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世说新语》之别人家的孩子
这是一篇关于《世说新语》之别人家的孩子的思维导图,主要概述了《世说新语》中三个关于“别人家的孩子”的故事,分别是陈元方、周处以及王子猷。这三个故事共同展示了《世说新语》中描绘的“别人家的孩子”的多面性,既有聪颖过人的智慧,也有知错能改的勇气,更有随性而为的洒脱。
快速排序与归并排序、合并有序数列、逆序对、第K小数等详细内容,介绍详细,描述全面,希望对感兴趣的小伙伴有所帮助!
四时之景相关古诗拓展选读,通过不同角度的分析和提问,使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内容,并能够从多个层面去欣赏它。
这是一篇关于词性的意义的思维导图,这些词汇涵盖了时间、频度、程度、动作、范围、性质、状态等多个方面,有助于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中文语言的语法和结构。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世说新语》之别人家的孩子
陈元方
原文
宾客诣陈太丘宿 宾客诣陈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客与太丘论议,二人进火,俱委而窃听。炊忘著箅,饭落釜中。太丘问:“炊何不馏?”元方、季方长跪曰:“大人与客语,俱窃听,炊忘著箅,饭今成糜。”太丘曰:“尔颇有所识不?”对曰:“仿佛志之。”二子俱说,更相易夺,言无遗失。太丘曰:“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 ——《世说新语·夙惠》
重点字词
使:让。
炊:烧火做饭。
俱:都。
著(zhuó):放。
釜:锅。
馏:蒸饭。
识(zhì):记得。
译文
有客人拜访陈太丘,在陈太丘家留宿,陈太丘让元方、季方兄弟二人烧火做饭。宾客和陈太丘在谈论,兄弟二人烧火后,都跑去偷听。兄弟二人做饭时忘了放箅子,米都落进了锅里。太丘问:“做饭为什么没捞起来蒸呢?”元方、季方跪在地上说:“您和客人谈话,我们俩都在偷听,结果忘了放箅子,饭都成了粥了。”太丘说:“你们还记得我们说了什么吗?”兄弟二人回答道:“大概还记得。”于是兄弟二人一块儿叙说,互相更正补充,大人说的话一点儿都没有遗漏。太丘说:“既然这样,只喝稀粥就行了,为什么一定要吃饭呢!”
人物形象
聪颖过人
周处
周处年少时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世说新语·自新》
尤:尤其。
唯:只。
闻:听说。
周处年少时,为人蛮横强悍,意气用事,被乡里人认为是祸患。此外,义兴水中有条蛟龙,山上有只白额虎,都一起祸害百姓。义兴人将他们成为“三害”,而三害当中属周处尤其厉害。于是有人劝说周处去杀死猛虎蛟龙,实际上是希望三害相拼,最后只剩下一个。周处听后立即上山击毙了猛虎,又跳入水中与蛟龙搏斗。经过三天三夜,乡里人都以为周处死了,纷纷出来庆祝。结果周处杀死蛟龙,从水里出来了。周处听说乡里人以为自己已死而互相庆贺,才知实际上大家把自己也当做一大祸害,萌生悔改之意。
知错能改
王子猷
王子猷居山阴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世说新语·任诞》
皎:洁白。
然:……的样子。
因:于是。
时:当时。
即:即刻。
便:就。
造:到了。
故:原因。
王子猷居住在山阴县时,一天夜里下大雪,他从睡眠中醒来,打开房门,命仆人斟上酒。四处望去,一片洁白的样子。于是他起身徘徊,吟诵着左思的《招隐诗》。忽然间他想到了戴逵。当时戴逵远在剡县,他即刻就连夜乘小船前往戴逵那里。经过一夜才到,到了戴逵家门前却又转身返回。有人问他原因,王子猷说:“我本来是乘着兴致前往,兴致已尽,自然返回,为何一定要见戴逵呢?”
率性洒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