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工程伦理2章(工程中的风险、安全与责任)
五口巴工程伦理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工程风险的来源及防范、工程风险的伦理评估、工程风险的伦理与责任。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电费水费思维导图
D服务费结算
材料的力学性能
总平面图知识合集
软件项目流程
一级闭合导线
建筑学建筑材料思维导图
第二章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人工智能的运用与历史发展
电池拆解
工程中的风险、安全与责任
工程风险的来源及防范
工程风险
来源:
技术因素不确定性:
工程的整体寿命往往取决于工程内部寿命最短的关键零部件(零部件老化)
面对突发情况,智能控制系统无法应对(控制系统失灵)
非线性系统有时对外界很强的干扰无反应,有时对外界的轻微干扰反应剧烈(非线性系统变化复杂)
外部环境因素的不确定性:
自然灾害系统
人--地关系系统
社会--自然系统
超过工程设计抵御气候条件变化的阈值,工程安全会受到威胁
人为因素
工程设计者(工程设计理念是事关整个工程成败的关键)
考虑吸收各方面的代表参与决策
工程师代表
工程管理者代表
政府部门代表
城市规划部门代表
环保部门代表
伦理学家
法律学家
利益相关者各方代表
应重视工程决策中的民主化
施工者(施工质量的好坏也是影响工程风险的重要因素)
严把质量关,执行国家安全标准
质量及时处理、缺陷返工重做、积极备案
操作人员(操作人员渎职会造成工程风险)
加强安全意识教育
对未尽责任的人员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处罚
可接受性
不同的主体认知
安全等级的划分
防范与安全
工程质量监理对施工全过程进行检查、监督和管理(工程质量是决定工程成败的关键)
意外风险的控制:
建立工程预警系统:
风险回避
风险转移
风险遏制
风险化解
风险自留
事故预防:
重复性事故预防
可能出现的事故预防
事故应急处置与安全
事先准备完善的事故应急预案
发动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
工程风险的伦理评估
评估原则
“以人为本”原则
重视弱势群体
重视公众对风险的及时了解
“预防为主”原则
工程设计之初设定预期的功能
加强安全知识教育,提升安全意识
“整体主义”原则
人与社会(整体价值大于个体价值)
人与自然
考察工程对环境造成的短期影响及长期影响
对环境造成可能的伤害建立废物处理机制
严重影响生态环境的一票否决
“制度约束”原则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的法规体系
建立并落实安全生产问责机制
建立媒体监督制度
评估途径
专家评估(专业客观)
专家会议法
特尔斐法
社会评估(广大民众的切身利益)
公众参与(前提:相关机构信息公开)
评估方法
评估主体(核心)
内部评估主体
工程师
工人
投资人
管理者
其他利益相关者
外部评估主体
专家学者
民间组织
大众传媒
社会公众
评估程序
信息公开
确定利益相关者并分析其中的利益关系
组织利益相关者按照民主原则进行商谈和对话
评估的效力
考察效力的原则
公开原则
和谐原则
战略原则
效力
目标确定
实现目标的能力
目标实现的效果
工程风险的伦理与责任
伦理责任
理解(科技带来的新型责任是 “未来责任”和“共同责任”)
包含要素
1谁来负责
2对何事负责
3对谁负责
4面临指责或潜在的处罚
5规范性准则
6在某个相关行为和责任领域范围之内
含义
属于“事先责任”,不等同于法律责任
相对于法律责任,对责任人的要求更高
不等同于职业责任(需要工程师在职业与伦理中权衡做出抉择)
工程伦理责任的主体
工程师个人(工程活动的直接参与者)
了解潜在风险,有意识地思考、预测、评估其所从事的工程活动可能产生的不利后果
利用适当的方式制止违背伦理的决策和实际活动,主动降低工程风险
增强道德想象力
向上级决策部门反馈
向公众说明情况
工程共同体
现代工程本质上是一项集体活动,风险发生时需要共同体共同承担
强调个人要站在整体的角度理解伦理责任(现代工程,组织的作用远大于个人作用)
责任类型
职业伦理责任
某种意义上,工程师对风险承担责任
有强烈的量化思维,对一般公众的关注不够敏感(要多多关注)
有意识地接受相应的工程伦理教育和培训,提高素养
是职业人员在自己所从业的范围内所采纳的一套标准
义务-责任(积极向前看,有益于客户和公众,并不损害自身被赋予的信任方式)
过失-责任(消极向后看,错误后果归咎于某人)
角色-责任(担任某个职位角色所承担的责任)
社会伦理责任
工程师有条件地服从工程师对企业的利益要求
工程师努力帮助公众对工程项目有一个基本公正和正确的理解,对公众诚实,关注公众安全
环境伦理责任
工程共同体对自然负责
1评估、消除或减少工程决策所带来的环境影响
2减少工程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对环境及社会的负面影响
3建立一种透明和公开的文化,是关于工程的环境风险的真实信息能够和公众进行平等的交流
4促进技术的正面发展用来解决难题,同时减少技术的环境风险
5认识到环境的内在价值
6国际间以及代际间的资源分配问题
7促进合作而不是竞争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