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张
这是一个关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张的思维导图,将知识点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帮助学习者理解和记忆。直击重点,可以作为学习笔记和复习资料,帮助大家系统地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知识点系统且全面,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这是一个关于近代科学文化的思维导图,概述了近代科学文化的主要内容包括科学革命的先驱及其贡献、生物学的重大突破、科学与文学的交融、科学文化的发展脉络以及跨学科的影响。这些方面共同构成了近代科学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深远影响。
这是一个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思维导图,将知识点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帮助学习者理解和记忆。直击重点,可以作为学习笔记和复习资料,帮助大家系统地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知识点系统且全面,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巩固
俄国的改革(扩展)
早期俄国的发展历程
形成早期国家
9世纪晚期形成基辅罗斯等早期国家
建立统一国家
13世纪上半叶,被蒙古征服,反抗过程中,莫斯科公国崛起
16世纪初建立统一的俄罗斯国家
强化专制统治
伊凡四世执政时采用“沙皇”[ 源自拉丁语”凯撒“(皇帝)]称号
彼得一世改革
开始时间:
18世纪初
背景:
沙皇专制统治,农奴制盛行,俄国工商业发展缓慢。
目的: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富国强兵
性质:沙皇领导的自上而下加强专制统治封建性质的改革
改革内容:
政治上:
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
加强沙皇专制统治
军事上:
创建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
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
经济上:
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场!)
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农奴制进一步强化
文教上:
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
社会上:
提倡人们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
(向西方学习)
总目标: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改革“结果检验:
俄国 VS. 瑞典
时间:
1700—1721 年
结果:
俄国获胜
战绩:
夺取波罗的海出海口
在战争过程中,营建新首都——圣彼得堡
影响:
积极:
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了),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俄国一跃成为了欧洲军事强国
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推动了俄国进步和发展
消极:
叶卡捷琳娜二世
彼得一世死后,俄国政局动荡不安,贵族争权夺利,沙皇更迭频繁
1762年,宫廷政变篡夺王位
发展:
实行开明政策,鼓励发展农业和工商业,俄国实力进一步增强
为取得贵族支持,维护贵族特权,将大量国有土地连同农奴赐给贵族
1861年农奴制改革 (亚历山大二世)
1861年
农奴制严重制约俄国经济的发展
内外交困
目的:挽救统治危机,维护沙皇专制统治
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解放生产力
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
“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列宁
农奴制仍残余
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日本明治维新(扩展)
1868年
日本处于德川幕府统治之下,推行锁国政策,阻碍了日本发展
1853—1854 年,美国海军舰队强行进入日本港口,要求日本打开国门(黑船事件)
外患
开港通商后,日本经济受到很大冲击
手工工场倒闭
黄金大量外流,市场混乱,物价飞涨
农民、城市贫民和下级武士的处境不断恶化
内忧
目的:实现富国强兵,挽救民族危机,巩固统治
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根本原因:幕府统治阻碍日本资本主义发展
......阻碍......发展
过程:
中下级武士联合西南强藩和朝廷公卿,发动了倒幕运动
反对幕府统治
1868年1月,倒幕派发动“王政复古”政变,支持天皇亲政
结束幕府统治,改年号为“明治”
1868 年,明治政府实行“明治维新”
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强兵”
推行地税改革
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富国”
最能体现资本主义性质
社会生活上:
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
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成为(了)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美国内战(巩固)
1861-1865年
实质: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北方
经济:完成工业革命
新土地:主张建立自由州,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劳动力:需要更多自由劳工
原料:需要大量棉花等棉花
关税:为发展本国工业,要求提高关税,抵制外国商品的输入
南方
经济:以种植园经济为主,大量使用黑奴劳动
新土地:力图扩展奴隶制,建立新的蓄奴州
劳动力:需要更多奴隶
原料:把棉花原料运往英国等国家
关说:为扩大棉花等原料出口,换取英国廉价的工业品,反对提高关税
原因:
根本原因:美国南方奴隶制大种植园经济阻碍北方资本主义发展
导火索:
林肯 Abraham Lincoln(主张废除奴隶制)当选美国总统
内战经过:
林肯的首要目标: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战争爆发:
1861年4月,南方联军挑起战争
战争初期:
战争初期,由于南军蓄谋已久,北方屡屡失利,首都华盛顿险被攻占
转折点:
1862年,联邦政府颁布《宅地法》
林肯发表《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深入人心,调动农民和黑人奴隶的积极性; 农民、黑人踊跃参战,扭转北方被动局面,加速北方胜利
围攻“首都”:
1864年,联邦军队围攻里士满
1865年,南方投降,北方胜利
后续:
1865年,林肯被维护奴隶制的狂热分子刺杀
美国维护了国家统一,避免了国家分裂
废除了奴隶制,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清除了≠扫清了,美国社会内部仍然存在着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
前言: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点击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