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高中历史(中国古代)通史版1
这是一篇关于高中历史(中国古代)通史版1的思维导图,包括中国历史和西方历史两部分内容,还对历史进行了纵向趋势对比,非常实用。
编辑于2021-08-08 22:52:21高中历史基本知识
中国历史
古代
先秦
夏商
商朝时汉字形成完整体系
商周时青铜器出现,但并不普及
西周
政治
特点
王权与神权密切联系,具有神秘色彩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最高统治集团并为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
西周时期家国一体(家国同构)
内容
分封制
目的
维护统治
内涵
权力的分配(政治生活等级化)
对象
王族
功臣
古代帝王后代(增强文化认同)
影响
积极
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有助于开发边远地区,传播周文化,有利于文化的统一
消极
诸侯在自己的领土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西周后期周王室权威削弱
宗法制
目的
加强分封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在权力、土地和财产继承上的分配矛盾
特点
嫡长子继承制
家庭等级关系和政治隶属关系相结合
内涵
权力的继承(家庭生活政治化)
影响
积极
形成中华民族重人伦重亲情的传统,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形成中华民族重祖先重传统重统一的民族精神,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延续
消极
政治上导致专制社会和专制思想的形成
经济上导致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长期存在,阻碍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文化上导致中华民族缺乏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的精神,思想上较为保守
礼乐制
目的
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形成的等级秩序
内涵
权力的认同(等级观念生活化)
作用
维护等级秩序,有利于社会稳定
春秋战国
政治
王权体制面临挑战
各国纷纷变法改革,进而完成由古代文明向中世纪文明的历史性转变
官僚制取代世官制,为中央集权政治提供保障
郡县制逐步取代分封制,是中国地方行政制度上的一个重大转折
经济
铁犁牛耕耕作方式形成
思想
百家争鸣局面出现
背景
经济根源:井田制瓦解,封建经济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繁荣奠定物质基础
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纷争,分封制瓦解
阶级因素:各诸侯国因富国强兵的需要而重用“士”阶层
文化因素:学术下移,由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兴起,促进思想和言论的空前自由
主要流派
儒家
代表人物
孔子
思想核心
“仁” 待人宽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礼” 克己复礼,恢复社会秩序
政治思想
以德治民,以礼治国
教育成就
首创私学,主张有教无类,打破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
孟子
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
民本思想“民贵君轻”
伦理上主张人性本善
荀子
政治上主张统治者应用“仁义”“王道”,以德服人;主张隆礼重法
民本思想提出君舟民水的论断,强调人民群众力量巨大
伦理上提出人性本恶
道家
代表人物
老子
世界观:世界万物本源是道
政治主张:无为而治
辩证法:认为对立的双方可以互相转化
庄子
继承和发展老子学说,把世间万物看作是相对的
认为放弃一切的差别观念就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
法家
代表人物
韩非子
主张君主要依法治国
墨家
代表人物
墨子
主张“兼爱,非攻,尚贤”,提倡实践精神
评价(意义)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对当时和后来的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历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
各个学派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科技文化
文学
代表作品
诗经
地位: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影响:奠定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
楚辞
特点
创始性
综合性
与音乐舞蹈密不可分
实用性
体现当时的社会变革
随意性
分裂的政治局面为思想的自由和言论的活跃创造条件
科技
战国出现最早的指南仪器
秦汉
秦
政治
概况
公元前221年 秦王嬴政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定都咸阳
中央集权制度形成
内容
皇帝制度
特点
皇权独尊,皇位世袭,皇权至上
三公九卿制
丞相
御史大夫
太尉
诸卿
郡县制
地方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命
特征
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
体现家国同治,具有家天下的特点
影响
军政大事先朝议再由皇帝裁决,一定程度上减少决策失误
实现了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帝王所沿用并不断加强完善
思想
焚书坑儒
概况
为加强思想文化专制,实行焚书坑儒
影响
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汉 (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
政治
概况
中央集权制发展
中央
汉初丞相位高全重
汉武帝时期启用皇帝身边亲信设置中朝
地方
汉初时地方郡国并存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分散地方权力,加强了中央集权
选官制度
以孝廉为标准设置察举制 由下而上推举人才
经济
农业
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商业
采取抑商政策
措施
盐铁官营
背景
工商食官影响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
特点
严格管理
民制官收和完全官营相结合
作用
积极
增加政府收入和军队作战实力
促进先进技术的改进和推广
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消极
抑制了私营工商业的发展
有时造成产品质量低劣却价格高的情况,加重人民的负担
均输平准等措施
评价
有效保证了农业生产中劳动力的稳定,维持社会稳定,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在后期,阻塞了商业发展,使人们缺乏创新意识安于现状,阻碍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开通,中外贸易发展
手工业
冶金业出现高炉炼铁和炼钢技术 杜诗发明水排(水力鼓风冶铁工具)
制瓷业,东汉时期烧出成熟的青瓷
纺织业丝织技术成熟,中国丝绸远销欧亚
思想
初期
黄老之学
主要内容
积极的无为
影响
积极
对恢复经济和巩固西汉政权有一定积极作用
消极
使中央权力被削弱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背景
西汉初年经过修养生息汉朝经济实力恢复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的发展形势,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需要
内容
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天人合一 天人感应
三纲五常的道德标准和提倡孝道
特点
将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与儒家思想糅合并加以改造,形成新的儒学体系
影响
政治上,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大一统局面,削弱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稳定封建统治秩序
民族精神上,形成了中华民族的独特民族精神,利于维护统一,阻止分裂
学术文化上,一方面结束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局面,对于学术、教育的发展具有钳制作用,另一方面,尊儒又提倡了文化教育,提高了知识分子在社会上的地位和作用
主流思想方面,是儒家思想成为两千多年传统文化的主流
儒家思想主流地位确立,成为正统思想
措施
思想上全面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
政治上起用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儒学学说成为政府选拔人才的标准
教育上
规定儒家经典为教科书,在中央兴办太学,在地方各郡县设立学校,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
影响
使儒学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原因
根本原因
适应了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其他原因
形势需要和儒学的与时俱进
科技文化
科技
数学
九章算术
农学
西汉汜胜之的《汜胜之书》
医学
战国问世、西汉编订的《黄帝内经》为中医学奠基
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奠定中医临床医学的基础
造纸术
文学
汉赋
魏晋至隋唐
魏晋 (220年~589年)
政治
形成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的三省体制
盛行九品中正制的选官制度,注重门第,社会阶级僵化
经济
江南经济迅速发展,而中原经济发展缓慢,南北经济趋向平衡
士族经济和庄园经济占重要地位
各民族间经济交流加强,商品经济总体水平较低
思想
佛教道教流行,冲击儒学独尊局面
科技文化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
带有民族融合特色
隋唐 (581年~907年)
政治
中央机制
形成三省六部制
特点
相权三分 分割了相权,也能形成分工合作,提高效率
职权分明
节制君权 皇帝颁布政令前要经政事堂通过,可弥补君王才干之不足
评价
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了完整严密的体系,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
削弱了相权,加强了君权
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地方
唐太宗时将全国依据山河形势分为十道作为监察区 唐肃宗时道成为州县之上的行政实体,地方体制变为道、州、县三级
唐中期时朝廷在地方设置节度使,导致割据势力发展
选官制度
隋炀帝时设置了进士科,科举形成
唐宋元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
作用
将读书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职的权力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经济
农业
隋唐时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标志中国古代犁耕技术的成熟
唐朝时创制了灌溉工具筒车
手工业
唐朝形成南青北白的制瓷系统
唐朝的丝织技术高,且伴随经济重心南移南方丝织业发展迅速
商业
特点
都市商业和农村集市发展,柜坊和飞钱出现
在城市特定位置设置市,将市和民严格分开,并设置专门人员进行严格管理,按时闭市开市
除长安、洛阳外,形成扬州、临安等其他的商业都会
对外贸易发展,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设置市舶使专门管理
原因
唐朝政府重视商业发展
对外政策开放,中外经济交流频繁
农业和手工业为商业发展创造物质条件
唐代柜坊产生、飞钱出现、货币统一,加速商业发展
思想
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但儒学并未失去其封建思想正统地位)
科技文化
科技
隋唐发明雕版印刷术
唐末时火药用于军事
文化
由于开放繁荣的社会环境和科举制的促进,隋唐时诗歌进入黄金时代
宋元
宋 (960年~1271年)
政治
措施
中央
设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地方
将地方的行政权、财权、军权收归中央
派文臣任知州削弱地方节度使的权力
选官制度
科举制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措施
考试程序严格,殿试成为定制
录取名额增加
用糊名和誊录的方式来防止徇私舞弊
影响
积极
为各阶层的读书人进入仕途开辟道路,扩大政权基础
加强中央集权
消极
致使官僚集团迅速膨胀,形成冗官问题,给国家财政带来沉重的负担
影响
积极
宋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实现了稳定统一的政治局面 为两宋时期的经济文化高度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消极
地方权力太弱,在对外战争中无力抵抗 对军队防范过甚,甚至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在对外战争中处于弱势
官僚机构分化事权和互相牵制,造成机构重叠、官员队伍庞大、效率低下的问题。形成积贫积弱的局面
经济
农业
生产技术
宋以后,江南地区形成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制
土地制度
宋朝改革税制,不抑制土地兼并,租佃关系有较大发展
灌溉工具
出现利用水力为动力的高转筒车
经济中心南移
宋以后,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江浙地区
手工业
制瓷业,宋时制瓷技术发展,瓷窑遍布全国,出现五大名窑
纺织业,丝织品种类繁多
冶金业,北宋时已有以煤作为燃料冶铁的明确记载
商业
城市商业发展
表现
商业经济空前繁荣,商业环境相对较宽松
商品种类增多
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
对外贸易繁荣
表现
贸易港口大大增多,并形成较为系统的多层次结构
贸易范围有所扩大,远至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进出口商品种类增加
历史地位
子主题
思想
理学
特点
进一步思辨化
更加强调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 “格物”“存理灭欲”
更多吸收了佛、道因素,吸收佛道的禁欲主义思想和形而上学
思想
程朱理学
“二程”
哲学观,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直接将天理和封建伦理道德联系起来
认识论,强调三纲五常
朱熹
哲学观,天理就是“三纲五常”,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认识论,“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
陆九渊的心学
宇宙观,心是万物的本原,心就是理,“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认识论,只需内心反省就可得到真理
科技文化
科技
印刷术在宋朝进入黄金时期
火药在宋朝时在军事上广泛使用
指南针在北宋时应用于航海
文化
宋词
因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市民数量增加而兴盛
书法
行书收到世人喜爱
绘画
宫廷画兴盛
风俗画成为北宋画坛最大亮点
代表作为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元 (1279年~1368年)
政治
中央
中书省
作为中央最高行政机构,总理全国政务
枢密院
掌管兵权,实际上是虚职
御史台
掌管监察
宣政院等
掌管西藏事务
地方
行省制
内容
中央设行中书省,行省长官由朝廷任命
行省之下,分设路、府、州、县;边远民族设宣慰司进行管理
特点
具有双重性,既是中央派出的机构,又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有利于加强中央和地方的联系
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主辅结合,行省权力大而不专,达到中央和地方的平衡,解决了地方行政权力过大的积弊,有利于集权
领导体制是一署多元与长官节制的结合,有利于官员间的相互管理
为削弱地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认同感,划分行政区时采取“犬牙交互”的原则,将自然、人文和社会环境差异极大的各个地区任意拼凑成一个省级行政区
评价
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
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经济
手工业
先进的棉纺技术推进
商业
交通发达商业繁荣,大都成为国际性商业大都市
对外贸易
泉州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被誉为世界第一大港
科技文化
科技
天文历法
元代科学家郭守敬编订《授时历》,对指导农业生产有很大帮助
农学
元朝王祯编写《农书》
文化
文学
元曲
绘画
文人画成就突出
明清 (1368年~1840年)
政治
明朝
中央
废丞相,设内阁
过程
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 帮助处理政务但很少能参决正事
明成祖是翰林院官员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内阁”出现
明宣宗时大学士有了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
评价
内阁并不是法定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能对君权起制约作用
地方
三司分权,设立督抚
内容
在地方最高层级的省设三司使分其权
影响
有利
分散了地方最高层级长官的权力,避免了其坐大割据威胁中央
不利
事权分散,协调不利,尤其不利于突发事件的应对,在遇到地方叛乱的时候,调动部署军队、征用军粮物资极其不顺畅,步调无法一致
选官
沿用科举制度,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文体严格限于八股文,以八股取士禁锢知识分子的思想
清朝
中央
设军机处
背景
清初仿照明朝制度,设内阁置六部
康熙时为扩大皇权在宫内设立南书房,雍正时设立军机处
特点
组织形式特殊,人数无定制,由皇帝直接挑选
地位显要,本身无独立性,完全听命于皇帝
机构精干,人员干练,办公于内廷,办事效率高
保密性强,便于集权,受外界干扰少
作用
提高了行政效率
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巩固
地方
因地制宜制度创新,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格局
督抚制
使督抚成为按省设置的省级最高长官、总掌权力的封疆大吏
统辖两司,保证了省级重要职权行使的协调性
是清朝实施地方统治的重要官制设计
对边疆
大事集权小事放权,保持各民族习俗和宗教信仰的政策
设理藩院主管边疆民族事务
确立西藏宗教领袖达赖班禅的册封制度,确立驻藏大臣制度,加强对于西藏的管辖
雍正年间,在西南地区大规模实行改土归流,加强对于西南地区的管理
选官
为了防止和镇压知识分子和汉人反抗,从其作品中摘取字句构成冤狱,并在康乾雍三朝时愈演愈烈,形成极端的君主专制统治,严重禁锢人们的思想
君主专制强化的特点
既有继承又有发展
内容详尽而全面
以强化君权为核心,且程度空前君主专制达到顶峰且走向反动,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渐趋衰落的时代特征
经济
发展
农业
生产技术水平明显提高,双季稻大面积扩种,玉米、甘薯等高产农作物被引进和推广
灌溉工具明清时出现了风力水车
农业著作: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提现当时的农业科技水平
手工业
明代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原因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民营手工业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基础
农业生产进步为民营手工业的发展提供原料
商品经济发展为民营手工业提供市场
封建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为民营手工业发展提供了必要劳动力
制瓷业:明清时期,瓷器种类丰富,青花瓷、珐琅彩争奇斗艳
丝织业:南方丝织业进入鼎盛时期
商业
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
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货币作用增强
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出现——商帮,晋商徽商实力最强
商业市镇发展,出现四大商业名镇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条件: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发展
时间:明朝中后期
地点:江南
行业:丝织业
标志:手工工场和雇佣劳动关系出现
性质:是一种新的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特点
发展缓慢
地区性和不平衡性突出
不利因素
市场
农民贫困,购买力低下
闭关锁国政策妨碍海外市场的拓展
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和保守性造成国内市场狭小
资金
地主、商人把资金用来购房置地,严重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
劳动力
重农抑商政策使得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自由劳动力缺乏
政策因素
封建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对商品征收重税,并严格限制手工业发展规模
对外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
组织因素
封建行会垄断本地区、本行业的业务,排斥外来竞争,也限制本行业内部的竞争,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观念因素
传统文化以纲常名教为核心,重义轻利,重本抑末,重儒轻贾
宗法观念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科技层面
传统科技趋于停滞,缺乏科技创新动力
根本原因
腐朽的专制统治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迟滞
重农抑商政策
原因:社会上出现商业和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政权统治等的问题
目的: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巩固封建统治
表现:明清时期政府实行专卖制度,加征民营商业的关税
影响
积极: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 促进了农业发展 巩固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权
消极:强化了自然经济,在封建社会后期,阻碍工商业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从根本上造成中国的落后
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
明朝海禁
原因:明太祖担心海上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统治
表现: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的主持下进行
清朝闭关锁国
原因:为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 认为天朝大国无需与外国进行交易
表现:禁止官民私自出海 内迁沿海居民
影响
客观上有一定自卫作用
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使中国与世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
文化
思想
阳明心学
背景
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动荡不安,封建专制统治出现危机
对于陆九渊学说的发展和继承
主张
心外无物 心外无理
致良知 知行合一
影响
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产生了深远影响
李贽的离经叛道
背景
政治:明朝后期社会内在矛盾空前尖锐
阶级:江南一带的市民工商业者已有相当强的经济实力
思想:道学家为抬高自己,把孔子奉为神圣
个人:目睹官场的黑暗和道学家的伪善
主张
破除儒家经典迷信,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
批判“存天理,灭人欲”的说教,强调人正当的私欲
影响
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黄宗羲
主要思想
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提出“天下为主君为课”的民主思想
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
作用
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推动作用
顾炎武
主要思想
经世致用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作用
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
王夫之
主要思想
世界是物质的,事物是客观存在的
物质发展变化是有规律的
事物是可以认识的
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作用
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意义
特点
反传统反教条
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提倡“经世致用”
反映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
科技文化
科技
《本草纲目》:系统总结了中国16世纪以前的药物学成就,创立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分类法,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农政全书》:系统总结历代经验,达到传统农业科技的顶峰
文学
明清小说
特点
语言通俗生动
题材多样,出现反封建作品
重视教化作用
西方历史
古代
近代
现代
纵向、趋势对比
中国
汉唐以来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特点
皇帝通过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
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
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
宰相权力不断分化
选官制度演变及趋势
世官制
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度
与经济、思想、文化之间的关系
与经济,封建经济发展,是庶族地主兴起,士族地主衰弱 这一阶级关系变动推动了科举制的产生
与政治,科举制拓宽了选拔人才的渠道,巩固了封建统治
与思想文化,巩固儒学思想主流地位,促进文学繁荣,影响读书群体的价值取向
影响
积极影响
打破历史上的特权垄断,促进了社会阶层转化,加速社会流动 具有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合理内核和价值理念
推动儒学思想和文化的传承和繁衍
适应中央集权的需要,促进中华民族的大融合,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
影响了周边国家,也被西方国家所吸收,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产生较大影响
消极影响
选拔人才方面过于侧重学问标准,造成一些官员道德素质底下
直接促进了官本位社会观的发展,“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至今存在
强化儒学地位,禁锢人们思想 抑制新知识、新学科发展 压抑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分封制、郡县制和行省制的比较
相同点
都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都是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积极的影响
不同点
盛行时代不同
和中央关系
分封制下的诸侯国独立于中央政府之外,权力和地位可以世袭
郡县制隶属于中央政权的地方行政体制,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不得世袭
行省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其行政长官直属中书省
评价
由分封制到郡县制,主要反映了官吏任免原则由宗法血缘关系到行政任命的变化,是政治进步的表现
由郡县制到行省制的变化,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发展,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机构演变的规律
主因
中央集权加强对地方控制的需要
基本方法
分权是地方改革的基本方法
主线
历代地方行政层级变迁的主线是沿袭为主,变革为辅
特征
上稳下动是中国行政层级结构变化的特征,县作为地方基层政区保持稳定,县之上的州、府、省则变化很大
古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
对城市交通贸易,推动沿海城市的迅速发展,促进了海上贸易的发展
对人口分布,人口转移一定程度上促使了经济重心的南移,而经济重心南移又反过来促进北方人口进一步南迁
对人才教育,推动教育和科举的发展,也促进了南方地区教育文化的发展
对民族关系,促使个民族融合,促进民族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发展
对生态环境,导致南方某些地区过度开发,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
中国古代城市发展演变的特点
从城市功能看,早期“城”“市”分开:先秦至唐代主要是政治中心或军事重镇,唐代以后经济功能逐渐增强,宋代时逐渐超过政治功能
从城市商业活动看,政府对城市的商业活动由限制到逐渐放松:宋代以前,市坊分开,严格限制商业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宋代逐渐打破市坊界限
从城市规模和数量看,唐代开始商业城市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至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大批的工商业城镇
从城市布局和分布上看,城市布局体现君主专制统治的理念,区域分布和经济重心紧密相连,唐宋以后,经济重心南移,江南城市逐渐增多
城市商品经济发展推动市民阶层扩大,从而影响文学艺术的发展,文学艺术发展同样也推动市民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变化
货币的发展演变
便携化,由金属货币向轻便纸币
简约化,形状向圆形方孔转变 在唐朝以后不在钱上书写重量
贵重化,由贝壳向贵重金属演变,汉代时金银作为法定货币盛行,而明朝中后期,白银成为普遍流行的货币,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
政治化,朝代、国号、皇帝年号逐渐入钱
汉代儒学与先秦儒学比较
相同之处
重视对人民的教化,重视以礼治国,强调重义贱利
根本目的都是维护社会秩序稳定
不同之处
来源
汉代儒学以先秦儒学为基础,吸收了阴阳家、黄老之学、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的思想体系
内容
汉代儒学主张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这些都是不同于先秦儒学的内容
地位
先秦儒学不受重视,而汉代儒学在武帝之后便成为正统思想,确立主流地位
影响
先秦儒学奠定儒学基本范式,孕育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汉代儒学有利于国家大一统和社会稳定,但也禁锢人们思想,充满专制等级色彩
佛教的传入与传播
两汉时传入
东汉时
魏晋南北朝时
隋唐时期
影响
政治上,佛教被统治者用来腐蚀人民,维护统治
经济上,催生寺院经济,影响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思想文化上,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儒家思想
儒学对于科技发展的双重作用
积极
儒学化的科技吸取儒学的务实精神而具有务实性,通过发展实用科技而推动整个科技的进步
儒学化的科技吸取儒学形而上学的概念作为科学理论基础,为科技提供一定的理论完备性
儒学化的科技把科技研究等同于儒学的求道求理的过程,实际上提升了科技研究的精神文化价值
消极
儒学化的科技过多的体现出科技对于儒学的依附性,势必造成科技独立性的缺失
儒学化的科技过度强调发展实用科技,实际上造成科技理论的薄弱
儒学化的科技强调科技与儒学的一致性,忽略了科技与文化的差别,不利于科技从文化中独立出来
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四个发展高潮 公元前16世纪到公元17世纪
商代
在古代世界中享有特殊地位
表现
疆域辽阔
青铜铸造技术世界先进
文字在当时进步,并不断发展
天文历法世界先进
秦汉
在世界文明史上具有重要影响
表现
张骞通西域使中国文明传到西方
秦汉文化对周边国家影响巨大,如日本、朝鲜等
秦汉文化对世界影响深远,如China是秦的译音,中国人被称为汉人
唐
唐文化博大精深,全面辉煌,泽被东西,影响
表现
唐文化节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不仅影响亚洲文明的发展,而且促进西方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如世界学者公认的“中华文化圈”总体格局在隋唐时期完成
至今仍有影响,如唐人街,唐人等外国人对于有关中国的称呼
宋元
我国古代文化达到高度繁荣的程度
表现
活字印刷的发明,指南针在航海和火药在军事方面的广泛使用,对于人类文明发展有着重大影响
明清之际思想活跃但为实现社会转型的原因
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早期民主思想的发展缺乏物质基础
政治:专制集权制度压制了早期民主思想的发展
思想文化:礼教纲常,文化专制,阻碍早期民主思想的传播
西方
中外比较
宋元时期和16世纪西方商业革命的表现与特点
宋元时期
表现
商业的时间、空间均不再受限
草市具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纸币出现并大量使用
以商业为中心的大城市出现
海外贸易发达
特点
发展水平
没有突破农耕经济的范畴,没有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的新要素和阶级力量的产生
市场范围
受重农抑商政策制约,对外贸易仍以官方贸易为主,官营手工业仍然占主导地位,国馁市场狭小
影响
没有推动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迈进
16世纪西方
表现
贸易规模扩大,商品种类日益
商业经营模式变化,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出现
贸易中心由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特点
发展水平
促进封建生产关系的瓦解,促进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力量的成长
市场规模
已经形成区域性贸易市场,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影响
使西欧封建制度瓦解
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