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高中化学
将知识点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帮助学习者理解和记忆。直击重点,可以作为学习笔记和复习资料,帮助大家系统地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知识点系统且全面,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仅作为学习使用,不喜勿喷,欢迎建议。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高中物理知识点思维导图
高中化学
化学思想
量化
物质的量
与其他单位的关联
气体:气体体积
标况和常温常压
气压:101.325kpa
气温:前者:0℃ 后者:20摄氏度
固体:质量分数
液体:物质的量浓度
阿伏伽德罗常数NA
与之相关的计算
统一方法
反应过程的了解
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寻找量与量之间的关系
具体方法
1、差量法
通过反应方程式寻找量的变化
2、关系式法
寻找首尾直接量关系
3、守恒法
质量守恒
电荷守恒
4、热重分析
分析不变量
反应过程
反应类型
离子反应
条件:一般在溶液中
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微溶物的处理
1.作为产物视为沉淀不拆分 作为反应物看其浓度
2.不加热和稀溶液中NH3H2O 浓溶液或加热下视为NH3和H2O
氨水和Al的反应
常见反应
复分解反应(全部)
OH根
Cl Br I 离子
S离子
碳酸根、亚硫酸根
镁、钙、钡、银离子
双水解反应
例子
Al Fe NH4 Ti
氧化还原反应(部分)
二氧化锰和锌的反应
原电池的制备
卤素之间和三价铁之间反应
金属元素的活动性
应用
离子共存
离子的检验和推断
常见阳离子
钠、钾粒子
焰色反应
铵根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产生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气体
三价铁离子
KSCN溶液呈红色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
二价铁
六氰合铁酸钾,呈蓝色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白色絮状物变为灰绿色再变成红褐色
先加入硫氰化钾无明显现象再加入氯水变为红色
Al离子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先生成沉淀后溶解
常见阴离子
Cl离子
加入硝酸银,生成不容稀硝酸沉淀
溴离子
同上 呈浅黄色
加入Cl2后振荡,四氯化碳中呈橙黄色
碘离子
同上 黄色
同上 紫红色
加入氯水淀粉混合液呈蓝色
硫酸根
先加盐酸后加氯化钡生成白色沉淀
碳酸根
先加氯化钡后加盐酸该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际
粗盐的提纯
原料:粗盐(含镁、钙离子)、氯化钡,盐酸,氢氧化钠,碳酸钠 器具:烧杯、漏斗、玻璃棒酒精灯、蒸发皿、坩埚钳、滤纸、铁架台、陶土网
过程/操作
溶解:在烧杯中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
沉淀:加入氢氧化钠、氯化钡、过量碳酸钠溶液
过滤
中和
蒸发
酒精灯加热同时玻璃棒搅拌,等到蒸发皿出现较多固体时熄灭酒精灯利用余热蒸干滤液。
有无化合价变化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书写
1.确定反应条件
2.确定反应物和产物
3.配平
电子转移的表示
单线桥法
双线桥法
专用名词的理解
得电子:氧化性、还原产物、氧化剂 失电子:还原性、还原剂、氧化产物
常见氧化剂还原剂强弱
氧化剂:三价铁大于碘小于溴 还原剂:硫离子>二氧化硫>碘离子>二价铁>溴离子>氯离子>氢氧根>硫酸根
歧化反应
归中反应
非氧化还原反应
实验基础
实验过程中仪器
原料的储存
样式
宽口瓶(固体)
细口瓶(液体)
颜色
褐色(用于见光易分解类)
透明
材质
瓶身
玻璃(碱性试剂如氢氧化钠等不宜)
塑料(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易溶解)
瓶塞
玻璃
塑料
橡胶(酸性和强氧化性不宜)
特例
防氧化
亚铁溶液中加入铁单质
钠钾放入煤油锂保存在石蜡油中
防挥发
液溴用水封
试剂的取用
固体
粉末状
药匙放入,放正
颗粒状
镊子夹入,缓慢放正
液体
试管
大量:直接倾倒
少量:胶头滴管(不可伸入试管中)
酒精灯:漏斗
容量瓶:必须引流(而大部分仪器不需,如量筒,滴定管)(需检查漏水)
计量仪器
滴定管
精确度0.01
量筒
小于0.1
托盘天平
腐蚀性药瓶应放在烧杯中称量
0.1g
加热仪器
直接加热
提纯类
坩埚 (需泥三角,坩埚钳夹取)
用于固体灼烧
蒸发皿(加热后用陶土网冷却)
用于液体蒸发(与玻璃棒搅拌配套)
加入液体不可超过总长的三分之一而其他大部分如烧杯等为不超过总长三分之二
用于固体加热时试管口略朝下
垫陶土网加热
锥形瓶(可作气体发生装置)
烧瓶
圆底烧瓶
蒸馏烧瓶
三颈烧瓶
常伴有球型冷凝管作为回流装置
仪器的洗涤
标准:玻璃仪器中附着均匀水膜,既不聚成液滴,也不成股流下
污物:二氧化锰
使用热的浓盐酸
碘
使用酒精
氢氧化铁
稀盐酸
碳酸钙
银
稀硝酸
实验中可能危险的处理
人体浓碱液撒在皮肤上
使用百分之一的硼酸
液溴撒在皮肤上
酒精擦洗
水银撒在桌面上
尽量收集后用硫粉覆盖
酸液溅入眼中
清水冲洗,送医
有机物着火
湿抹布盖灭
钠钾着火
沙土盖灭
常见操作
气密性检验:确定形成密闭空间,进行操作,描述现象,得出结论
防倒吸防堵塞防污染装置
产物提纯
2.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蒸馏
升华
分液
在溶液中加入盐如氯化钠等能够增加水层密度,促进分层
(常加无水硫酸镁进一步除去有机层中水)
物质分离
气体
去水二氧化碳等
子主题
溶解,根据溶解度等进行分离
反应原料及处理
反应原料的处理
原料向反应物的转化
一定量浓度溶液的配置
称量
注意事项
左物右码
在小烧杯中称量
溶解
烧杯中玻璃棒搅拌
移液
烧杯通过玻璃板移入
洗涤
振荡
手握瓶颈轻轻摇晃
定容
距离刻度线1~2cm处开始用胶头滴管滴入
摇匀
反复上下颠倒
常见原料/试剂俗称
矿石类
硫铁矿
FeS2
黄铜矿
CuFeS2
菱镁矿
MgCO3
软锰矿
MnO2
主要成份
矾类
绿矾
FeSO4·7H2O
蓝矾(胆矾)
CuSO4·5H2O
明矾
KAl(SO4)2·12H2O
其他
重晶石
刚玉
氯仿
炭铵
碳酸氢铵
草酸,乳酸
H2C2O4、H4C2O3
铜绿
Cu2(OH)2CO3
分类
不同标准的分类
纯净物
组成
单质
化合物
按组成粒子形式
离子化合物
分子化合物
原子化合物
按导电性
电解质
强电解质
例子:除LiOH外的第一主族强碱 第二主族除 Mg(OH)2 Be外的碱 强酸强碱大部分的盐
熔融状态下导电但不溶于水:BaSO4 Al2O3
熔融状态下不导电:HNO3
弱电解质
非电解质
按化学性质
酸
能电离氢离子数目
一元酸:H3PO2
二元酸
三元酸
导电性强弱
强酸
弱酸:HF
碱
盐
氧化物
不成盐氧化物
成盐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两性氧化物:Al2O3
过氧化物
氢化物
金属
Na
碳酸钠
性质:受热不分解
混合物
分散系
分散质颗粒大小
悬液:大于100nm
胶体:1nm~100nm
常见胶体
血液
蛋白质溶液
淀粉溶液
空气粉尘
FeCl3胶体
配置方法
将饱和FeCl3溶液加入酒精灯加热水中
待变为红褐色停止加入
不可用玻璃棒搅拌
不可加热过长时间
胶体提纯
方法:渗析法
物品:半透膜
性质
(特有)丁达尔效应
可用于胶体检验
电泳
静电去粉尘
聚沉
方法
加入电解质溶液
加入与胶体粒子带相反电荷的胶体
加热或搅拌
溶液:小于1nm
分类的关系
是非金属氧化物和酸碱氧化物之间的关系
1.碱性氧化物一定是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2.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弱电解质用双向箭头
注意:电解质强弱不代表溶解度强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