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必修二:经济与社会
按照基本经济制度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两条主线整理,可以作为学习笔记和复习资料,帮助大家系统地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编辑于2024-08-22 14:38:44经济与社会
基本经济制度
生产资料所有制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物质资料生产离不开人的劳动和生产资料。劳动是物质财富的源泉,也是价值的唯一源泉。生产资料是创造物质财富和价值的条件。 ★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生产资料所有制地位
占支配地位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公有制)决定着一个社会的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
在生产关系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是生产关系的核心
是经济制度的基础
以公有制为主体
为什么
理论意义
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根本特征
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现实意义
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根本要求
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前提
地位体现
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国有经济作用:主导作用 ★国有经济地位:支配地位 ★国有企业:国有企业是国有经济最主要的实现形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致力于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为什么
地位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用
稳定经济增长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
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
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
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
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政府职能转变、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国际市场开拓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意义
有利于发挥各种所有制的长处,调动不同经济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有效利用各方面的资源,取长补短,激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关系
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不是相互排斥、相互抵消的, 而是相辅相成、相得一彰、共同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之中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怎么做
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发展壮大国有经济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怎么做
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政府:营造良好制度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
企业: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管理体制机制,研发能力,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企业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 ①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③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企业家:爱国敬业守法经营,诚信经营,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市场规则:市场准入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市场交易规则 ★计划和市场是配置资源的两种基本手段
市场调节
方式
价格
供求
竞争
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
市场价格及其波动能够反映供求状况及其变化
市场供求的变化也会影响市场价格
市场竞争能够引导资源流向效率高的领域和企业, 推动科学技术和经济管理进步,实现优胜劣汰
市场体系
地位
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
建立现代市场体系的措施
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
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
市场缺陷
自发性
盲目性
滞后性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领导核心作用
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
以促进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
以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为内在要求
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
科学的宏观调控
以经济手段为主,以行政、法律手段为辅
财政政策
制定者:财务部
手段:税、财政支出、国债、公开市场业务
货币政策
制定者:中国人民银行
手段:利率、存款准备金、信贷量规模
通货紧缩:总供>总求→物价降低→经济滞缓 (通货膨胀:总供<总求→物价增加→经济过热)
积极的财政政策
增加财政支出
减少财政收入 (减税降费)
稳健的货币政策
利率下调
存款准备金减少
增大信贷规模
分配制度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前提条件
生产资料公有制
直接原因
劳动性质和特点
物质基础
生产力发展水平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
个人收入途径
劳动性收入:工资、奖金、津贴…
财产性收入:利息、租金、股票分红…
经营性收入:开小店、摆小摊…
转移性收入:养老金、社会救济、补助…
如何完善个人收入分配
根本措施
加大发展生产力,增加社会财富和居民的收入
制度基础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实现两个同步
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
初次分配方面
坚持多劳多得,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 提高劳动报酬在社会分配中的比重,要健全各类生产要素由市场决定报酬的机制
再分配方面
要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强化税收调节
第三次分配方面
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
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稳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推动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
坚持消除贫困
(我国的社会保障)
重要性
社会减震器
稳定功能
社会平衡器
调节功能
社会助推器
互助功能
构成
社会保险
核心
社会救助
最后一道防线
社会福利
最高层次
社会优抚
特殊
如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建立起覆盖全民,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
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建立起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保障适度的社会保障体系
做到权责清晰明确各方的权利与责任严格依法监督
坚持应保尽保原则,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 加快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坚持新发展理念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要求
发展为了人民
发展依靠人民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意义
反映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 确立了新发展理念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
贯彻新发展理念
创新
解决发展动力问题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协调
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绿色
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
开放
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共享
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原因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增长动力的迫切要求
我国正处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要促进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第一(农业),第二(工业),第三产业(服务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转变
内容
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
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
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
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
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
六个体系,一个体制
如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怎样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实现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
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 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根基。 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必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 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营造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发展环境和社会氛围
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
乡村振兴战略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 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 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 推动形成工农互助、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率先发展…
建设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
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
子主题
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
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
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
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