学的基本概念、任务、作用以及主要内容。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确定地面点的坐标(位置)的学科。也可以理解为研究三维空间中各种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方向和其分布的学科。测量学的主要目的是如何量测地球或地球局部区域的形状、大小,以及地球表面各种物体的形状及其空间位置,并将量测结果用数据和图形表示出来。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这是一个关于土木工程测量第二章水准测量的思维导图,涵盖了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方法、设备以及应用等多个方面。水准测量设备:主要包括DS3水准仪、三脚架和水准尺。其中,水准仪是测量的核心工具,三脚架用于稳定水准仪,而水准尺则是用于读取高差的。水准测量方法:基本步骤包括安置仪器、粗略整平(粗平)、瞄准水准尺、精确置平(精平)和读数。结构清晰,内容丰富,为读者提供了关于水准测量的全面指导。
这是一个关于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的思维导图,解释了比例尺的表示方法和分类,包括国家标准下的比例尺范围,从1:5千到1:100万。详细介绍了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和地物的表示方法。地形图图式部分则讨论了不同比例尺下使用的符号和尺寸的变化。还探讨了地物地貌在地形图上的表示方法,特别是线形符号的应用,并解释了测图比例尺大小对地图绘制中符号使用的影响。还涉及了地形图测绘的内容,包括地貌的测绘、地物的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的步骤和方法,以及地形图的修测和整饰工作。
主要介绍了测量学的基本概念、任务、作用以及主要内容。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确定地面点的坐标(位置)的学科。也可以理解为研究三维空间中各种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方向和其分布的学科。测量学的主要目的是如何量测地球或地球局部区域的形状、大小,以及地球表面各种物体的形状及其空间位置,并将量测结果用数据和图形表示出来。
A5 建筑材料
一、材料基本性质
建筑材料的组成和结构
我国三大材料
水泥
钢材
木材
建筑材料标准
ISO——国际标准
ASTM——美国材料试验学会标准
BS——英国标准
DIN——德国工业标准
NF——法国标准
JIS——日本工业标准
GB——中国国家标准
JG——建工行业标准
按化学组成分类
无机材料
非金属材料
天然石材
毛石、料石、石板、碎石、卵石、砂
烧土制品
黏土砖、黏土瓦、陶器、瓷器
玻璃及熔融制品
玻璃、玻璃棉、矿棉、铸石
胶凝材料
气硬性
石膏、石灰、菱苦土、水玻璃
水硬性
水泥
砂浆及混凝土
硅酸盐制品
灰砂砖、硅酸盐砌块
金属材料
黑色金属(Fe)
铁、钢
有色金属
铝、铜及其合金
有机材料
植物质材料
木材、竹材
沥青材料
石油沥青、煤沥青
合成高分子材料
塑料、合成橡胶、胶粘剂
复合材料
金属-非金属
钢纤混凝土、钢筋混凝土
无机非金属-有机
玻纤增强塑料、聚合物混凝土、沥青混凝土、人造石、玻璃钢(玻璃纤维增强塑料)
金属-有机
PVC涂层钢板、轻质金属夹芯板、铝塑板
材料结构按尺度分3个层次
微观结构
原子-分子尺度,电子显微镜尺度,分辨程度达1Å=10^-10m
亚微观(细观)结构
光学显微镜尺度
宏观结构
目测或放大镜尺度
固态物质按微观质点排列特征分类
晶体结构
性质
宏观上多呈现各向同性
受外力可发生弹性变形
具有一定的熔点
按结合力不同分类
原子晶体
中性原子以共价键结合,如石英
离子晶体
正负离子以离子键结合,如NaCl
分子晶体
以范德华力(分子间力)结合,如冰、干冰
金属晶体
以金属阳离子为晶格,由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间的金属键结合,如铁、铝
非晶体结构
玻璃体(无定形体)
原子呈完全无序排列
无固定熔点,化学活性较高
各向同性,导热性无方向差异
导热性较晶体材料低,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
代表材料:玻璃、火山灰、矿棉、岩棉、粒化高炉矿渣
胶体
胶体多具有良好的吸附力和较强的粘结力
硅酸盐水泥主要水化物的最后形式为干凝胶体
代表材料:固体沥青、固化后的水玻璃、水泥石中的水化硅酸钙
宏观结构对材料性质的影响
密实性
密实性好的材料,强度大、硬度大、吸水率小、耐磨、抗渗、抗冻,但隔热性能差
空隙特征
包括内部空隙的分布情况和连通状况
多孔材料绝热性好,但吸水性大、抗冻性较差,一般强度较低
宏观构造形式
松散的粒装材料,如陶粒、膨胀珍珠岩等适于作绝热材料
密实的粒装材料,如砂子、石子适于作混凝土集料,承载性能好
按构造形式分类
堆聚结构-混凝土
层状结构-胶合板
纤维结构-玻璃纤维、聚丙烯纤维
散粒结构-砂石骨料
按密实度分
致密结构-玻璃、石材、金属、塑料
多孔结构-加气混凝土、泡沫玻璃
微孔结构-黏土砖、石膏制品
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
物理性质
各种密度
密度
密度——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m-材料在干燥状态下的质量,V-干燥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不包括空隙在内的体积)
测定有空材料的绝对密实体积时,须将材料磨成细粉,干燥后用李氏瓶(排液置换法)测定
表观密度
表观密度——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V0-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包含内部空隙的体积
材料的表观密度大小与其含税情况有关,含水情况应予以注明
通常材料的表观密度是指气干状态下的表观密度
对于砼和泡沫塑料只能测表观密度,无密度概念
堆积密度
仅适用于散粒材料(粉状或粒状)
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近似密度
常用建筑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及堆积密度
孔隙率与空隙率
孔隙率
孔隙率(P)是指材料中空隙体积占总体积的比例
孔隙率大小反映材料的致密程度
材料中固体体积占总体积的比例,称为密实度(D),D=1-P
孔隙率越大,强度越低
空隙率
空隙率(P')是指散粒材料在某堆积体积中,颗粒之间的空隙体积占总体积的比例
空隙率大小发硬了散粒材料的颗粒互相填充的致密程度
混凝土中,空隙率可作为控制砂石级配及计算混凝土砂率的依据
空隙率由大到小排序——泡沫塑料(95%~99%)>木材>轻质混凝土>普通烧结砖>普通混凝土>石灰岩>花岗岩
与孔隙率及空隙特征有关的性质
强度
吸水性
抗冻性
抗渗性
导热性
耐水性与之无关
亲水性与憎水性
亲水性——能被水润湿的性质
亲水材料
天然石
砖
混凝土
钢材
木材
大多数建材
憎水性——不能被谁润湿的性质
憎水材料
沥青
某些油漆
石蜡
憎水性材料有较好的防水效果
吸水性与吸湿性
吸水性
吸水性是材料在水中能吸收水分的性质
吸水率——材料吸水饱和后吸入水的质量占材料干燥质量或材料体积的百分率;工程一般采用质量吸水率
吸水率从大到小排序——木材或其他轻质材料(常>100%)>黏土砖(8%~20%)>普通混凝土(2%~3%)>花岗岩等致密岩石(0.5%~0.7%)>钢铁、玻璃(一般为0)
吸水性相关因素
材料亲水性、憎水性
材料空隙率大小
材料空隙特征
细微连通孔隙、空隙率越大,吸水率越大;封闭空隙,粗大开口空隙,吸水率均较小;有很多微小开口空隙的亲水材料,其吸水性特别强
吸湿性
吸湿性是材料在潮湿空气中吸收水分的性质,常用含水率表示
耐水性
耐水性——材料长期在饱和水作用下不破坏,其强度也不显著降低的性质
耐水性用软化系数(K)表示
K=(材料在吸水饱和状态的抗压强度)/(材料在干燥状态下的抗压强度)
K越小,耐水性越差
经常处于水中或受潮严重的重要结构物的材料,K宜≥0.85
受潮矫情或次要结构物的材料,K宜≥0.75
抗渗性
抗渗性(不透水性)——材料抵抗压力水渗透的性质
抗渗性用渗透系数(k)表示
k=Qd/AtH
k——渗透系数(cm/h)
Q——渗水量(cm³)
d——试件厚度
H——静水压力水头(cm)
t——渗水时间(h)
A——渗水面积
渗透系数越大,表明材料渗透的水量越多,抗渗性越差
抗渗性也用抗渗等级(Pn)表示
以规定的试件在标准试验方法下所能承受的最大水压力确定
n为该材料所能承受的最大水压力的0.1MPa的倍数(P6=0.6MPa)
抗渗性好坏与材料空隙率及空隙特征有关
孔隙率较大且是开口连通孔隙的材料,其抗渗性较差
抗冻性
抗冻性——材料在吸水饱和状态下,能经受多次冻融循环作用而不破坏,强度也无显著降低的性质
用抗冻等级Fn和抗冻标号Dn表示,n为最大冻融次数
抗冻性高低决定因素
材料孔隙中被水充满的程度
材料对因水分结冰体积膨胀所产生的的压力的抵抗能力
抗冻性良好的材料,对抵抗大气温度变化、干湿交替等风化作用的能力通常也较强
水在结冰时体积约增大9%
导热性
导热系数影响因素
材料的组成与结构
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
无机材料>有机材料
晶体材料>非晶体材料
孔隙率
孔隙率大,导热系数小
孔隙特征
细小孔隙<粗大孔隙
闭口孔隙<开口孔隙
因前者避免了对流传热
含水情况
材料含水或含冰时,导热系数会急剧增大
力学性质
强度与等级
强度通常采用破坏性试验来测定
抗压极限强度从小到大排序——普通黏土砖(5~20MPa)<松木顺纹(30~50MPa)<普通混凝土(10~60MPa)<花岗岩(100~250MPa)<建筑钢材(240~1500MPa)
弹性与塑性
脆性与韧性
脆性材料
拉压比很小(抗拉强度明显低于抗压强度)
不能承受振动和冲击荷载,只适于用作承压构件
如混凝土、玻璃、砖石等
韧性材料
承受动荷载(冲击、振动等)的结构物,所用材料应具有较高韧性
如钢材(软钢)、木材等
硬度
硬度是材料抵抗较硬物压入其表面的能力
测试方法
石料——刻痕法或磨耗
金属、木材及混凝土等——压痕法
矿物——刻划法
表示方法
矿物硬度——分10级,最硬10级为金刚石,最软1级为滑石及白垩石
布氏硬度(HB)——常用来表示塑料、橡胶及金属等材料的硬度
化学性质
材料的受腐蚀情况,用重量变化率测定
花岗石为耐盐酸材料
耐久性
耐磨性相关因素
硬度
强度
内部构造
燃烧性能
用“氧指数法”测定
绿色建筑材料
绿色建筑中,可再循环材料站所用建筑材料总重量的百分比(总分10分)
住宅6%,公建10%——得3分
住宅10%,公建15%——得6分
绿色建材包括
预拌混凝土
清水混凝土
预拌砂浆
高强度钢材
可快速再生的天然材料——从栽种到收获周期<10年
材料生产过程中,排放二氧化碳量、消耗能源量,由高到低排序——铝材>钢材>建筑玻璃、建筑卫生陶瓷>水泥>实心黏土转>木材制品>混凝土砌块
“节材与绿色建材”控制项
不得采用建筑体型严重不规则的结构
建筑中无大量装饰性构件
现浇砼应采用预拌砼,建筑砂浆采用预拌砂浆
二、气硬性无机胶凝材料
石灰
石灰包括
生石灰(块灰)
呈块状,体积<原来的石灰岩
分类
钙质生石灰(MgO≤5%)
熟化块,发热量高,体积膨胀率大,产浆量较高
硬化快,收缩性大,干硬后强度和硬度较低
镁质生石灰(MgO>5%)
熟化慢,发热量低,膨胀率小,产浆量较低
硬化满,收缩性小,干硬后强度和硬度较高
技术指标(生Mg渣C浆)
CaO+MgO含量
含渣量
CO2含量
产浆量
特性
粉末越多,质量越差
越快干,强度越高,但韧性差、价格低
密度>石膏,价格<石膏
磨细生石灰粉
消石灰粉
分类
钙质消石灰粉
镁质消石灰粉
白云石消石灰粉
技术指标(消Mg游体细)
CaO+MgO含量
游离水含量
体积安定性
细度
水硬性石灰
石灰质量等级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生石灰熟化
生石灰加水消解成熟石灰,该过程放热量大,体积急剧膨胀
过火石灰熟化慢,为消除危害,须将石灰浆在贮存坑中放置2周以上(陈伏)
袋装石灰(石灰粉)也使用前也需陈伏
石灰浆硬化
过程
1. 结晶作用
游离水蒸发,Ca(OH)2结晶
2. 碳化作用
与空气中的CO2生成CaCO3
硬化石灰浆体强度一般不高,强度增长慢,受潮后更低
硬化过程中体积收缩大,通常需加入砂子、纸筋等,防止收缩开裂
石灰的应用
配制石灰砂浆、石灰乳
石灰砂浆可用于砌筑、抹面;石灰乳可用作涂料
配制石灰土、三合土
石灰土——石灰+黏土
三合土——消石灰+黏土+碎砖/砂石/炉渣
三七灰、二八灰指灰土比
烧制灰砂砖、碳化石灰板
建筑石膏(熟石膏)
生产
原料时天然二水石膏(CaSO4·2H2O)(软石膏、生石膏),经煅烧(107~170℃)、磨细,可得β型半水石膏,即建筑石膏(熟石膏)
制备条件与产物
107~170℃煅烧——β型半水石膏
190℃煅烧——模型石膏,细度和白度均>建筑石膏
二水石膏置于0.13MPa、124℃的过饱和蒸汽条件下蒸炼,或置于某些盐溶液中煮沸——α型半水石膏(高强石膏),较密实、晶粒较粗
400~500℃或高于800℃煅烧——地板石膏,凝结、硬化较慢,硬化后强度较高,耐磨性级耐水性较好
水化
建筑石膏加水,溶解、水化生成二水石膏
凝结硬化
初凝——浆体开始失去流动性
终凝——完全失去可塑性
技术指标
细度
0.2mm方孔筛筛余≤10%
凝结时间
初凝≥3min,一般3~5min
终凝≤30min,一般20~30min
2h强度
抗折(MPa)
≥3.0
≥2.0
≥1.6
建筑石膏按照2h抗折强度分为3.0、2.0、1.6三级
抗压
=抗折x2
特性
凝结硬化快
达到完全硬化约需1周
硬化后体积微膨胀(约1%)
硬化产物饱满,不出现裂纹
硬化后空隙率大(50%~60%)
强度较低,表观密度较小,导热性较低,吸声性较强,吸湿性较强
耐水性与抗冻性较差
硬化后尺寸稳定
最大吸水率时,伸缩率约为1‰
硬化后抗火性好(因含有大量结晶水),耐热性差
制品本身为不燃材料
使用温度宜≤65℃,以免水分蒸发影响强度
应用
室内抹灰、粉刷
生产各种石膏板和多孔石膏制品
石膏中掺加轻质填充料,可减轻石膏板表观密度,并降低导热性
锯末
陶粒
膨胀蛭石
炉渣
不宜用普通砂
石膏板推荐尺寸
宽度——600,900,1200
长度——1800~3600范围内,递增量为100
厚度——9.5,12.5,15
普通纸面石膏板用于相对湿度常>70%的环境时,必须采取相应防潮措施
制作模型、雕塑
制作吸声板、装饰板
作为装饰涂料的填料
人造大理石
石膏贮运时应注意防潮;贮存3个月后,强度将降低30%左右
水玻璃(泡花碱)
水玻璃基本性质
能溶于水的碱金属硅酸盐,建筑上常用硅酸钠(Na2O·nSiO2)与硅酸钾(K2O·nSiO2)
n被称为水玻璃的模数
模数越大,水玻璃黏度越大,但较难溶于水,较易分解、硬化
常用水玻璃模数为2.0~3.5
液体水玻璃中加入尿素,在不改变黏度的情况下,可提高粘结力25%左右
水玻璃硬化
液体水玻璃在空气中吸收CO2,形成无定型硅酸,并逐渐干燥而硬化
水玻璃硬化过程进行很慢,厂家如硬化促进剂氟硅酸钠Na2SiF6,适宜掺入量为水玻璃质量的12%~15%
氟硅酸钠掺量过多,会使凝结过快影响施工,且渗透性大,影响强度
特性和应用弱点:氟碱膏速
良好的粘结能力,硬化时析出硅酸凝胶可堵塞毛细孔隙而防止水渗透
可涂刷于黏土砖及混凝土制品表面,提高表层密实度与抗风化能力
不能涂刷石膏制品,因反映生产硫酸钠,在制品空隙中结晶,体积显著膨胀导致破坏
硬化后有良好的耐酸、耐火性
不耐氢氟酸
可配置耐酸、耐热砂浆与混凝土
可作为化学注浆材料来加固地基
模数为2.5~3的液体水玻璃与CaCl2溶液轮流压入地层中
配置建筑涂料级防水剂
与水泥砂浆调和,用来堵漏
掺入量为0.7倍水泥质量,2min即初凝
不宜调配水泥防水砂浆或防水混凝土用作屋面或地面防水层,因其凝速过快
禁止直接铺设在水泥砂浆或普通户凝土基层上
耐碱性差
为提高耐水性,常用中等浓度的酸对已硬化的水玻璃进行酸洗处理,水玻璃转变为硅酸凝胶
施工温度≥10℃
菱苦土
菱苦土基本性质与生产
菱苦土为白色或浅黄色粉末,主要成分为MgO
制备菱苦土料浆时不用水拌和(因凝结满,硬化后强度低),二用氯化镁、硫酸镁、氯化铁等盐溶液拌和
拌和溶液以氯化镁(MgCl2·6H2O)为最好,称为氯氧镁水泥,硬化后强度可达40~60MPa但吸湿性大,耐水性差
氯化镁与氯氧镁水泥的适宜重量比为0.55~0.6
施工时气温宜为10~30℃(气温低会减慢硬化)
不得浇水养护
特性和应用
与植物纤维粘结性很好,且碱性较弱,不会腐蚀植物纤维(但会腐蚀普通玻璃纤维)
制造木屑板、慕斯版和氯氧镁水泥木屑地面
氯氧镁水泥地面保温性好,无噪声、不起灰、弹性良好、防火、耐磨
宜用于纺织车间级民用建筑等,但不适用于经常受潮、遇水和遭受酸类腐蚀的地方
三、水泥
分类
按用途和性能分类
通用水泥——一般建筑工程用
专用水泥
特种水泥
按主要水硬性物质分类
硅酸盐水泥
铝酸盐水泥
硫铝酸盐水泥
硅酸盐水泥(波特兰水泥)
材料组成
硅酸盐水泥熟料
0~5%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
适量石膏(CaSO4·2H2O)——缓解水泥凝结,便于施工
分类
I型硅酸盐水泥(P·I)——不掺加混合材料
II型硅酸盐水泥(P·II)——掺加≤水泥质量5%的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
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
硅酸三钙(C3S)
硅酸二钙(C2S)
铝酸三钙(C3A)
铁铝酸四钙(C4AF)
硅酸钙占绝大部分提高C3S、C3A含量,凝结硬化快,早强,可得快硬水泥降低C3S、C3A含量,提高C2S含量,可得低热水泥生产高强水泥时,应优先掺入硅灰(5%~10%)
硅酸盐水泥的硬化凝结
水泥水化温度
低于5℃时,水化硬化大大减慢
低于0℃时,水化反应基本停止,且水结冰时还会破坏水泥石结构
湿度
干燥缺水环境,水泥水化不能正常进行
硬化后的水泥石组成
水泥水化产物
未水化完的水泥颗粒
孔隙
水
水泥水化、凝结、硬化相关因素
水泥矿物组成
水泥细度
拌合水量(水灰比)
养护条件:温度和湿度
养护龄期
养护时间(硬化时间)
石膏掺量
瞬凝原因——C3A含量高解决方式——掺加石膏
外加剂
水泥凝结时间影响因素
熟料中C3A含量高、石膏掺量不足,使水泥快凝
水泥细度越细,水化作用越快,凝结越快
水灰比(水胶比)越小,凝结时温度越高,凝结越快
混合材料掺量大、水泥过粗等,都会使水泥凝结变慢
硅酸盐水泥的技术性质
影响水泥性质的主要指标
细度
硅酸盐水泥和普通水泥——用比表面积表示,应≥300㎡/kg
其他通用水泥——0.08mm(80μm)方孔筛筛余≤10%
标准筛为4900孔/c㎡
细度越细,早强越高,凝结硬化速度越快,水泥成本越高,越易受潮,硬化收缩越大
凝结时间
初凝时间:加水——开始失去可塑性
终凝时间:加水——完全失去可塑性并开始产生强度
水泥凝结时间以标准稠度水泥净浆,用标准维卡仪测定
标准稠度水泥净浆:在标准维卡仪上,试杆沉入净浆并距底板6mm±1mm时的水泥净浆
硅酸盐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24%~30%(占水泥质量)
水泥凝结时间标准
初凝——通用水泥≥45min
终凝
硅酸盐水泥——≤6.5h(390min)
其他通用水泥——≤10h(600min)
体积安定性
水泥加水硬化后体积变化的均匀性
工程中严禁使用体积安定性不良的水泥
体积安定性不良原因
熟料中游离CaO或游离MgO过多
水泥磨粉时掺入石膏过量
有熟料中游离CaO引起的安定性不良,用煮沸法检测
水泥中游离MgO含量应≤5.0%,三氧化硫含量≤3.5%
强度
用胶砂强度表示
水泥与中国ISO标准砂按质量比1:3、水灰比0.5,制成40x40x160试件,在标准温度(20℃±1℃)的水中养护,分别测定3d与28d的抗压强度与抗折强度
硅酸盐水泥强度——6级:42.5、42.5R、52.5、52.5R、62.5、62.5R,其中R为早强型水泥
碱含量Na2O+0.658K2O≤0.6%的水泥为低碱水泥
氯离子含量应≤0.06%
硅酸盐水泥的应用
水化放热大,不宜用于大体积混凝土工程
凝结硬化快,抗冻性好,适于冬季施工
强度等级高,常用于重要结构
含有较多氢氧化钙,不宜用于有水压作用的工程
硅酸盐水泥防腐蚀措施
根据侵蚀环境特征,选择适当品种的水泥
提高水泥石密实度,减少渗透作用
表面设置耐腐蚀性强且不透水的保护层
提高水泥强度等级无效
掺混合料的硅酸盐水泥
普通硅酸盐水泥(P·O)
材料组成
硅酸盐水泥熟料
6%~20%混合材料
活性混合材料最大≤20%,其中允许用≤5%的窑灰或≤10%的非活性混合材料代替
非活性混合材料最大≤10%
适量石膏
强度等级——4级:42.5、42.5R、52.5、52.5R
与硅酸盐水泥相比——硬化稍慢,早期强度稍低,水化热稍小,抗冻性与耐磨性稍差
矿渣硅酸盐水泥(P·S)
耐热性强,保水性差,需水量大,抗渗性差
火山灰硅酸盐水泥(P·P)
保水性好,抗渗性好,硬化干缩显著
粉煤灰硅酸盐水泥(P·F)
干缩性小,抗裂性好,水泥流动性好,拌合物和易性好(适用保温层夏季施工)
强度等级——6级:32.5、32.5R、42.5、42.5R、52.5、52.5R
复合硅酸盐水泥(P·C)
硅酸盐水泥熟料+两种或两种以上混合材料+适量石膏
强度等级——5级:32.5R、42.5、42.5R、52.5、52.5R
共同特征
早强低,后期强度增长较快
环境温、湿度对水泥凝结硬化影响较大,宜蒸汽养护
水化热较低,放热速度慢
抗软水机硫酸盐侵蚀能力较强
抗冻性、抗碳化性与耐磨性较差
通用水泥的选用与贮运
常用水泥的选用
水泥保质期
快硬水泥——1个月
高级水泥——1.5个月
高铝水泥——2个月
一般水泥——3个月
一般贮存条件下,3个月后强度下降10%~20%
受潮严重的水泥——有许多硬粒、硬块,难以压碎,用手无法捏碾
水泥存放
散装水泥——分库存放
袋装水泥(每袋50kg±1kg)——堆放高度≤10袋,平均1t/㎡堆放,使用时应先存先用
水泥质量水平分级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铝酸盐水泥(高铝水泥,CA)
主要矿物组成
铝酸一钙(CA),约占70%
具有很高的水硬活性,凝结不快,但硬化迅速,是铝酸盐水泥强度的主要来源
二铝酸一钙(CA2)
少量硅酸二钙(C2S)和其他铝酸盐
铝酸盐水泥的特性与应用
长期强度有降低趋势(因晶体转化造成)
铝酸盐水泥不宜用于长期承重的结构及高温高湿环境的工程,一般混凝土工程中禁用
早期强度增长快(1d可达最高强度80%以上)
宜用于紧急抢修工程及要求早强高的特殊工程
水化热大,且放热速度快
不宜用于大体积混凝土工程
最宜硬化温度约15℃,一般应≤25℃
不适用于高温季节施工,也不适合蒸汽养护
适用于冬季施工工程
耐热性较高
抗硫酸盐侵蚀性强,耐酸性好,但耐碱性极差
不得用于接触碱性溶液的工程
施工时不得与石灰和硅酸盐水泥混合,且不得与尚未硬化的硅酸盐水泥接触使用(闪凝,且生产高碱性水化物铝酸钙,使混凝土开裂破坏)
其他品种水泥
白色硅酸盐水泥(白色水泥)
相比硅酸盐水泥,氧化铁含量少,故色白
常用原料——纯净高岭土、纯石英砂、纯石灰岩、白垩
细度——80μm方孔筛筛余量≤10%
凝结时间——初凝≥45min,终凝≤10h
强度——共3级:32.5、42.5、52.5
白度
白度应≥87
按白度分为1级(P·W-1)和2级(P·W-2)
白度用光谱测色仪或光电积分测试仪测定
彩色水泥浆(水泥色浆)
主要胶结料为普通硅酸盐水泥
快硬硅酸盐水泥
提高水泥早期强度增进率的措施
提高熟料中C3A、C3S的含量
适当增加石膏掺量(达8%)
提高水泥粉磨细度
易吸收空气中水蒸气,存放注意防潮,存放期≤1个月
膨胀水泥与自应力水泥
自应力水泥——自应力值≥2MPa
膨胀水泥——自应力值通常为0.5MPa左右
道路硅酸盐水泥
具有较好的耐磨和抗干缩性能
强度等级——32.5、42.5、52.5
砌筑水泥
和易性较好,主要用于砌筑砂浆、抹面砂浆、垫层混凝土
强度等级——12.5、22.5
四、混凝土
按表观密度分类
特重混凝土——>3000kg/m³
重混凝土——>2800kg/m³
普通混凝土——2000~2800kg/m³
轻混凝土——<1950kg/m³
特轻混凝土——最小可达300kg/m³
普通混凝土组分
水泥用量占砼总量的10%~15%
砂、石比例为1:2左右
空气体积含量1%~3%
原材料
水泥
作用
硬化前——水泥浆起润滑作用,赋予拌合物流动性,便于施工
硬化后——胶结作用,将骨料胶结成一个坚实的整体
水灰比——水与水泥重量之比
水泥强度等级应与砼设计强度相适应
一般:水泥强度=砼强度的1.5~2倍
高强砼:水泥强度=砼强度
用高强度等级水泥配置低强度等级砼
水泥用量偏少,影响拌合物工作性与密实度
可掺入一定数量掺合料(如粉煤灰)
用低强度等级水泥配制高强度等级砼
水泥用量多,不经济
硬化干缩大,易开裂
可掺入减水剂,通过降低水灰比来提高强度
骨料
细骨料
粒径在0.16~4.75mm之间的骨料为细骨料
一般采用天然砂(河砂、海砂、山砂),也可用机制砂
有害杂质
泥、泥块
增加砼用水量,加大砼收缩,降低抗冻性与抗渗性
天然砂最大含泥量限值
≤C30——≤5%
C30~C55——≤3%
≥C60——≤2%
云母
轻物质
降低骨料与水泥浆的粘结泥块和轻物质强度较低,会形成砼中的薄弱部分
硫化物与硫酸盐
有机物质
对水泥有侵蚀作用
氯化物
对钢筋有锈蚀作用
指标
I类≤0.01%
II类≤0.02%
III类≤0.06%
对砂中的无定二氧化硅含量有怀疑时,进行试验测定其碱-骨料反应活性(碱活性)
砂的选用
级配良好的砂,具有较小的空隙率
砂的颗粒级配与粗细程度,用筛分析法测定
山砂——砂粒与水泥间胶结力强,但拌合物和易性较差
卵石、海砂、河砂——拌合物和易性较好,但混凝土强度较低
混凝土用砂,应优先选用级配良好的中砂
空隙率与总表面积均小,水泥用量较少,且保证了砼有较高的密实度与强度
采用细砂配置砼,因其总表面积较大,需要较多水泥浆,配置同样要求的砼,使用细砂时,应
减少砂用量
增加水泥用量
采用较小坍落度
不可使用减水剂,因其会增加坍落度
陶粒
粉煤灰陶粒
页岩陶粒
黏土陶粒
煤矸石陶粒
沸石陶粒
膨胀矿渣珠
不存在膨胀珍珠岩陶粒建筑用陶粒最小粒径为5
粗骨料
粒径>4.75mm的称为粗骨料
粗骨料选用
碎石——与水泥浆粘结较好
卵石——与水泥浆粘结较差
水泥用量和水用量相同的情况下,碎石拌制的砼强度较高,但流动性较小
有害物质
泥、泥块
硫化物与硫酸盐
有机物
对重要工程的砼所用石子,应进行碱活性检验
针、片状颗粒
最佳颗粒形状——小立方体状
针状颗粒——颗粒长度>平均粒径的2.4倍
片状颗粒——颗粒厚度<平均粒径的0.4倍
平均粒径——该粒级上、下限粒径的平均值
针、片状颗粒含量限值
I类≤5%
II类≤10%
III类≤15%
强度
表示方式
碎石——块体抗压强度、压碎指标
卵石——压碎指标
试验方法
石子的抗压强度
在母岩中取样制作边长50的立方体试件或直径与高度均为50的圆柱体试件,水中浸泡48h测强度
要求
岩石抗压强度≥砼抗压强度的1.5倍
且
火成岩≥80MPa
变质岩≥60MPa
水成岩≥45MPa
压碎指标
一定质量气干状态下10~20mm的石子,装入标准圆筒,压力机上3~5min内均匀加荷至200kN,卸荷后取试样质量m0,再用孔径为2.5mm的筛过筛被压碎的细粒,称处筛余量m1,则压碎指标Q=(m0-m1)/m0 x 100%
石子压碎指标越大,其强度越低
颗粒级配与最大粒径
石子的级配通过筛分试验确定
石子级配情况
连续粒级——分5种粒级
单粒级——一般不单独使用
石子公称粒级的上限,称为石子的最大粒径
条件许可下,石子的最大粒径应尽量选大,以节约水泥
最大粒径限值
应≤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同时应≤钢筋间最小净距的3/4
对混凝土实心板,宜≤板厚的1/3,且应≤40mm
坚固性
用硫酸钠溶液浸渍法检验
经5次循环浸渍后,质量损失不超规定
水
宜优先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饮用水
不能拌制砼的水
污水
pH<4的水
硫酸盐含量>1%的水
含有油脂或糖的水
海水、沼泽水
外加剂
减水剂
在保持混凝土稠度不变的条件下,具有减水增强作用的外加剂
经济技术效果
提高流动性
配合比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坍落度
提高强度
保持坍落度不变的情况下,减少用水量,提高砼强度,特别是早期强度提高显著
节约水泥
在保持砼强度与和易性不变时,节约水泥用量
改善砼的某些性能
减少拌合物的泌水、离析现象
延缓拌合物凝结,放慢水化放热速度
提高抗渗性及抗冻性
常见减水剂
木质素减水剂
尤其适用于夏季砼施工、滑模施工、大体积砼及泵送砼等施工
不宜采用蒸汽养护
萘系减水剂
适于配置高强砼及流态砼
聚羟酸系减水剂
适于高强高性能砼
树脂系减水剂
适用于特殊要求的砼工程
糖蜜系减水剂
适用于大体积砼工程、夏季砼施工、水工砼工程
复合减水剂
减水剂与其他外加剂复合而成
早强剂
提高早期强度,用于冬季或紧急抢修
常见早强剂
氯化物系早强剂
如CaCl2,除提高早强外,还有促凝、防冻效果,价低,使用方便
缺点时会使钢筋锈蚀
一般掺入量为1%~2%
钢筋砼中不得超过水泥用量的1%,通常与阻锈剂NaNO2复合使用
硫酸盐系早强剂
如硫酸钠,又名元明粉
三乙醇胺系早强剂
缓凝剂
能延缓砼凝结的外加剂
常用缓凝剂
木质素磺酸钙
适用范围
高温季节施工
大体积砼工程
泵送与滑模方式施工
较长时间停放或远距离运送的商品砼
速凝剂
使砼迅速凝结硬化
适用于隧道与地下工程、引水涵洞、护坡、加固等工程喷锚支护时的喷射混凝土
引气剂
搅拌砼过程中能引入大量分布均匀稳定且封闭的微小气泡的外加剂(降低液气界面的表面张力,物理引气)
作用
提高砼的抗渗、抗冻等耐久性
改善拌合物的工作性(保水性)
强度较未掺引气剂者有所下降
多用于水工混凝土
常用引气剂
松香热聚物
松香皂
防水剂
防冻剂
膨胀剂
发气剂
化学加气
常用铝粉
掺合料
可取代部分水泥,降低成本,同时改善砼性能
常用活性矿物质,如粒化高炉矿渣与粉煤灰等
技术性质
和易性
和易性包括
流动性
坍落度(mm)
适用于流动性较大的砼拌合物(坍落度值≥10mm,骨料最大粒径≤40mm)
按坍落度值不同,砼拌合物分为
大流动性砼(坍落度≥150)
流动性砼(坍落度100~150)
塑性混凝土(坍落度10~90)
干硬性砼(坍落度近于0)
坍落度选择
坍落度尽量选小些为宜
坍落度可选大些的情况
构件截面尺寸较小
钢筋较密
人工插捣
微博稠度(s)
适用于干硬性的砼拌合物(坍落度<10mm,骨料最大粒径≤40,维勃稠度在5~30s之间)
粘聚性
保水性
无指标,凭直观经验目测
影响和易性主要因素
水泥浆数量与稠度
起决定作用的是用水量的多少
砂率
砼中砂的质量占砂、石总质量的百分比
砂率过大或过小,在水泥浆含量不变的情况下,均会使砼拌合物的流动性减小
水泥品种与骨料品种、性质
使用矿渣水泥,坍落度<用普通水泥,泌水性则显著增加
卵石拌制的砼拌合物流动性>碎石拌制
级配好的骨料拌制的砼拌合物流动性较大
外加剂、时间、环境温湿度
实际工作中,调整砼拌合物和易性的措施
尽可能采用合理砂率,以调高砼的质量与节约水泥
改善砂、石级配
尽量采用较粗的砂、石
掺外加剂(减水剂、引气剂),均可提高砼的流动性
当砼配合比初步确定后
若坍落度太小,+水泥浆
若坍落度太大,+砂、石
强度
砼立方体抗压强度fcu
试验:边长150的立方体试件,温度20℃±2℃,相对湿度≥95%,养护28d
砼立方体试件边长及强度换算系数
100mm——0.95
200mm——1.05
标准值——95%保证率
砼轴心抗压强度fck
试验:150x150x300棱柱体作为标准试件
轴心抗压强度为立方体抗压强度的0.7~0.8,设计值取0.67
可用回弹法检测砼抗压强度;用压入法检测砼硬度
砼抗拉强度(劈裂强度)
一般采用劈裂法测定砼的抗拉强度
=抗压强度的1/10~1/20,且比值随强度等级提高而减小
是确定砼抗裂度的主要指标,也可间接衡量砼与钢筋的粘结强度
影响砼抗压强度的因素
水泥强度与水灰比
影响砼强度的最主要因素
水泥强度越高,砼强度越高
同等条件下,水灰比越大,水泥强度越低
温度和湿度
温度
温度升高,水泥水化速度加快,强度发展加快
温度降低,水泥水化速度降低,强度发展迟缓
温度降至冰点以下,水泥水化反应停止
湿度
若湿度不够,砼会因为失水干燥而影响水泥水化正常进行,甚至停止水化
养护≥7d
硅酸盐水泥砼
普通水泥砼
矿渣水泥砼
养护≥14d
火山灰水泥砼
粉煤灰水泥砼
掺缓凝剂的砼
有抗渗要求的砼
龄期
与骨料粒径无关
提高砼抗压强度的措施
采用低水灰比或低水胶比的砼
采用高强度等级或早强类水泥
采用湿热养护
蒸汽养护
<100℃,常压蒸汽
最适宜温度
普通水泥、硅酸盐水泥——80℃
矿渣水泥、火山岩水泥——90℃
铝酸盐水泥不宜蒸汽养护
目的是提高砼的早期强度
16h蒸汽养护,可达正常条件下养护28d强度的70%~80%
蒸压养护
175℃,8个大气压
采用机械搅拌与振捣
掺入砼外加剂和掺合料
变形性能
化学收缩
不能恢复,随龄期延长而增加
一般在砼成型后40多天内增长较快,之后渐趋稳定
干湿变形
湿胀变形量很小,无明显破坏作用
干缩变形显著,长引起开裂
砼线收缩值=150x10^-6~200x10^-6,即1m收缩0.15~0.20mm
影响砼干缩的主要因素
水泥品种、细度与用量——水泥用量大,干缩大(水泥用量宜≤550kg/m³)
水灰比——水灰比大,干缩大
骨料品种与质量——砂石用量少,干缩大
养护条件
温度变形
线膨胀系数=10x10^-6/℃,即温度每升高1℃,每1m膨胀0.01mm
减轻温度变形的不利影响
大体积砼
采用低热水泥
减少水泥用量
热工降温
对砼表层加强养护
纵长的钢筋砼结构
预留伸缩缝
在结构物内配置温度钢筋
在荷载作用下变形
短期荷载作用下的变形
既有弹性又有塑性,应力-应变关系为曲线
砼的弹性模量主要取决于骨料与水泥石的弹性模量一级他们之间的体积比和砼含气量
水灰比小、水泥用量少、骨料弹性模量高、养护较好、龄期较长——砼的弹性模量大
徐变
在荷载作用初期增长较快,以后逐渐减慢,2~3年渐趋稳定
影响砼徐变的因素
水泥品种、用量
水灰比
水灰比较小时,徐变较小
砼的弹性模量
骨料用量较多时,徐变较小
养护条件
水中养护,徐变较小
徐变会使预应力钢筋砼的预应力受到损失
耐久性
抗渗性
以28d龄期试件所能承受的最大水压确定
主要取决于砼的密实度和内部空隙特征(大小、构造)
抗渗等级≥P6的混凝土称为抗渗混凝土
提高砼抗渗性的方法
提高砼的密实度
增加水泥强度
掺入减水剂
掺入优质粉煤灰
增加水灰比无效
抗冻性
提高砼抗冻性的方法
提高砼的密实度
掺加引气剂,以减小砼内空隙的连通程度
碱-骨料反应
水泥中的碱性氧化物(Na2O、K2O)与骨料中的活性二氧化硅或活性碳酸盐发生反应,生产碱-硅酸凝胶或碱-碳酸盐凝胶,凝胶吸水体积膨胀大,破坏砼
防止碱-骨料反应的方法
严格控制水泥中碱(Na2O、K2O)的含量
禁止使用含有活性氧化硅(如蛋白石)或活性碳酸盐的骨料
在砼配制中加入活性掺合料,吸收Na+、K+,使反应不集中于骨料表面
抗碳化性(抗中性化能力)
表征砼抗钢筋锈蚀的能力
提高砼抗碳化性的方法
提高砼密实度
增大砼内Ca(OH)2数量
优先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水泥
不宜采用粉煤灰水泥或火山灰水泥
抗化学侵蚀性
主要取决于砼中水泥的抗化学侵蚀性
水泥砂浆和混凝土在常温下可耐磷酸
提高砼耐久性的措施
选择适当品种的水泥
严格控制水胶比与胶凝材料用量
选用质量好的骨料
掺入减水剂、引气剂等外加剂
保证施工质量
放射性
混凝土的内照射指数I_Ra和外照射指数Ir均应≤1.0
其他种类混凝土
轻混凝土
干表观密度≤1950kg/m³
分类
轻骨料混凝土
按用途分类
保温轻骨料砼
结构保温轻骨料砼
结构轻骨料砼
当轻骨料砼表观密度≤1000kg/m³时,导热系数细度与0.28W/(m·K),具有较好保温性
轻骨料砼的收缩与徐变比普通砼大20%~50%和30%~60%
轻骨料按原材料分类
天然轻骨料
浮石、火山渣、轻砂
工业废料轻骨料
粉煤灰陶粒、膨胀矿渣珠
人工轻骨料
黏土陶粒、页岩陶粒、膨胀珍珠岩
轻骨料主要技术指标
堆积密度
强度
级配
吸水率
粉煤灰陶粒1h吸水率≤22%
黏土及页岩陶粒1h吸水率≤10%
多孔混凝土
加气混凝土
构成
硅质材料
砂、粉煤灰、矿渣等
钙质材料
水泥、石灰等
加气剂
铝粉等
氢氧化钙、铝粉和水反应生成氢气,在料浆中产生大量气泡而形成多孔结构
表观密度400~700kg/m³
制品有砌块与条板两种,条板可配钢筋
可作屋面板、墙体材料
泡沫混凝土
由水泥浆与泡沫拌合后硬化而成
泡沫剂常用松香泡沫剂等,在机械搅拌作用下产生大量稳定的气泡
大孔混凝土(无砂混凝土)
有水泥、水、粗集料配制而成
有事加入少量砂,以提高砼强度
水泥用量少,强度较低,保温性好
可制作小型空心砌块和板材
用于非承重墙体
防水混凝土
防水砼应根据最大作用水头与建筑物最小壁厚的比值选择抗渗等级,比值越大,砼抗渗等级应越高
防水砼按配置方法分类
骨料级配法防水砼
普通防水砼(富水泥浆防水砼)
水泥用量≥320kg/m³
水泥强度等级≥42.5
水灰比≤0.6
砂率35%~40%
灰砂比1:2~1:2.5
粗骨料最大粒径≤40,采用自然级配
坍落度30~50
外加剂防水砼
引气剂(铝)
减水剂
三乙醇胺(早强)
氯化铁防水剂
氢氧化铁
密实剂
膨胀水泥防水砼
防水砼施工时浇水保湿应≥14d
测试用28d龄期的圆台体标准试件
聚合物混凝土
分类
聚合物水泥砼(PCC)
聚合物和水泥共同作为胶凝材料
聚合物浸渍砼(PIC)
致密度高,几乎不渗透
适用于运输液体的砼管道和高压容器
聚合物胶结砼(PC)
以高分子聚合物为胶凝材料,耐腐蚀性较好
聚合物混凝土适用范围
铺设无缝地面
修补机场跑道面层
耐热混凝土
可用矿渣硅酸盐水泥、铝酸盐水泥、水玻璃等胶凝材料配置
耐酸混凝土
耐酸砼由水玻璃(加氟硅酸钠促硬剂)、耐酸骨料、耐酸粉料配合而成
不能抵抗
氢氟酸
300℃以上的热磷酸
高级脂肪酸或油酸
施工温度>10℃
施工及养护期间,严禁与水或水蒸气直接接触,并防止烈日暴晒
养护后还需进行酸化处理
严禁直接铺设在水泥砂浆或普通砼的基层上
纤维混凝土
目的时提高砼的抗拉强度、降低脆性
常用钢纤维、聚丙烯纤维
最优含纤体积率0.1%~3%
应用于机场跑道、高速公路路面、断面较薄的轻型结构、压力管道
抗X、γ涉嫌混凝土
须采用硅酸盐水泥
喷射混凝土
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宜采用矿渣水泥和火山灰水泥(凝结缓慢)
生态环境友好型混凝土产品
再生混凝土
植被混凝土
透水性混凝土
吸声混凝土
不包括聚合物混凝土
五、建筑砂浆
建筑砂浆由胶凝材料、细骨料、水等配制而成
技术性质
新拌砂浆的工作性
流动性(稠度)
指砂浆在自重或外力作用下是否易于流动的性能
用沉入量(稠度值,mm)表示,即砂浆稠度测定仪的圆锥体沉入砂浆深度的毫米数
常通过改变胶凝材料的数量与品种,来控制砂浆流动性
砂浆流动性选择因素(稠度)
砌体材料
多孔砌块>密实砌块
施工方法
手工操作>机械施工
天气情况
干燥气候>寒冷气候
保水性
新拌砂浆保存水分的能力,也值砂浆中各组成材料不易分离的性质
用保水率(%)表示
也可用分层度表示
分层度越大,保水性越差
分层度过小,干缩较大,影响粘结力
保水性差的砂浆会影响胶凝材料的正常硬化,从而降低砌体质量
改善砂浆保水性,常掺入石灰膏、粉煤灰或微沫剂、塑化剂
抗压强度
边长为70.7的3个立方体试块,养护28d,测定抗压强度平均值
普通砂浆强度等级分M2.5、M5、M7.5、M10、M15五级
影响砂浆抗压强度的因素
基层为不吸水材料(如致密石材)时
水泥强度
水灰比
基层为吸水材料(如砖)时
水泥强度
水泥用量
与水灰比无关
粘结力
砂浆抗压强度越高,其与基层的粘结力越强
粘结力还与基层的表面状态、清洁程度、湿润状况及施工养护条件有关
可掺入高分子聚合物提高水泥砂浆粘结强度
抹面砂浆
抹灰砂浆
底层
与基层结合作用
底层抹灰选用
砖墙——石灰砂浆(保水性高)
有防水、防潮要求——水泥砂浆
板条墙及顶棚——麻刀石灰砂浆
混凝土墙、梁、柱、顶板——混合砂浆
中层
找平作用
多用混合砂浆、石灰砂浆
面层
装饰作用
多用细沙配制的混合砂浆、麻刀石灰砂浆、纸筋石灰砂浆
易碰撞或潮湿部位,应采用水泥砂浆(1:2.5)
抹面砂浆常用石灰砂浆的原因
和易性好,易施工
与空气接触面大,石灰易硬化
与底面接触面大,失水快,石灰易硬化
水泥砂浆不得抹在石灰砂浆上罩面石膏灰不得抹在水泥砂浆上
防水砂浆(刚性防水层)
适用于不受振动和具有一定刚度的砼或砖石砌体工程
可用普通水泥砂浆制作,也可掺入防水剂
常用防水剂
氯化物金属盐类防水剂
硅酸钠类(水玻璃)防水剂(如二矾、三矾、四矾水玻璃)
金属皂类防水及
防水砂浆配合比
水泥:砂=1:2~1:3
水灰比0.50~0.55
宜用32.5等级以上普通水泥与中砂
施工
分5层涂抹,每层约5mm
一、三层可用防水水泥净浆
聚合物防水砂浆,宜用于地下、卫生间、外墙面,不宜用于屋顶
装饰砂浆
表面装饰工艺
喷涂
弹涂
辊压
拉毛
在砂浆尚未凝结时,用抹刀拍拉表面,产生凹凸不平的形状
水刷石
用5mm左右的石渣拌制砂浆作面层,初凝时用水喷刷表面,使石渣露而不落
斩假石
与水刷石类似,差别在于水泥硬化后用刀斧将表面剁毛,使石渣露而不落
干粘石
在水泥浆表面粘结粒径<5的彩色小石渣或彩色玻璃碎粒,要求粘结不落
划痕
表面上压出砖形再刷涂料
水磨石
以普通水泥、白水泥或彩色水泥,拌和按设计色彩选定的大理石碎渣,硬化后喷水磨平、抛光
其他品种砂浆
吸声砂浆
掺入石膏、锯末、玻璃棉、矿棉
绝热砂浆
采用多孔骨料(膨胀珍珠岩、膨胀蛭石)
用于屋面、墙壁及供热管道绝热层
耐酸砂浆
掺入水玻璃与氟硅酸钠
防辐射砂浆
加入重晶石粉、重晶石砂,还可加入硼砂、硼酸
膨胀砂浆
加入膨胀剂或使用膨胀水泥制成
用于修补及大板工程中的填隙密封
自流平砂浆
六、墙体材料与屋面材料
烧结类墙体材料(颜色一般为红色;含铁越多,红色越深)
烧结普通砖
表观密度1800~1900kg/m³
无孔洞或空洞率<15%
包括
烧结黏土砖-N
烧结页岩砖-Y
烧结煤矸石砖-M
以煤矸石为原料,经破碎掺入黏土内焙烧而成
烧结粉煤灰砖-F
烧结普通砖的技术要求
尺寸偏差
标准尺寸240x115x53,砌筑灰缝约10
每立方米砖砌体需砖约4x8x16=512块
所有烧结砖尺寸允许偏差
长度±2.0
宽度±1.5
厚度±1.5
外观质量
两条面(240x53)高度差
弯曲程度
缺棱掉角
裂缝
强度等级
根据10块砖的抗压强度平均值及强度标准值划分
分MU30、MU25、MU20、MU15、MU10五个等级
MU15=15MPa=15MN/㎡
抗风化性能
东北、内蒙、新疆等严重风华区应做冻融试验
冻融试验
吸水饱和砖样
-15℃环境
冻结5h,在10~20℃水中融化,为1次冻融循环
经15次冻融循环,重量损失≤2%,裂缝长度不超标
其他地区可用沸煮吸水率和系数指标表示其抗风化性能
泛霜
由砖原料中的可溶性盐类因水分蒸发而产生
石灰爆裂
由砖中生石灰吸水体积膨胀而产生
放射性核素限量
烧结多孔砖、空心砖和空心砌块
烧结多孔砖、砌块
大面有孔,孔多而小,空洞率>15%,孔洞垂直于受压面
常用与砌筑六层以下的承重墙,用于承重构件时,应≥MU10
烧结多孔砖、砌块分级
按抗压强度——MU30、MU25、MU20、MU15、MU10五个等级
按密度
砖——1000、1100、1200、1300四级
砌块——900、1000、1100、1200四级
烧结多孔砖、砌块的产品标记:按产品名称、品种、规格、强度等级、密度等级、标准编号的顺序烧结多孔砖 N 290x140x90 MU25 1200 GB-13544-2011
烧结空心砖、砌块
孔大而少,孔洞平行于大面和条面,空洞率>35%,与砂浆接合面上游深度>1mm的凹线槽
主要用于建筑的非承重部位
烧结空心砖、砌块分级
按抗压强度——MU10、MU7.5、MU5、MU3.5四个等级
按密度——800、900、1000、1100四级
空心砖、砌块的产品标记:按产品名称、类别、规格、密度等级、强度等级、标准编号的顺序烧结空心砖 Y (290x140x90) 800 MU7.5 GB/T-13545-2014
质量分级
优等品(A)
一等品(B)
合格品(C)
其他
用于宫殿的墁地砖(金砖),尺寸同尺七以上地砖
60x570x570
80x570x570
二尺金砖——96x640x640(二尺=640)
非烧结类墙体材料(以石灰和含硅材料加水拌合,经压制成型、蒸汽养护或蒸压养护而成)
蒸养(压)砖
灰砂砖(蒸压灰砂砖)
主要原料是石灰和砂子,产品代号LSB
强度等级:MU25、MU20、MU15、MU10四级
MU15级以上可用于基础及其他建筑部位;MU10级灰砂砖可用于防潮层以上的建筑部位
不可用于
长期受热温度>200℃
受极冷、急热
有酸性介质腐蚀
有流水冲刷处
灰砂砖表面光滑,与砂浆粘结力差,应控制砖含水率(7%~12%),宜用混合砂浆
粉煤灰砖
炉渣砖
用于一般建筑内墙与非承重外墙
砌块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
主砌块基本规格——390x190x190
空心砌块空心率一般为35%~50%
按相对含水量分M和P两级
按是否要求抗渗性分S和Q两级,Q表示无抗渗要求
砌筑时一般不宜浇水,采用反砌(砌块底面朝上)
粉煤灰硅酸盐中型砌块
按质量分为一等品(B)、合格品(C)两级
产品代号FB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
质轻,绝热性能好,隔声性能好
除用作墙体材料外,还可用于屋面保温
蒸压加气砼砌块规格
长度均为600
a系列
高度200、250、300
宽度75、100、125……(以25递增)
b系列
高度240、300
宽度60、120、180、240……(以60递增)
抗压强度分A1.0、A2.0、A2.5、A3.5、A5.0、A7.5、A10七级
用于承重墙时,强度等级≥A5;适用于H≤9m,1~3层底层承重结构
加气砼砌块不得用于
建筑物基础
浸水、高湿
有化学侵蚀(强酸、强碱、高浓度二氧化碳)
>80℃的承重制品
墙板
石膏板
纤维增强水泥板(TK板)
原料为低碱水泥、中碱玻璃纤维、短石棉
碳化石灰板
原料为磨细生石灰、纤维状填料或轻质骨料
GRC空心轻质墙板
原料为低碱水泥、抗碱玻纤网格布、膨胀珍珠岩,加入起泡剂和防水剂等
不燃
混凝土空心墙板
原料为钢绞线、42.5R早强水泥、砂石骨料
使用时配以泡沫聚苯乙烯保温层、外饰面及防水层等
可用作承重及非承重墙板、楼板、屋面板、阳台板等
钢丝网水泥夹芯板
屋面材料
黏土瓦
按颜色
红瓦
青瓦
按用途
平瓦
用于屋面
规格尺寸
I型——400x240
II型——380x225
III型——360x220
每15张平瓦铺1㎡屋面
产品等级分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3级
覆盖1㎡屋面的瓦吸水后重量应≤55kg
抗冻性要求15次冻融循环合格
抗渗性要求不得出现水滴
单片平瓦抗折荷重≥680N
脊瓦
用于屋脊
产品等级分一等品、合格品2级
单片脊瓦抗折荷重≥680N
小青瓦(土瓦、蝴蝶瓦、和合瓦、水青瓦)
以每块重量作为规格和品质的标准
分18两、20两、22两、24两四种
琉璃瓦
以难熔黏土为原料,经成型、素烧厚,表面涂以琉璃釉料,再经烧制
分“二样”~“九样”8种,常用五样、六样、七样
1清营造尺=32cm
混凝土平瓦
耐久性好,成本低、自重大
石棉水泥瓦
石棉对人体有害,用耐碱玻璃纤维和有机纤维较好
石材
天然岩石按形成条件分
火成岩
花岗岩属深成火成岩
沉积岩(水成岩)
变质岩
密度2.5~2.7g/cm³,孔隙率一般<0.5%,吸水率很低
强度
根据抗压强度划分强度等级
石材抗压强度测定——边长50的立方体试件,在水饱和状态下,测得的抗压强度平均值
石材强度影响因素
岩石的矿物成分
岩石的结构和构造
结晶结构的天然石料>玻璃质石料
细粒结晶>中粒或粗粒结晶
等粒结晶>斑状结晶
七、建筑钢材
八、木材
九、建筑塑料
十、防水材料
十一、绝热材料与吸声材料
十二、装饰材料
冬季施工需要保温措施
缓凝
非荷载变形
干缩
湿胀
对混凝土有利
温度变形
化学收缩
干湿变形
沉入度越大,流动性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