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认为,人类的行为表现,是为了满足非习得的动机(饥饿、性等原始驱力,primary drives),或为了满足习得的动机(情感、赞许、权力和成就需求)
,当一个反应减少了驱力,就会被增强,也就比较会被习得而成为习惯
,对于习惯方式之所以形成的社会学习过程,则以内驱力、线索、反应和强化四种基本因素的作用加以说明
内驱力
一级内驱力
与生俱来的一级内驱力(primary drive)是建构人格的基石
二级内驱力
在一级内驱力基础上习得了二级内驱力(secondary drive)是由社会文化所决定
线索
是一种刺激,决定了何时、何地,以及用何种方式作出反应;它指导行为确定适当的方向,成为人格发展变化的指南针
线索有内外之分,但只要有机体能将一个刺激与其他刺激加以区分,就能被当作一种线索
线索的强度,决定了一个刺激是否具有驱力的性质;线索的特异性,决定了一个刺激是否具有线索的性质。
反应
是由内驱力和即时线索所诱发出来的有机体的动作,旨在降低或消除作为内驱力的刺激作用
反应也有内在的心理活动,成为内隐的线索性反应,通常会决定随后的反应是什么。
奖赏
也叫奖赏,就是内驱力的降低,任何能引起内驱力降低的刺激都是一种强化物;可分为一级强化物和二级强化物。
奖赏,指能够使某一特定刺激或线索所引发的反应频率增加的任何一种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