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艾里克森的人格理论
艾里克森的人格理论为不同年龄段的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教育内容,有助于教师理解不同阶段的儿童所面临的冲突类型,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同时,它也帮助个体理解自己为什么会成为现在这个样子,心理品质哪些是积极的,哪些是消极的,以及这些品质是在哪个年龄段形成的。
人格心理学,五因素模型通过五个相互独立的维度,全面而准确地描述了人格特质的个体差异。这五个维度不仅在心理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也为人力资源、教育、临床心理学等领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通过测量和分析这五个维度,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个体的性格特点和行为模式,为个体发展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
人格心理学,艾森克认为人格是由行为和行为群有机组织而成的层级结构。这一结构包括最底层的具体反应(可直接观察的行为),较高层的习惯性反应,再高一层的特质(一组习惯性反应的有机组合),以及最高层的类型(由一组相关特质的有机组合而成)。
人格心理学,卡特尔用因素分析法提出了16种相互独立的根源特质,并编制了《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这16种人格特质是:乐群性、聪慧性、情绪稳定性、恃强性、兴奋性、有恒性、敢为性、敏感性、怀疑性、幻想性、世故性、忧虑性、激进性、独立性、自律性、紧张性。卡特尔认为在每个人身上都具备这16种特质,只是在不同人身上的表现有程度上的差异。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人际关系处理
人际交往思维导图
人生导航
处理人际关系6项原则
进行头脑风暴的准则的思维导图
自卑与超越
超强思维训练课
逻辑填空
东尼博赞简介
艾里克森的人格理论
简介
埃利克·埃里克森(Erik H Erikson,1902-1994)美国精神病学家,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
对弗洛伊德的继承和发展
保留了本能和力比多学说,但已并不是那么强调,他更愿意强调的是自我和社会力量在人格塑造中所起的作用 。
继承了弗洛伊德对于三我的划分,但艾里克森认为自我是一个独立的力量,自我是一种心理过程,它综合了过去和现在的经验,可以有意识地控制和引导心理性欲向着合理的方向发展,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和适应性。
理论观点
人性观
■乐观主义者 ■危机即机会
人格动力
生理
生理过程:力比多和性欲 ●赞许弗洛伊德的力比多理论,但也认为本能欲望也受家庭和文化因素的影响; ●更强调自我与社会力量在人格塑造的过程中起到更重要的作用。
心理
■自我过程:同一性和掌握感 自我是一个独立的力量,综合过去和现在的经验,可以有意识地控制和引导心理性欲向合理的方向发展,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和适应性。 ●同一性(identity):在为本我服务的过程中,自我发展出自身的各种功能和需要,以期达到“自我同一性”,这是现代社会人发展过程中普遍遇到的问题。 个体性、整体性、一致性、社会团结性 同一性起源于婴儿时获得重要他人的认可,正式形成于青春期。 同一性同时包括积极和消极方面。消极的自我同一性要比同一性混乱好。
掌握感(mastery):类似于但又高于本我满足时的愉悦,有助于提升积极的同一性;其获得有赖于社会的期望和支持,一旦受挫会引起强烈的不满
社会
■社会过程:社会与文化 ●心理发展过程中,自我与社会环境是相互作用的; ●社会不仅能帮助减轻生活中的冲突,可以给个人提供被认可的社会角色,甚至可以确保个体获得一种存在感和意义感; ●自我形成过程中,社会扮演着重要角色;社会影响并不都是有益的。
人格发展
■“胚胎渐次生成说”认为,人的心理发展也是按照一个固定的发展周期,按阶段渐次展开,而且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
■发展的每一阶段都存在一种“危机(crisis)”,能积极地解决危机,就可以增强自我的力量,更好地适应环境,顺利度过并发展到下一阶段;每一次危机的解决都不是一劳永逸的。
他提出人格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把人格的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指出每一阶段的特殊社会心理任务;并认为每一阶段都有一个特殊矛盾,矛盾的顺利解决是人格健康发展的前提。
口唇期:基本信任-基本不信任
年龄段:0-1岁 特点:软弱、依赖 养育方式:需要是否得到满足? 危机解决后产生的品质:希望 自我的希望品质是人际信任和健康人格的基础
肛门期:自主性对羞愧和怀疑
年龄段:1-3岁 特点:开始有自我“意志” 养育方式:保护、惩罚、限制? 危机解决后获得的品质:意志 具有意志的儿童:自我抑制和自由选择
生殖器期;主动自发对罪恶感
年龄段:3-6岁 特点:主动性增强、想象 养育方式:肯定和鼓励主动行为 品质:决心 有目的的儿童:富于想象和主动性,具有追求价值目标的勇气,不怕失败和惩罚。
潜伏期;)勤奋对自卑
年龄段:6-12岁 特点:入学、竞争意识 教养方式:正确引导 品质:能力,胜任 有能力的儿童:满怀信心地承担任务,获得成就感
两性期;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年龄段:12-20岁 特点:生理变化、自我意识高涨 教养方式:正确引导 品质:忠诚 积极、混乱、消极(不符合社会要求)
青年期:亲密-疏离
年龄段:20-25岁 特点:成年早期 任务:发展亲密关系 品质:爱(消极解决:混乱的两性关系)
成年期:生产——迟滞
年龄段:25-65岁 特点:成年期、安家乐业 任务:关心下一代 品质:关心(消极解决:自私)
成熟期z自我统整-失望
年龄段:65岁至死亡 特点:老年期、退休 任务:回忆往事、自我整合 品质:智慧(消极解决:绝望和无意义感)
评价
主要贡献
既强调人格发展的心理基础,也强调生理基础。 将心理性欲发展阶段扩展到了人的一生,并指出各阶段的主要问题。 认识到人们既展望未来也看重过去。
批评
发展是否一定按固定顺序发生?不同时期的发展之间是否有必然联系? 不同领域和范围的发展可能有不同的速度 难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