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缠论
缠中说禅高度提炼,缠论是一种基于股市分析的方法论,通过形态学和动力学的结合来分析市场走势并判断买卖点。它强调资金管理和耐心等待的重要性,并具有一定的市场影响力和实践价值。然而,投资者在使用缠论进行市场分析时也需要保持谨慎和理性,避免盲目跟风和过度交易。
股票买卖的依据是多元化的,投资者在进行股票交易时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来做出决策。以下是一些主要的股票买卖依据,场点,出场点等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缠中说禅,缠论是一种基于股价和成交量的技术分析方法,它通过对股价走势和供需关系的分析,来判断股价的走势和未来的市场发展趋势。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费用结算流程
租赁费仓储费结算
E其它费用
F1开票注意事项
F2结算费用特别注意事项
洛嘉基地文件存档管理类目
CFA一级Ethics-standard思维导图
货币政策对黄金价格的传导机制
云报税(个税)
收入
缠论
级别
走势是客观的,而用什么级别去分析这走势却是主观的。
任何高级别的改变都必须先从低级别开始
确定自己操作的级别,就是确定自己究竟是按什么级别来分析、操作。
走势类型
盘整
上涨
下跌
趋势走势类型
上涨走势类型
下跌走势类型
走势必完美
量在价先
背驰
判断背驰,要结合K线的形态、角度、长度,成交量,平均线,MACD这四个方面综合判断。
背驰级别等于当下的走势级别
缠中说禅背驰-买卖点定理:任一背驰都必然制造某级别的买卖点,任一级别的买卖点都必然源自某级别走势的背驰。
出现背弛后必然有逆转,这是没任何商量余地的。逆转多少?就是重新出现新的次级别买卖点为止。
用MACD判断背驰的前提是,A、B、C段在一个大的趋势里, 其中A之前已经有一个中枢,而B是这个大趋势的另一个中枢, 这个中枢一般会把MACD的黄白线(也就是DIFF和DEA)回拉到0轴附近。 而C段的走势类型完成时对应的MACD柱子面积(向上的看红柱子, 向下看绿柱子)比A段对应的面积要小,这时候就构成标准的背弛。
盘整背弛有三种情况
(1)如果C段不破B段中枢(不创新高), 一旦出现MACD柱子的C段面积小于A段面积, 也是趋势力度减弱,其后必定有回跌。
(2)如果C段上破B段中枢(创新高), 但MACD柱子的面积小于A段的,这时候的 原则是先出来,然后关注随后的回跌 是否能够跌回中枢,有两种情况:
A、如果不重新跌回中枢,就在次级别的第一类买点回补, 刚好这反而构成该级别的第三类买点。
B、如果跌回中枢(在回跌到中枢之前没有形成次级别的买点), 就继续该盘整。
转折
小级别背驰引发大级别转折
缠中说禅小背驰-大转折定理:小级别顶背驰引发大级别向下的必要条件是该级别走势的最后一个次级别中枢出现第三类卖点;小级别底背驰引发大级别向上的必要条件提是该级别走势的最后一个次级别中枢出现第三类买点。
第三类买卖点的出现是小转大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技术结构
顶分型和底分型,构成笔,三笔构成一个最低级别中枢
一个中枢形成一个盘整走势;二个中枢形成一个趋势走势;三个中枢发生价格重叠形成更高级别中枢。
中枢
中枢的五种分类:回调中枢,回升中枢,中枢延伸,中枢新生,形成高级别中枢
中枢,其实就是买卖双方反复较量的过程,中枢越简单, 证明其中一方的力量越强大。中枢的复杂程度,是考察市场 最终动向的一个很重要的依据。一个超复杂的中枢过后, 就算一方赢了,其后的走势也是经常反复不断的。
中枢对应级别。
延续
无买点,只有卖点
扩张
更大级别中枢,有第三类买点
新生
上涨趋势,有第三类买点
第一类买点
只有在(下跌确立后的)中枢下方。
盘整的情况下,中枢下也不必然产生买点
第二段次级别走势低点就构成第二类买点
第一类买卖点,就是该级别的背驰点
第二类买点
上位置强势
出现新生的机会很大
第二、三类买点合一了,这是最强的走势, 这情况,一般都对应V型反转的快速回升,是最有力度的。
中位置一般
出现扩张性与新生的机会对半
第一、二、三买点,是依次向上,一个比一个高
下位置很弱
出现扩张性中枢可能性极大
第二类买点跌破第一类买点,也就是第二类买点比第一类买点低, 这是完全可以的,这里一般都构成盘整背驰,后面对应这从顺势平台到扩张平台等不同的走势
在小级别转大级别的情况下,第二类买卖点就是最佳的,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没有该级别的第一类买卖点。
第二类买卖点,站在中枢形成的角度,其意义就是必然要形成更大级别的中枢,因为后面至少还有一段次级别且必然与前两段有重叠。
第三类买点
在中枢上方(对应中枢的扩张或新生)。
一个上涨趋势确定后,不可能再有第一类与第二类买点,只可能有第三类买点。
而对于第三类买卖点,其意义就是对付中枢结束的,一个级别的中枢结束,无非面对两种情况,转成更大的中枢或上涨下跌直到形成新的该级别中枢。
均线系统
短期为女,长期为男。
飞吻,唇吻,湿吻。
任何的行情转折,在很大几率上都是由湿吻引发的
一种是先湿吻,然后按原趋势来一个大的高潮,制造一个陷阱,再转折
另一种,反复湿吻,构造一个转折性箱型,其后的高潮,就是体位的转化了。
判断中继还是转折
女上位趋势出现的第一次缠绕是中继的可能性极大,如果是第三、四次出现, 这个缠绕是转折的可能性就会加大;还有,出现第一次缠绕前,5日线的走势 必须是十分有力的,不能是疲软的玩意,这样缠绕极大可能是中继,其后至少 会有一次上升的过程出现;第三,缠绕出现前的成交量不能放得过大,一旦过大, 骗线出现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如果量突然放太大而又萎缩过快,一般即使没有骗线, 缠绕的时间也会增加,而且成交量也会现在两次收缩的情况。
均线注意
中枢与均线定理:每一个中枢形成之后,必然造成某级别若干条均线的粘合。
均线的粘合意味着能量的集中,粘合后的发散就是能量的释放,这种释放过程无一例外地会产生幅度较大的行情。
这些粘合均线一旦发散,其发散的方向,绝大多数就代表了未来变盘的方向。这个信号,在所有均线方向一致时,可靠性极高!
当这些均线有上、有下,方向不一致时,则需要进一步观察或等待,其中容易出现骗线。而个别假突破的骗线,可以用盘整背弛的三种情况来应对。
一般地,某级别的顶、底通常对应均线“充分发散”,而中枢通常对应均线“粘合”。
中间的中枢震荡可以用盘整背弛并结合均线系统的粘合、发散来判断
均线发散的启动点,比它所对应中枢之后的第三类买卖点来得更早。
买卖点
交易归根结底到人身上,就必须要超越人本性上的贪嗔痴疑慢,这点上需要修炼。
走势中的任何一个点
所有买卖点都必然对应着与该级别最靠近的一个中枢的关系。
大级别的买卖点必然是次级别以下某一级别的买卖点。
至于第一、二、三买卖点,归根结底都可以归到第一类买卖点上,只是级别不同。
实际操作中,小资金不参与中枢震荡,只在预先设定的买卖点上买卖。
卖点
第二类卖点除了在小级别转大级别上比第一类卖点优越, 在一些特殊的突发情况下,就是最佳的卖点。
而晚上的突发消息,使得这个背驰被立刻确认, 这时候,第一类卖点已经不可能在实际操作中存在, 那么,唯一可以进行操作的,只能是第二或第三类卖点。
从容面对突发事件是投资的基本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