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资本预算
这是一篇关于资本预算的思维导图,资本预算是企业为长期投资项目(如新设备购置、生产线扩建、新产品研发等)而制定的预算,旨在评估这些项目的经济效益,并决定是否进行投资。投资决策的方法包含非折现现金流量法、折现现金流量法等。
编辑于2024-07-05 23:38:02资本预算
投资决策的方法
非折现现金流量法
不考虑货币时间价值(不同时间现金流量等同)
投资回收期PB
收回初始投资的速度、与基准年限对比
特点: 1.易理解、易计算 2.只考虑回收期前 3.不考虑时间价值、不考虑时间序列 4.指标确立主观性大 补5.考虑了投资风险(长期投资风险高)
适用性:环境风险up的企业、流动资金短缺、小型
平均会计收益率法
扣税、扣折旧
特点: 1.易理解、易计算 2.依赖会计、净收益不考虑折旧与现金流量差异大 3.不考虑时间价值、不考虑时间序列 4.无标准目标收益率制定的准则(主观性)
折现现金流量法
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前期好)
净现值NPV
“预期各现金流量现值-初始投资”>0好
r企业资本成本、必要报酬率
特点: 1.货币时间价值 2.项目前后全部现金流量(非会计) 3.折现率的确立(风险收益+机会成本) 4.无实际收益率 5.可加性(唯一) 6.现金流量考虑了折旧,不受人为影响 7.不同寿命期的互斥项目问题
评价投资项目优劣的基础是现金流量 会计评估公司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
内部收益率IRR
实际利率
特点: 1.可以确立实际利率 2.借入贷出不同 3.在投资—多重内部收益率,要用净现值法 4.NPV=0时折现率可能不存在 5.相互排斥项目 ——规模问题+时间序列问题——解决方法:比较增量现金流量的净现值 6.忽略风险差异(实施项目的目的不是高内部收益率而是增加公司价值)
投资型
内部收益率>折现
融资型
内部收益率<折现
差异:再投资的假设不同一个按必要收益率、一个按内部收益率 净现值法优于内部收益率
盈利指数PI
>1好
特点:1.可计算相对获利能力 2.规模问题
在资本限额(有限)下选择最佳项目使用; 当资本约束条件不止一个,用净现值比较
折现投资回收期法
除了货币时间价值,其他问题没解决
比较:非折现—夸大、主观 折现—增强可比性、客观
现金流量
评价投资项目优劣的基础是现金流量 估算原则 会计评估公司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
税后现金流量(包含折旧)
是增量现金流(包含任何流入流出)
投资分析
沉没成本X
市调、广告、研发费
公司成功的累计净现值要>所有成功+失败的沉没成本
机会成本
显性
隐性
项目外部性
外部侵蚀效应要减掉(新产品让旧产品卖不出去,这部分损失要在新产品的收益里面扣除)
营运资本变动
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现金流量的估算
总现金流量=经营性-投资性
经营性现金流量
投资性现金流量
折旧的节税收益
税率up,节税收益up
市场价值(出售利得)
账面价值
出售资产的税后现金流量=市场价值-(市场价值-账面价值)X Tc
通货膨胀
存在通胀后的净现值<原先:折旧固定,因此通货膨胀率上升,折旧节税收益下降,净现值会降低
与折现率保持一致(名义实际一致性)
实际利率与实际现金流量
名义利率与名义现金流量
资本预算决策
资本限额
不同寿命
周期匹配
例如:3年的A与6年的B比较,将A进行2次
等价年度成本
已知NPV、年数、折现率
注意是成本现值还是净现值
投资时间决策
净现值最高的
初始现金流量
固定资产投资
净营运资本投入
其他
营业现金流量
现金流入
营业现金支出
税金支出
终结现金流量
固定资产税收残值收入
回收的净营运资本的投入
清理费用
不确定性分析
敏感性分析
敏感性分析
定义
改变一个因素而不改变其他因素
思路
敏感性程度=净现值变动率/敏感因素变动率
评价
优点
缺点
只假设一个改变
没有考虑基础变量会相互影响
过于主观性
场景分析
定义:从多有经济解释变量同时变动的角度
思路
各种场景,每个场景综合几种因素的影响
评价
盈亏平衡分析
定义
会计盈亏平衡点
确定销售量让收入=成本
税后成本/税后收入
忽略初始投资的机会成本(折旧),现值>会计
现值盈亏平衡点
确定净现值为0时(流入等于流出)的销售量
现金流出/现金流入
现金盈亏平衡点
决策树分析
当前与未来;现金流量与风险
无针对风险的不同折现率,钧采用相同折现率(不好)
明确阶段,相互独立不现实
实物期权
调整项目的选择机会
扩张期权
有价值、在需求旺盛时体现,不出现在资产负债表
子主题
放弃期权
延期期权
蒙特卡洛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